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主医治绝望的女人

主医治绝望的女人

福音篇

主医治绝望的女人

黄聿源


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又花尽了她所有的,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她听见耶稣的事,就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摸耶稣的衣裳;意思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于是她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就在众人中间转过来,说:“谁摸我的衣裳?”门徒对他说:“你看众人拥挤你,还说‘谁摸我’吗?”耶稣周围观看,要见作这事的女人。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惧战兢,来俯伏在耶稣跟前,将实情全告诉他。耶稣对她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灾病痊愈了。”(可五25~34)

一个绝望的女人

每个人或都曾经生病。相信我们没有人会喜欢生病,不管是小病如头痛发烧,或大病至卧床不起,我们都避之唯恐不及。文首经文记述的这个女人就是患了很严重的血漏病——一种妇科病,这病给她带来了很多痛苦,不但令她的身体有诸多的不适,更因在以色列的律法上定这类病患为“不洁净”的,所以凡她所坐过的椅子、用过的东西、碰过的人都成了“不洁净”。她本身固然非常不方便,周遭的人也都会感到诸多的麻烦,因为一碰着她就成了不洁净,所以要小心避免与她有接触;更且这苦恼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之事,而是十二年之久。

任何人患上这样的病都会恨不得能早日治愈,当然这女人也不例外,相信她必是寻遍当地的医生,一听说哪里有名医,哪个医生医术高明,必会去求治疗。直至本地医生都看过了,只要听说何处有名医,不论路途多遥远,相信她也会不辞劳苦去求医,甚至可能跋涉到深山野岭去访寻奇人异仕,因而身心劳累,受尽苦楚,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圣经也说她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苦。笔者幼年时曾见过一位老先生因听信江湖郎中的吹嘘,在庸医手下受了许多的苦。庸医固然叫人受苦,好医生也难免叫病人受许多苦。在医院中常常可以看见病人的身上插着各样的管子,不只动弹不得,还痛楚不已,每天打针吃药,肯定不好受,实在是受苦。

看医生还得花钱。“花尽了她所有的”这句话显示这女人最初有些钱,只是当她看了一个又一个医生,付了一笔又一笔的医药费,医了十二年,最后把一切所有的都花尽了。要是说财物散尽后,这病总算医好了,那还是值得;但是可怜这女人的病非但没有起色,病势反倒更重了。

一个绝望的人生

十二年,这个非常麻烦的病折磨她,令她颓丧极了;十二年,凡她所碰过的东西都被视为“不洁净”,她坐过的地方别人不可坐,她用过的东西别人不可再用,其他的人都不敢接近她;十二年,她找遍了能找到的医生,花尽了一生所有的财产,不但没有医好,反倒病势更严重,相信她必定对前景,对生命毫无希望,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亲爱的朋友们,虽然我们不一定像这女人患上这种病,但有时候我们也有这女人的绝望心情。或许是因罹病不得医治,感到前景灰暗;又或是遇上解决不了的难处,别人也帮忙不到,使你感到绝望;有时可能问题是出在自己内里,你原不想犯罪却偏去犯,不能自已,虽然你内心挣扎,却胜不过罪恶的诱惑,越是挣扎,越是沉沦,罪越犯越多越重,明知放纵情欲不好却无法自拔,愈想回头却愈犯愈凶,终究不能胜过。

笔者认识一个年青人,他喜欢阅读色情刊物和小说,后来更染上了放纵情欲的恶习。他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罪,很想要克服、胜过那罪,却反而越陷越深,越犯越厉害。基于自卑感,他走路时都低垂着头,不敢望人,也不敢和人交往,总觉得自己肮脏污秽,充满罪垢感。后来终于精神崩溃了,要住进精神病院。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同样处在这样的心理状况——对人生感到绝望,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面对的难处;对前景感到灰暗,看不见前途,对将来不抱任何希望。结果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没有希望,心灰意冷之极。

黑暗里的曙光

正当这女人感到绝望、彷徨、难过之际,圣经说“她听见耶稣的事”。这可是非常重大的消息,是她人生的转机。她听说有个拿撒勒人叫耶稣的,常帮助有难处的人。祂能医好瘸腿瞎眼的人,连大麻风也能治愈。她越听越心动,本已感绝望的心开始重燃希望,仿佛在黑暗里看见了曙光。她相信只要有机会接近耶稣,她的病便可得医治了。自那刻开始,她天天翘首引领,盼望耶稣快快到来。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何尝不也是这样。也许你曾听过许多信耶稣的人见证他们以前怎样活在罪恶败坏当中,在痛苦绝望中挣扎,人生毫无希望;及至信了耶稣基督,整个人生都改变了。当你听见他们的见证,看到他们的转变,你心里是否开始看到一线希望:“我的问题是无法解决,挣扎也是徒劳,是毫无希望的了;然而若我能信耶稣,如同他们那样,我也就有希望了。耶稣能帮助他们,也必能帮助我;耶稣能为他们担当重担,也一样能为我担当重担。”你可以在心中下定心志要认识耶稣,因为只有认识祂才会有希望。

得医治的决心

终于有一日耶稣在赶往他地时匆忙路过这妇人的家乡,当时大批群众围拥着耶稣,挤得水泄不通。这女人见机会来了,却心里有所顾虑:耶稣肯向我施援手吗?像我这“不洁净”的人能接近祂吗?当别人看到我夹在人群中,又知道我患有此病,会怎样对待我?他们会看藐视、排斥我,甚至辱骂、驱逐我吗?或许像我这样的人是不配得耶稣的救助,但这是我唯一的指望,此时若不去求耶稣帮助我,就再也没有机会,没有希望了!

