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乃的旷野。……就在那里的山下安营。」(出十九1,2)在那里他们与神立约,并领受了神的律法。他们在西乃山下逗留了约一年之后,便离开西乃的旷野(民十11,12),经过一些地方,然后来到了加低斯巴尼亚(申一19)。加低斯巴尼亚位于迦南地的南端。根据申一2,从何烈山(即西乃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这时,神所应许的流奶与蜜之地,就在眉睫。
在先知耶利米的时代,神藉耶利米的口谴责以色列人事奉偶像背弃神,将他们的行为比喻成「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要明白这个比喻,我们要先来了解以色列人所居住的迦南地的地理环境。
「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 (创四十七9)
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利尼人。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腓力去告诉安德烈;安德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约翰福音十二章20~24节)
教会的信仰、生活与工作的根据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圣经--神的话。因此,不论我们做什么,都得回到圣经去,以圣经的教训作为我们的依据与权威,正如以色列人建造会幕,都要按照神所吩咐的那「山上的样式」。先知们讲道,是根据「耶和华如此说」,新约圣经的作者,甚至主耶稣常说:「正如经上所说」。这些话就是「回到圣经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