雪中足迹



中文版序

《雪中足迹》是蔡冯宜芬姐妹的蒙恩见证。原文以英文撰写,先后在我们教会的英文刊物"FISHERS"逐期发表,并由欧黄惠霞姐妹译为中文,在我们的中文刊物"看哪"连载。英文本自出版以来,已再版数次,帮助了不少的读者,我们为此感谢主。

我们早有意出版简体字中文版,以便供应各处;尤其是东南亚一带较熟悉简体字的青年人的需要。但因种种原因,使出版工作一延再延,深感亏欠。如今终于出版,敬将此书交在恩主手中,祈求祝福,正如当日在提比里亚海边,祝福并擘开五饼二鱼,满足人的需要(约6:1-13)。

在此,我们也要多谢我们当中一批在文字事工上忠心服事主的弟兄姐妹们,因他们的付出,使到渔人丛书能继续出版。愿主祝福他们,并使用他们劳苦的成果,成为多人的祝福。

黄聿源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这十多年来,我常为教会刊物《渔人》(Fishers)写文章,从中得到许多满足与快乐。可是我从不敢梦想要写一本书,因为我常这么想:「有谁会要看像我这样一个平凡人所写的书?」

去年,在我与家人到马来西亚福隆港度假途中,我开始有了要为主写下我这一生的见证的意念。一九八六年六月至十月间,我一直忙着写有关乳癌研究的博士论文,到了十一月初,我终于能在五年期限快满之前把论文呈交新加坡国立大学,心里感到无比快慰。当时,恰好我孩子们的年终考试刚过,于是我们便举家出外旅行,松懈身心。

我原本打算要好好的休息一阵,然后才开始另一项工作计划,但是在旅途中,从映入眼帘的高山幽谷中,神让我看到那无比的大能,也激发起我要把我的一生经验写成一本书来见证神的恩典与慈爱。

环顾群山归来后,我把写书的概念与黄聿源先生分享,他告诉我他正有意思要我把在《渔人》刊登过的文章编写成书,以让读者能更清楚的联贯我的见证,这不谋而合的意念使我们确信神要用这本书来荣耀

许多人曾向我提过以下的问题:

      你是怎样认识主的?

      你当初怎样和你先生相遇?

      你为何那么肯定他就是你的终身配偶?

      在你一生中谁影响你最深?

      身为一个有职业的母亲,你是怎样拨出时间来事奉神?

这本书解答了上述的问题,我也期望通过神在我身上的作为与生活锻炼,能帮助读者们更容易明白神的旨意与引导。

不过,为什么我要选用《雪中足迹》作为本书的标题?许多好友都建议我何不用《沙地上的足迹》来得更容易被本地人接受,因为新加坡人肯定对沙比对雪更熟悉。我的理由是我爱雪的纯洁,而且我踏过的雪地确实比走过的沙地来得多。假如你像我一样曾在加拿大温城(Winnipeg)住上五年,每年在雪地跋涉五个月的话,相信你也会同样的欣赏和喜爱那雪地的美!

对我来说,过去的事就像印在雪地上的脚印一般,瞬间消失踪影。然而我却要把它们一一挖掘出来,为要让人知道,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神也赐给慈爱与怜悯。人生本来毫无价值,直到他接受基督为他个人的救主,生命与神联合时才有价值。我也许不配得到的大爱,但是我知道,我在神面前已不再是毫无价值了。

其实,每个基督徒只要与造物者亲近同行,他便不难发现神每一分钟在他身上所行的奇迹,他也必能把他的经历写成无数的见证。

我最憧憬大卫在诗篇二十三篇第6节所写的「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 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在这里,我要谢谢基督渔人团契的两位长老:陈建城先生与黄聿源先生给我提供意见,我也要感谢黄聿源先生为本书写前言,陈琼秋医生与郭晓夏女士为稿件作校对。

我也谨此向那些在生活中给予我帮助与祝福的亲友致谢。

最后,我衷心感激我的先生友仁,女儿婉春,儿子庆贤,他们给我在扮演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中带来无比的喜乐。

蔡冯宜芬序于新加坡

一九八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