于是,她就从后头来(相信她是悄悄跟在耶稣后面),杂在众人中间。这时的她既觉得羞耻,又感到自己不配,还担心一开口求耶稣帮助,旁边的人会赶她走;况且在大庭广众又怎启得了口告诉耶稣她患的是这种被视为“不洁净”的妇人病?她心里七上八下,经过了连翻的思想挣扎,并许多的犹疑,最后她下定决心,排除所有的思虑,挤到耶稣后面去,要摸一摸耶稣的衣裳。

那时代的犹太人穿的衣服都又长又宽,穿了里衣,外头加上长袍子,衣服下摆缝制有繸子。这女人怀着谨慎小心的心情,不敢多碰触耶稣,深恐会使祂成为“不洁净”,所以只轻轻地摸一下衣裳繸子罢了。她心里想,只要摸一摸耶稣的衣服,就一定可得医治。果然真的在摸了之后,马上觉得血源干了,病当场痊愈了。病了十二年,平日虚弱得举步维艰,但一摸了耶稣的衣裳繸子,内里即刻有力气产生,整个人舒服了,感觉健康得到恢复了。此刻她一定是惊喜非常,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或许心里还有些害怕,因而愕然站立着。

得医治的因素

这女人得了医治,痊愈了。是什么使她痊愈呢?是因她摸了耶稣衣裳的繸子吗?当日有许多人都碰过耶稣的衣服,他们岂不全都得医治了?其实真正使她痊愈并成为洁净的,有两个重要因素:

1.女人的信心

摸繸子只是个动作;但却是这个信心的动作医治了她。“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愈”的这个信念,促使她怀着信心去摸耶稣的衣繸。若她没这信心,即使她把耶稣的整件衣裳拿来用力搓,也不能得医治、得洁净。

亲爱的朋友们,你有否觉得纳罕,我们大家或都听过福音,读过圣经的道理,知道耶稣基督如何帮助各种各样的人,也听见信主的人作的见证,但反应却各有不同。有一些人就像那女人,听见了,相信了,便用信心去接受;但更多却像那群挤拥着耶稣的人,是来凑热闹的,心里丝毫没有要信祂的心。

此刻你若以你信心的“手”去摸耶稣基督衣裳的繸子,对主说:“主啊!求你赦免我的罪。我内里的问题外人并不知道,现在我要像这女人,悄悄从后面来轻轻摸你一下,求你施恩赦免我的罪,帮助我。”我坚信,你立刻就要得着耶稣的救恩。

2.耶稣的能力

或许有人以为这女人得医治只是心理作用吧了;但是圣经告诉我们除了她的信心,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从主耶稣那儿来的因素使她得医治。圣经描述耶稣这时候“就在众人中间转过来,说:‘谁摸我的衣裳?’”这许多人围绕在耶稣周围,不免会碰触到祂,明显祂不是指无意之碰触。那么,耶稣何以会这样问呢?原来此刻“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所以回过头来问是谁(在这刻)摸祂的衣裳。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你凭信心去相信耶稣作你的救主,因此便得着赦罪的平安,及永生的生命,这不是单因你的信心而作成的;不错,是你的信心叫你接受主的恩典,但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耶稣——祂的能力在祂赐下恩典给你的时候出来了。祂将新的生命赐给你,赦免你的罪,祂的宝血洁净了你一切的罪。

所以,这“得着”是有双方面的因素。当你向主耶稣认罪时,祂就赦免你,洁净你,使你得着赦罪的平安;当你向主耶稣呼求帮助时,祂就会帮助你,使你得着力量胜过罪恶,这都是因主的力量临到你身上,祂的恩典透过你成就了大事。你看见当中的秘诀吗?你要用信心去接触主耶稣,用信心去接受祂的恩典,祂的恩典就会透过你的信心临到你身上,你就会发现在你身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所以那女人的病能骤然痊愈,就是如此作成的工夫。

虽然你现在看不见主耶稣,用手摸不着祂,但你信心的“手”可以接触到祂。当你心里说:主耶稣,我相信你。祂就在你近旁听见你的声音。你说:主耶稣啊!我接受你作我的救主,祂就在你身旁要来拯救你。你虽用肉眼看不见祂在你身边,然而祂确就在我们身旁,在我们心中向我们施恩惠。

得医治的宣告

很多人或会想知道主耶稣为何要询问是谁摸祂的衣裳。圣经记载当主耶稣这么一问,那女人“就恐惧战兢,来俯伏在耶稣跟前,将实情全告诉他。”她心里忐忑不安,深恐是她弄脏了耶稣的衣裳,祂要生气责备她。当然耶稣并不是要骂她,而是要进一步确定她所得的恩典。当她把一切所发生的事禀告主耶稣后,主对她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灾病痊愈了。”主要让她确实地知道,她已得了医治、蒙了恩典。因为我们信主的人都是确实的知道蒙了恩,主的恩典是实实在在的,假若那女人偷摸了耶稣的衣繸后赶快掉头跑回家了,她回去后很可能会怀疑:我是否真的得了医治?可能只是自己心理作用罢了;四围的人又怎样看待我?还会叫我走开,叫我肮脏的女人,不许我碰这碰那吗?所以主特意公开宣布她已经洁净了,使她得以恢复正常的生活,能毫无顾忌地回到家中。这不但叫她本身欢喜快乐,且她全家人都为她欢喜快乐,周围的人也都替她高兴,那是何等大的恩典!

