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四.真正的爱

四.真正的爱

一个人会爱另一个人,总有其原因,那人总有值得人爱的地方:或因他是好人,或因他对人类社稷做出大贡献,令人敬仰;或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某些人有特别的本事,受人爱戴;也可能因为你受了人的恩惠,不然就是他是你的亲人等,所以你会爱他(她)。人世间的爱一般都难免含有自私的因素在里头。我们说母爱非常伟大,母亲肯为自己的儿女付上大代价,作大牺牲,但这里头也是包含有自私的成份,因孩子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对别人的孩子就不同了。我们人就是这样,要我们去爱那些和我们没有关系、或不值得我们爱的人,确实很难爱得来!然而,我们人又有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处值得让神看上,来爱我们呢?

我们人在神眼中,其实是极不可爱的。我们有很多坏处,给神许多的麻烦,但神并不因我们不值得爱而撇弃我们,祂依然要爱我们。圣经告诉我们,神爱世上每一个人,不单只爱不犯罪的,甚至连我们犯了罪的人(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绝不犯罪的),祂仍然深爱,这就是真正的爱。就如父母固然疼爱听话乖巧的孩子,但是顽皮不听话做错事的孩子,他们仍然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神爱世上每一个人,即使人们认为你多不可饶恕,多没盼望,连你都认为自己不可爱,神仍然爱,这是神爱我们的特点。神爱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好处,而是为着我们的需要而爱,因为神就是爱。

access_level: 
10

第三章 世人

第三章 世人                                               

前面两章我们谈论过神的存在和神的爱,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神所爱的世人在祂的眼中是怎样的光景?

access_level: 
10

一.人有灵魂

一.人有灵魂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约翰福音3章16-17节)

上面的经文告诉了我们信与不信耶稣者最大、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信的人不会灭亡,会得着永生。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信耶稣的人长生不老不会死亡,而是说信的人灵魂不会沉沦灭亡;得救也就是指灵魂将来不会下地狱永远沉沦,却能上天堂得永生的生命。

然而,很多人不信有灵魂,所以他们自认不需要信耶稣,认为信耶稣对他们无益,基督徒所讲的一套福音与他们毫无关系。是的!人若无灵魂,我们劝人信耶稣真是多余,毫无必要。人若真的一死百了,就没有什么沉沦、灭亡,也无所谓得救、永生;可是人若有灵魂,那就值得仔细思想了:要是离开了这世界,我们的灵魂要往那儿去?归宿在那里?或许我们的寿命还有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日可以思考这问题,然而事实上谁也没把握何时会离开这世界,是否还有时间让我们慢慢思想这问题。

access_level: 
10

二.世人都犯了罪

二.世人都犯了罪

罗马书三章23节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意思是世人在神看来,都是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换言之,世人都是罪人。

圣经说世人都是罪人时,与一般人对「罪」的诠释不同。一般上当我们提到罪,常指人犯了国家的法律,或偷或抢,放火杀人。他们被法庭裁定是犯了罪,被称为罪人。固然,犯这些罪的人确是罪人,但圣经称世人皆为罪人,并非指所有人都犯了国家法律,而是说以神的标准来看,我们皆达不到神的要求,都悖逆了神,所以都是罪人。

神创造人时,把自由意志和良心放在我们心中,这背后有一个律法:你若用自由意志来选择作违背神所立下的道德和良知,违背神的心意时,你就是犯罪了,便得面对它带来的结局和后果,就是要接受审判和刑罚。所有的人都得接受这原理,国家社稷才会有法纪,社会才有规律秩序,才有道德存在。

神透过圣经告诉我们何以世人都犯了罪。罗马书一章18节:「原来,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

圣经将人所犯的罪分成两大类:一为不虔的罪;另一为不义的罪。因着世人皆犯上这不虔不义的罪,故神的忿怒才倾向世上的罪人。何谓不虔之罪和不义之罪?不虔是指人向神的态度不正确;不义是讲人对人的态度不对,或对人做了不当的事。

access_level: 
10

三.亏缺了神的荣耀

三.亏缺了神的荣耀

犯罪不单是自己的事,败坏己身;也亏待别人,对不起他人,同时羞辱了自己;犯罪更是对不起我们的神,亏缺了神的荣耀!