主耶稣愿意救助

前面我们说过,当时主耶稣是匆忙地在赶路,祂正随着一个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的回家去救他那病危的女儿,在半路上遇上了这女人,便停下来治好了她,才续程前去救睚鲁的女儿。

当我们向人传福音时,常遇到对方说现在正忙,等改天有时间再谈吧!等明年吧!等我念完大学吧!等我成家后再说吧!”......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忙得没时间领受主的恩典。反过来当你觉得需要主耶稣的恩典之时,你或会想:耶稣有工夫帮我吗?祂那么忙,怎会有空听我这渺小的人的呼求?

主耶稣当日虽然正要赶去救命,(再也没有比这救人命之事重要了,)却没有叫那妇人改天再来找祂;主停了下来,非但医好她的病,还坚固她的信心,彻底的帮助她,让她知道她确实得了医治,才叫她平平安安地回去。

我们的主有多么大的恩典。人们常说要帮助人,却只是嘴里说说,并没有放在心上。我们的主就不曾这样,你若真找祂帮助,祂即刻就会帮助你。你若要罪恶得赦免,只要你信,你求祂,祂立即就会赦免你。你有难处不能胜过,可以求祂,祂就会帮助你,把力量赐给你,让你胜过你原不能胜过的。你感到人生绝望,也已用尽了人一切的方法,花尽一切精力和资财,却得不到一丝帮助,反而愈来愈糟--不要绝望,求告主,主能帮助你,愿意施恩给你。你或觉得生活忙碌,有很多的事等着去做,主却仍在等着你,祂愿意帮助你、赦免你、赐你救恩、给你能力去胜过罪恶。你愿意吗?现在就用你信心的“手”来触摸主耶稣,向祂说:“主耶稣啊!求你拯救我,赦免我的罪,加给我力量。我已绝望了,你不帮我的话,我就死路一条,毫无盼望了。”主必会因你对祂的信心拯救你、帮助你、医治你心灵的灾病,并赐你属天的平安。 ■

access_level: 
10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一)主降世为人的目的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一)主降世为人的目的

默想主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一)

主降世为人的目的

黄聿源


“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神也成为我的力量。)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耶和华,对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如此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你以色列的圣者。”(赛四十九5-7)

以赛亚书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九章,重点是对以色列的指责、定罪及审判。从四十章到六十六章是耶和华神向以色列人说的安慰说话,跟前部分是个完全的对比。这部分又可分成个重点:以色列的仇敌将要被审判,以色列人却要复兴;神应许将来有新的国度——千禧年国并新天新地的到来;但其中主要从四十二章开始,一直到五十三章末了,是讲到一个受苦的仆人,这个仆人的到来,改变了整个局面,祂不但改变以色列人及整个国家的命运,连全世界人的命运也都改变了,这个受苦的仆人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降世为人——作仆人

文首以赛亚书四十九章五到七节是讲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中的“我”,就是仆人本身,意思说主耶稣降世的目的是要来作仆人。腓立比书二章六至七节也告诉我们,主耶稣“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由此可见,主耶稣降世为人的目的是要来作奴仆。

奴仆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天父的方面来看,天父差遣主耶稣到世上来,为要完成托付给祂的使命,成就天父要祂完成的工作。祂是以奴仆一般的身份而来,而且是一个百分之百完美无瑕疵的奴仆。另一方面,我们的主从天上的宝座降世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来作君王首领,也不是要来作一个有地位的人,祂是来作仆人。主耶稣降世不单只是要服事天父,完成天父的旨意,祂到世上来是要服事人——贫穷的、困苦的、瞎眼的、瘸腿的;祂医治他们、帮助他们、安慰他们、服事他们。所以主耶稣说:“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5)

目的一:使以色列人归回

天父差遣主耶稣降世为人成为奴仆的身份,并给了祂两个使命。第一个使命是跟以色列人有关的。“(天父)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赛四十九5)我们知道主耶稣降世的时候,以色列已经亡国很久了;以色列人离弃神也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神并没有放弃他们,也没有撇弃他们,神打发耶稣基督来的目的,就是要来寻找以色列人,劝勉他们,叫他们归回,叫他们回转悔改。如果你读四福音书的话,尤其是在马太福音的前部分,会发现主耶稣讲道的对象都是犹太人,主劝他们悔改说:“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甚至起初打发门徒出去的时候也说:“外邦的路你们不要走,你们要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传福音。”路加福音记载天使对马利亚也是说主耶稣是要作雅各家的王。

可惜的是,以色列人并没有悔改,甚至弃绝主耶稣,把祂钉十字架!但是到了今天,主仍然没有放弃他们,以赛亚书告诉我们,将来主耶稣再来的时候,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神最终还是要叫以色列人归回,还是要召集天下各地的以色列民聚集到祂那里去。所以主耶稣降世作仆人的第一个目的是为着神的选民——以色列人,要使他们悔改,回转归向神。

目的二:作外邦人的救主

然而,主耶稣降世不单只是为着以色列人,也是为着外邦人。“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赛四十九6)这里的意思是说,相对之下,有另外一件更大的事情,就是主耶稣到世上来是拯救全世界的人,不单只是以色列人,还包括外邦人在内,所以祂说祂要作外邦人的光,施行救恩直到地极,祂要福音传遍天下,拯救世界上各国、各族、各民、各方的人,使到他们有机会得救。

这是主耶稣降世作仆人的双重目的,一个目的是要来使以色列人回转,挽回他们;招聚他们回来,使以色列国得着复兴。虽然现在以色列已经复国,不过以色列人还没有复兴,以色列人复国不等于以色列人复兴啊!以色列人要等到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才复兴。所以今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还是硬着心肠不信主。但是这不等于主耶稣的工作就此停下来,不!祂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很多人读圣经有一个错误,犹太人跟初期的一些人的看法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认为基督的到来只是为了犹太人,跟外邦人无关,所以犹太人认为救恩跟外邦人是没有关系的,外邦人是没有分的,甚至初期教会的一些信徒也有这样的想法。今天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则相反地认为耶稣基督来是为了外邦人,跟以色列人无关,他们认为这些以色列人已经离弃神了,在神的计划里已经被撇弃,从此以后圣经里给以色列人的应许就一笔勾销,不算数了。这也是错误的,如果是这样,神就是背信弃义的。神差遣耶稣基督来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要叫以色列人归回,使以色列复兴,将来主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一定完成的工作。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成为外邦人的救主,把救恩传到地极,使天下万国万民都能够有机会信靠祂。感谢主!今天我们正活在这个时候;主耶稣完成了救恩,福音就要传遍天下万国万民,地极的人都有机会听见福音来相信耶稣基督。

被藐视、被憎恶、被虐待、被升为至高

经文第七节形容有一人“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这三重的形容是形容谁呢——主耶稣基督。当祂来到世上作奴仆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人的尊敬,反而被人藐视;祂在世界上的时候并没有被人所爱,相反的,祂被人憎恶、被人钉在十字架!祂并没有得着人的善待,反而承受官长的虐待;祂被诬告、被定罪、被处死,受尽了羞辱!

这是我们的主!祂降世为人成为仆人的时候,受到这般的待遇,不但被藐视,被憎恶;不但被憎恶,被虐待,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经文这里接着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你以色列的圣者。”正如腓立比书所说的,耶和华将祂升为至高,赐给祂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地上的万族也要向祂屈膝跪拜。如今祂已经被提升到最高的境界——地上的君王、首领,都要站立,都要向祂下拜!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来到主面前,想到我们的主,一方面想到祂为着我们,甘愿顺服天父的旨意成为奴仆,来到这个世界上,受尽羞辱、藐视和虐待,来完成救恩,拯救我们,我们感谢祂救赎了我们!另一方面应该思想:祂完成了救恩以后,已经复活、升天,得着万名之上的名,并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祂如今已经坐在天上的宝座那里接受我们所有人的敬拜。我们要来敬拜祂!■

access_level: 
10

不要不敢回头

不要不敢回头

不要不敢回头

陈激成

不要惧怕,因你必不至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至受辱。你必忘记幼年的羞愧,不再记念你寡居的羞辱。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救赎你的,是以色列的圣者,他必称为全地之神。耶和华召你,如召被离弃心中忧伤的妻,就是幼年所娶被弃的妻。这是你神所说的。我离弃你不过片时,却要施大恩将你收回。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这是耶和华你的救赎主说的。这事在我好像挪亚的洪水。我怎样起誓不再使挪亚的洪水漫过遍地,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也不斥责你。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赛五十四4-10)

文首经文是神向以色列人(也是向所有属祂的人)的宣告:不要不敢回头!

不管是信主或是未信主的人,当来到一个关键时刻,需要回头的时候,就要作出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在信主的历程当中,我们经历了要悔改、回转的那一刻;在信主之后的人生路程中,也许曾经流离,远离主的恩、主的爱,然而我们的主像牧人寻找迷路的羊一般,把我们找回来了。那回头的一刻,需要勇气,需要主的怜悯,更需要主的慈爱。

不敢回头的原因

本来,一件事情做错了就要承认,并且悔改,但是为何不敢回头,宁可抱着一个很沉重很沉重的包袱?这里面包含了几方面的因素。

惧怕

以赛亚书五十四章四节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经历过既凄惨,又蒙羞的难忘经历,他想回头的时候,感到最困难的一个因素,及最大的阻碍就是惧怕。为何我们会惧怕?因为怕丢脸、怕蒙羞、怕抱愧、怕受辱。

其实,对我们信主的人来说,应该知道与我们同在的那位,比我们所惧怕的来得更大更多。每次当我惧怕的时候,总会想起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章三十一节所说的一句话:“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很多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觉到惧怕,而忘记了我们的主是何等的看顾我们、珍惜我们。有时我们遭遇一些困难,例如:健康、男女关系、工作场所的问题、家庭纠纷等等,我们会把那些难处扩到很大,好像世界末日那么大,认为没有办法解决,那是因为我们心中的恐惧感一直存在,尤其当我们面临与主的关系时,就会一直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惧怕,不敢回头,那就是在启示录十二章十节说的:“那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魔鬼。也许我们一向没有注意,其实这就是我们惧怕的背后原因。

自我放弃

有些人会有这种自我放弃的想法:我已经陷入这个深渊,有没有回头都无所谓了。我曾经遇过一个吸毒的基督徒,他被关在拘留所,放出来后因吸毒又再次被抓。为了要买到毒品,他用尽各种欺诈的手段骗钱,甚至偷钱,结果家人对他彻底失望,看不起他,不愿意再跟他来往,也不再去监狱看他。他告诉我说:“我现在回头有什么用?”最后一次我看到他时,他说:“我一定会再进去的!(监狱)”我听了很难过。究竟他的困境在哪里?我们不知道也不理解,但肯定的是,他已经不想再回头了。有一些婚姻关系破裂的信徒也常常有这样的念头:我不想再回头,因为再回头是非常痛苦的。有一些弟兄姊妹离开主很远很远,看到他们的时候,心中总是觉得有一点怜悯、同情,又有一点叹息:为什么你会这样?跟他们深入交谈之后,便会知道他们也是一样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这样?

他们放弃自己是源于对主的救恩认识不够,有些人甚至以为自己的救恩已经失去了。各位弟兄姊妹,纵然我们软弱不堪,离主很远,但救恩是不会失去的,只是见证主的机会没有了。要知道救恩不是靠我们的行为赚取回来的,乃是主白白的赐给我们。

自责

拦阻弟兄姊妹不敢回头的因素还有出于当事人的内疚,觉得心里很难过。我们所得的救恩让我们常常有机会出现一种自责的现象,这种自责的现象是好的,是神的生命的自然涌现,正如哥林多后书七章十一节所说:“你看,你们依著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作:自责)。”有神生命的人会很自然的知道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情或某个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这违反了圣经的原则,然后很自然的生出自责来。正如大卫第二次数点百姓(神没有吩咐他这样做)之后,他立刻醒觉到这是不对的,便生出自责来:“大卫数点百姓以后,就心中自责,祷告耶和华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啊,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撒下二十四10)不要以为这只是情绪不稳的人的一时冲动,连摩西这样沉着的人也会做出在米利巴击打磐石的冲动之举,因而不得进入应许地。

旁人的指责

除了自己的内疚,不敢回头、不愿回头的原因是因为旁人的指责,使他感觉再回头很羞愧。就如上述所讲吸毒的或婚姻破裂的例子,跟当事人交谈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因素的存在。很多旁人会冷言冷语地说:基督徒真方便,做尽了坏事只要认罪悔改就是了,甚至可以一边做坏事一边悔改。是这样吗?事实确是这样!只要我们回头,认罪悔改,主就立刻赦免。重要的是,我们的主盼望我们回头。

别人或会说:“身为基督徒,你这样做多丢脸呀!”“这样坏的人,听说他是基督徒!”是的,基督徒也会犯罪。大卫寻求神原谅时,在诗篇五十一章一节说:“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大卫犯的是奸淫、杀人的大罪,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他犯了罪;但是他很清楚一件事,神有恩典有怜悯,当他认罪悔改时神就赦免了;但他必须承担因犯罪而来的后果。这个是我们基督徒一定要持定得很稳固的原则。

神烈怒之后的慈爱

神在以赛亚书五十四章八至九节说:“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这是耶和华你的救赎主说的。这事在我好像挪亚的洪水。我怎样起誓不再使挪亚的洪水漫过遍地,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也不斥责你。”

创世记六至九章记载了神因世人的罪而怒气涨溢时,曾用洪水淹没全地。洪水过后,神以彩虹为立约的记号,“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记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现在云彩中,我看见,就要记念我与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约。”(创九14-16)我们要明白神以洪水毁灭世界的整个计划和祂心中想念的。

科学家研究出彩虹是阳光透过水折射出来的原理,但为什么不折射别的颜色而是彩虹七色呢?因为这是神跟人立约的记号。一位姐妹说她小时候因为信主,常被父亲毒打,有一次她哭着跑了出去,当她泪眼汪汪地望向天空,从眼泪中她看到了彩虹。她说泪水的背后才有彩虹,啼哭过后才看见神的荣耀。对一个没有信主的人来说,彩虹就是彩虹,对我们信主的人来说,彩虹是神与我们立约的记号,作为永远的约,意思是人类不再会被洪水灭绝。

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和地有一天都要过去,都要被毁灭,只是这一次神没有用洪水。根据彼得后书三章十至十二节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物质世界,都要被烈火销化。火的力量很大,当人类开始用火的时候已能感觉到它的威力,一直到发明核子弹、原子武器之后,我们才真正知道烈火的威力。日本广岛及长崎各有一个原爆纪念馆,参观过之后就知道什么叫“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核子武器爆炸的时候,在五百米范围里的有形物质全都熔化,消失不见。博物馆中有一堵墙,上面有一个人的影像,原来当原爆的时候,有一个人正靠在他家墙壁休息,原子爆炸的威力把他整个人熔化,印了在墙上。当年那个只是很原始粗糙的原子弹,现在的核子武器威力更大,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所囤积的核子弹头就足以摧毁整个地球!

“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彼后三11-12)神的烈怒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恐惧、害怕;然而,文首的经文告诉我们在神的烈怒之后,祂的慈爱马上就出现--“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

回头的把握——神的慈爱

神是有烈怒的。本来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在祂面前站立得住、承担得了,然而祂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烈怒却全部转移到另一个人——主耶稣基督的身上!本来我们必须承受的耶和华的烈怒,现在全部迁移到祂的爱子身上。这转移的过程是我们的神很奇妙的作为,祂有烈怒,但是不愿发在我们身上,而是发在祂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身上,故此我们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所以不管你做了再多、再大的错事,离开主有多远,你都能够“回头”,只因为神的慈爱。

我们受不起的是神的烈怒,但是,我们能够领受的是神的慈爱,而且这个慈爱是一生一世随著我们,直到永远。(诗二十三6)无论遭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唯有一个把握,就是像大卫那样来到神面前求:“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这是我们所能珍惜、所能领受的,也是我们能够回头的把握。

为什么有些基督徒很难悔改呢?因为他们身边的一些人正如当日围着那行淫时被抓的妇人的群众那样,拿着石头随时准备丢在她身上,这些围观的人都以为自己有资格定别人的罪,却忘记了自己一样也是罪人,只是犯罪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也太过看重他是否“配得”,认为那犯罪的基督徒不配得着原谅。这根本不是他配得不配得,也不是我们原谅不原谅他的问题,主都原谅了他,涂抹了他的过犯,我们是Ë?怎能不接受他?其实能不能接受、怜恤这人,也与任何基督徒无关,乃是主跟他之间的事。

所以如果遇到有肢体不敢、不要、不愿意回头的,不要只是严厉的警告他、斥责他,使他越来越害怕,要让他知道他已经领受救恩了,神的烈怒已经转移到祂的爱子耶稣基督的身上,在祂钉十字架的那一刻,一切在祂之前的人,并在祂以后的人(包括我们),亦即所有人类的一切刑罚,主都承担了;这是我们能够回头的把握,因为我们的神亲口说:“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赛五十四10)

回头的唯一办法——悔改

要带领一个人让他有回转的机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叫他认罪悔改,因为希伯来书十章十四节告诉我们:“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意思说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时,祂为我们献祭了,那一次的成圣就永远完全了,我们不需要再疑惑。神又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来十17-18)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不用再为罪献祭了”。不需要去想别的办法,因为再没有别的办法,只要回头,好像大卫那样求神的慈爱怜悯就是了。让我们回头,让我们悔改,让主的慈爱彰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当初那一次拯救我们的是主的慈爱,以后无论多少次的回头还都是一样,全是靠着主的慈爱。

既然主自己已经满足了神的公义,因此祂常常提醒我们不要惧怕,只要回头,一定不会抱愧也不会蒙羞。我们每一次来到主面前的时候,岂不都凭着主的慈爱,一次又一次的蒙怜悯、得同情,让我们有机会再回头?因主的慈爱永不离开我们,祂永远的约也永不更改。 ■

access_level: 
10

不加不减

不加不减

不加不减

黄聿源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三16-17)

所吩咐你们的话,你们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好叫你们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申四2)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启二十二18-19)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五17-19)

对圣经应有的态度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就是神向人所说的话,是我们信仰生活及事奉的根据与标准。因此我们必须以非常严谨的态度来看待神的话——圣经。

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来到约但河东,即将进入迦南应许地之前,他便向以色列人重述神的律法,并屡次提醒他们,要谨守遵行神的律法,以致蒙福。在他开始这一连串的劝勉之前,在申命记四章二节那里,先严严的告诫他们,要以十分严谨的态度来看待神借着他所颁布的律法,就是“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

当主即将结束借着祂的使者将“将来必成的事”启示祂的仆人使徒约翰时,祂在启示录二十二章十八至十九节也说了类似摩西当日向以色列人所说的话——不许任何人在祂的预言上加添什么,或减去什么,同时还加上两个极其严厉的警告:若有人在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启示录中所写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若有人在预言上删去什么,神必从启示录中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由此可见,在神的话语上或加或减,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应当何等谨慎,以这严谨的态度来看待神的话。我深信,没有任何神的真儿女,会故意在神的话语上动手脚,去加添或删减它。

不可加添

然而在实行上,要如何做到不加添也不删减神的话呢?我想,这不论对个人或教会,都是十分严肃的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圣经以外的任何文字当作圣经的一部分,或承认它们与圣经有同等的权威。例如有人将次经(或称伪经)当作圣经的一部分看待。近年来,不断有人发现所谓圣经以外的“福音书”(如犹大福音),将它们当作与圣经有同等,甚至有更高的权威来看待,用来挑战圣经的权威性。这些都是在神的话语上“加添什么”,我们必须防备这种诱惑。

另一种更普遍的情形,我们必须小心,千万不可效法跟风的,就是许多人将神的仆人的话,当作神的话语看待,以他们的话语作为权威,甚至比神的话语更有权威。这也是在神的话语上“加添什么”。

不可删减

至于删减神的话语的作为,就更加的普遍和严重了。许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不觉的犯了这个毛病。最明显故意将神的话语删去的,就是那些不信派的圣经学者,他们因着不信圣经是神的话、不信圣经无误、不信圣经的权威,便任意将圣经中许多他们认为是不可靠的加以删除。例如许多不信派的学者认为:创世记前十一章都是不可靠的神话,应该从圣经中删除。也有人因着个人主观的看法,曾建议圣经中某些书卷(如传道书、雅歌、雅各书)不应该留在圣经里,不一而足。我们应当小心谨慎提防这一类的看法,因为他们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某一部分神的话从圣经中删除。

主耶稣的态度

然而我最关心的是,我们这些明知不能在任何神的话语上加以删减的人,却不知不觉的在我们自己的行为中,将某一部分神的话语加以删减了。在此愿意和大家大略的检讨一下,以免我们犯了大错。

或许有人要问,到底我们要以多严格的态度来看待神的话呢?我们只要从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五章十七至十九节就可以看出。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告诉我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上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神的话(律法)不单是指圣经中的教义和教训,这些固然十分重要;也是指圣经的每一卷、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字,甚至每一个字中的每一画、每一点,意思是要告诉我们,我们不但要重视圣经所教导的真理,连圣经中所有的内容、文字,甚至每一个字都不可忽略,更何况是删除了。

另一方面,主还提醒我们,我们必须在自己学习神的话语和教导别人的时候,都得小心,防备犯上这样的错误。主又告诉我们,那些犯这样错误的人,在天国里是称为最小的,而那些持守的人,在天国里是称为大的。由此可见,主是何等重视这件事!

个人的读经态度

既然如此,我们在个人的行动和教会的做法上,都得格外的小心,以免违背了主的教训。我知道有许多基督徒,信主一辈子,却从未将圣经从头到尾读过一遍;虽然他们不时有读圣经,但却只读圣经里某些他们所喜欢读的书卷或章节,那些他们认为枯燥或难读的书卷,如旧约的利未记、约伯记,新约的启示录等,他们碰都不碰一下。我也知道有的人只读圣经中某一小部分他们有兴趣读的书卷如诗篇、箴言和四福音书;也有的人只读新约,以为旧约与他们无关,不需要读。岂不知主耶稣和使徒们所指的圣经就是旧约圣经呢!

当我们研读圣经的时候,固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必须要将全本圣经周而复始的读,不可将其中任何的部分删除或遗漏,更不可将任何的部分当作是不重要或不需要知道的经文,否则就是删减神的话了。

另一方面,每逢我们读主的话语的时候,不要只单注重其中的教义或教导的真理,其中的内容、事迹和文字都得细心阅读和揣摩,因为圣经中的一点一画都是重要和不可少的。我们也常从这些“细小”的事件和毫不显眼的字句上,得到意想不到的亮光和帮助,甚至许多重要的教义和真理,也靠这些看似不重要的文字加以阐明(如约翰福音十章三十节和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节)。

这些年来,为了鼓励弟兄姐妹们以这样认真的态度来读圣经,我们的教会编排了一个读经计划,给弟兄姐妹可以按照这个计划,每一年将新约读完一遍,每三年将旧约读完一遍。这样,每三年就能将新旧约完全读过一遍。这虽然不是一个什么特别的方法,但目的就是要大家一字不漏的将圣经周而复始的读过,以免将圣经的任何部分遗漏了。

教会教导圣经的态度

在教会方面,我们也沿着这方面来进行教导。首先在主日的讲台,我们鼓励讲员们尽量按着教会的读经计划安排,按弟兄姐妹们刚读过的经文来预备信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弟兄姐妹对于所读的经文的认识和领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讲员们在讲道时犯上容易犯的毛病——只讲自己所熟悉的题目和经文,以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圣经中许多的内容,使到信徒在认识圣经的教训上产生偏差。

我们教会实行全教会主日学制度的目的,就是要给每一个信徒都有机会,有系统地学习全本圣经的教训。因此我们在决定主日学的课程时,都是采用以研读圣经书卷的主日学课程。因为我们认为主日学的目的是要教导信徒全面的明白圣经,而不是单单明白圣经中的一些教义或某一方面的真理。我曾经以教导基本教义或圣经中的真理,跟研读圣经书卷作一比较,经过深入的思考后,我总觉得,不论我们如何教导圣经教义和真理,我们所接触到的经文只是圣经内容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圣经内容都不会在学习的范围之内。虽然我们必须在适合的时候教导教义,但若只根据不同的教义来研读圣经,似乎有本末倒置的感觉。另一方面,为了在教导上不致于忽略甚至遗漏了教导某一些的经卷,我们都采取有系统性研读全本圣经的课程。但愿我们真的是名符其实的将圣经的每一卷、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字都学习过的神的儿女。

其实神教导我们道理,就好像父亲教导儿女一样,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尤其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来教导我们明白人生的大道理的。圣经的记载就是这样,其中充满了许多实际生活的例子,给我们可以从中明白神的性情、祂作事的法则以及祂的旨意与爱心。因此圣经的内容,包括其中的细节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绝不能轻易忽略,更不能删除。 ■

access_level: 
10

撒网



撒网

撒网

陈纯仰

「这些事以后,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他怎样显现记在下面。有西门彼得和称为低土马的多马,并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业,还有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又有两个门徒,都在一处。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天将亮的时候,耶稣站在岸上;门徒却不知道是耶稣。耶稣就对他们说:“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耶稣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对彼得说:“是主!”那时西门彼得赤着身子,一听见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里。其余的门徒(离岸不远,约有两百肘),就在小船上把网鱼À¬过来。他们上了岸,就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约 21:1-9)

我们在福音书里初次读到使徒彼得的事迹时,当时他是一个渔夫。

一般说来,加利利的渔夫并不贫穷。在当时的以色列,虽然很多人家都有羊群,但饲养它们主要是为了剪羊毛,或作为祭牲出售。除了在宗教的节期或重要的家庭庆典,通常犹太人的晚餐中没有羊肉。他们膳食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加利利海里的鱼,这些鱼用盐腌过或风干后,再运到国内的其他地方。当耶稣呼召彼得、安德烈、雅各和约翰作祂的门徒时,他们就离开他们的网(复数)、他们的船只(复数)、他们的雇工(复数),以及捕鱼这门兴旺的生意,来跟随主,要成为得人的渔夫。

彼得跟从主,主耶稣就是他的拉比。耶稣亲自教导和训练彼得达三年半之久。耶稣受审和被钉十字架期间,彼得竟无耻地离弃他的主,但是,后来他却懊悔不已。当他听到妇女们说主已复活并留下空坟时,便立即去查看埋葬耶稣的地方,以核实消息的准确性。那天,在基督向其他门徒显现之前,彼得跟主有一次个人的、私下的相会(林前15:5),他是主复活的一个重要目击证人。

这一切意味着他是一个使徒,他有一个重要的福音信息要宣告。

但基督吩咐门徒们先往加利利去见祂(太28:7),而他们需要走三到四天的路程才能到达那里。福音的宣告要暂时搁置一下,因为彼得仍然有一个重要的功课要学习。

他们来到加利利,一个傍晚,彼得说:“我要去打鱼。”基督的其他六个跟随者响应说:“我们也和你同去。”那晚,他们没有打着什么。虽然他们不是头一次打不到鱼,但这次肯定非比寻常。彼得的职业是渔夫,在打鱼的事情上他很有经验,也有资历,但尽管他素有训练,又经验丰富,却整夜都没打到一条鱼。很快他就会知道这是出于神的安排,因为在他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使徒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课要学习。

黎明时分,一个人站在岸边,问他们有没有捕到什么,他们回答“没有”时,必定是尴尬不已。那人叫他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他们听从了他,结果渔获多得他们拉不上来。他们整夜都没有捕到一条鱼,现在却一下子有这么多渔获,绝对不可能是巧合。这时,约翰突然茅塞顿开;他告诉彼得:“是主。”

这是一句别具洞察力的声明,也许比我们乍看之下更具洞察力。约翰可能对彼得指出向他们发命令的人的身份——是他们的拉比和主人,但也有可能“是主”应该理解为:“做这事的是主”。我深信约翰不单单指出向他们发命令的人的身份,他确认是那个人令到他们有渔获,他的意思是说:“打到这些鱼的是主,不是我们。”

当门徒们尝试把网拉上来时,他们以为会如刚才一样拉上一个几乎毫无重量的空网,但正当他们用力拉紧绳索之际,他们觉察到这网鱼非比寻常,他们脑海里立时想到的问题大概是:“怎么会这样?我们整夜劳力都打不着什么,但现在我们的网满到拉不上船。这怎么可能?”约翰为他们的诧异作出解释:“是主”,意思是:“你问怎么可能如此?因为是主,是主做了这奇妙的事。”

事实上,那天晚上,彼得整晚都没有打到一条鱼,反而,是主在那个早晨打了一百五十三条鱼,那些鱼的重量足以把鱼网扯破,但主能令鱼儿游进网里,也能确保鱼网不破,这正是主的作为。

为什么约翰要记载这件事?这事情的神学意义是什么?福音书的作者并不是仅仅为了重述历史而写,而是有带着神学的目的而写。这个故事的属灵教训是什么?

我相信耶稣要门徒们学习的功课,是他们被呼召作得人的渔夫,但他们不能独自来做。他们不能单靠自己来作得人的渔夫。祂已经委派他们做传福音的工作,但他们本身没有任何能力来完成主委托给他们的工作;从这个比喻要学的功课是,他们的责任不是去打鱼,他们的责任只是去撒网,以及提供主能把鱼聚拢靠岸的网。

我们有福音的信息,但我们却没有能力。救恩是神的作为,重生也是神的工作。我们只是负责撒网——以言语宣告真理、以行动为真理作见证,以及迫切地为失丧的灵魂祷告。吸引罪人来得救赎的乃是父神(约6:44),吸引罪人来得救赎的是神子(约12:32),使罪人重生得救的是圣灵(多3:5)。

使徒保罗形容罪人如“死在(他们的)过犯罪恶之中”(弗2:1),我们有一个福音,但并不足以产生属灵生命,那是神的工作,而祂会按祂的旨意行。只有神能使罪人在基督里活过来 (弗2:5),我们只负责“撒网” 。

然而,撒网包括什么责任呢?我相信最少有三方面。第一,我们必须传讲神的话。福音“本是神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神“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林前1:21)。一个罪人重生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彼前1:23),圣灵是用神的话语来拯救罪人,不一定是预先准备好的福音要素的讲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致力向我们未信主的家人传讲福音的信息,并确保我们所说的是基于圣经;,我们不应该只通过布道会来让未得救的亲人听福音。

第二,我们必须为基督作美好的见证,若别人看见我们活在罪中,没有人会相信福音能改变生命的真理。我们所传神的话语,必须先改变我们,然后我们向别人宣讲时才有说服力。我们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看出我们的道德操守比世人好,这并不足够,他们应该看出我们跟其他人是截然不同的。毕竟,基督徒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第三,我们必须竭力祷告,把我们未得救的家人和朋友带到神的施恩宝座前。若传福音而不祷告,就像彼得那夜的经历一样,尝试靠自己的能力打鱼。主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当祂这样说时,肯定也包括拯救灵魂在内。我们在带领失丧的人归向基督的工作上,需要多在真葡萄树里,以及多多祷告。

做到了以上的三个方面之后,当我们看见罪人归向基督时,我们会像主耶稣所爱的门徒所说:“是主!”

圣经 经节: 
约 21:1-9
access_level: 
10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2-26 22:27
圣经 经节: 
太13:53-58
access_level: 
10

当为主而活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2-26 22:33
圣经 经节: 
林后4:16-5:15
access_level: 
10

叫我们不再为自己活,乃为主而活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2-19 00:32
圣经 经节: 
林后5:14-6:4上
access_level: 
10

《路得记》6 - 拿俄米对路得的爱!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2-19 00:36
圣经 经节: 
得3:1-5
access_level: 
10

雅各与神摔交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2-12 18:51
圣经 经节: 
创32:22-31
access_level: 
1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