前面我们说过,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的,神原要把人造成尊贵、圣洁、荣耀,如祂自己一般。但人却利用神所给予的本事、条件和自由意志来做违背神旨意的事,羞辱了祂,亏缺了祂的荣耀。

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叮咛我,千万不要在外头惹事生非,丢父母的脸,人家或不知你叫什么名,却都会说这是某某的儿子。

神是圣洁、荣耀的神,祂将人精心制造成完全,更给予自由意志、聪明思想、是非之心。但人却违背神,做了许多羞辱神的事,让人家指摘说:看!神所造的人是这样的德行,这么败坏!这就是人犯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第二方面,神创造人时,在人身上有一个非常崇高完美的目的:要人代表神在地上管理祂所造的万物(创世记一章28节);神又给人有灵魂,使人能亲近,敬拜神;在永恒里能永远与神相近相处,在天上能永远敬拜荣耀祂。神给人尊贵的身分以显出祂的尊贵,达到祂高超的目标。

access_level: 
10

四.罪的工价——死亡

四.罪的工价——死亡

非但如此,圣经告诉我们,神的忿怒要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我们必须知道,神不但是爱,神也是公义圣洁的,若我们的神只讲爱而不讲公义,圣洁,祂不是个好神,是个糊涂的神!这就像一个只会溺爱孩子的父亲,孩子做错事也不刑罚,不懂管教,这不是个真的懂得爱的好父亲。因此当我们犯罪时,神必要施行刑罚。

罗马书六章23节说,「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这「死」在圣经里不单是讲身体的死。身体的死固然是因犯罪而带来的结果,但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人若死了便一了百了,有如灯灭这么简单,那还算是个解脱;然而圣经希伯来书九章27节告诉我们,「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神是公义的,若人一死就一了百了,没有了审判,人世间还有什么公义?许多不义的事,不公平的事又怎样解决交待呢?人的身体总有一天要死,这是定命,是罪的结果,但人死后需要面对审判。

「死」的第二个意思是指「断绝」或「隔绝」。在属灵意义上,人犯罪时就与神的关系断绝了。我们的宗教本能虽让我们知道有神,应相信敬拜祂,然而罪却使人与神的关系隔绝了,再无法认识和亲近神,这是灵里的死。

access_level: 
10

五.对死亡的恐惧

五.对死亡的恐惧

很多人会千方百计去躲避死亡,如华人不喜欢提到「死」字;广东人连「四」字都不喜欢,因它的谐音与「死」相近,讲到「四」便会想到死,所以四或十四号门牌都不受欢迎,这是人怕死的明证。人为何会怕死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不知道死后到哪里去

一般人不知道死后到哪里去,这就如被人带去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地方的感觉,你会感到害怕恐惧,而不愿踏上这旅程。人面对死亡时就是这样害怕,因不晓得死后的情形,对死没有答案。所以人若没有灵魂,死了就是完结,那为何还理会死后到哪里去?还怕什么?

事实是,人内心的深处总觉得人死了并非结束,而死不过是一个过程,是从现今的世界转移到另一个世界去。从自然界中,我们看到生命确如圣经告诉我们般有两个阶段,有两个过程:果树的前部分生命是种子阶段,后部分为成长开花结果阶段;蝴蝶的前半生是毛虫,后半生变为五彩缤纷的蝴蝶。生命大致都是这样,前部分是平淡的,只是个预备的过程;后部分才是美丽完整成熟的阶段。

人的生命也一样,今生今世是一个预备的过程,在走完人生道路后,灵魂就到了另一个属灵世界,那里才是真正永恒生命的归宿。

access_level: 
10

六.当预备见神

六.当预备见神

世人知道有灵魂,也知道灵魂有归宿,却不知将来是去天堂或地狱;既对归宿毫无把握,但又知道灵魂要接受审判,这种心态正是人怕死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讲灵魂的审判是基督徒的绝招,用以威吓人去信教入教。事实上若没有审判这回事,我们传道人就不会讲;但若真有审判,不告诉你们便是不负责任,是害了你们。讲审判是要让大家知道有这回事,好叫大家提早做好准备。我们一再告诉大家,人的灵魂要接受审判,不是要给人施压、恐吓,也不是缺乏爱心,而是讲出一个事实,要大家去面对。这有如学生怕测验,于是要求老师不要测验,以逃避难堪,最终是害了他;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尽早准备好,便不用怕测验了。人对死亡和审判感到害怕,就表示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只是,死亡和审判是人人要面对的,逃避不了!

死亡随时都可能临到我们;它没有预定的时日、预定的岁数、何时降临;也不会通知是在什么情况下到来。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面对死亡,面对来生,面对审判。我们到底预备好了吗?

access_level: 
10

第一章 神的存在

第一章 神的存在                                          

假如我们不能确定有神的存在,我们就很自然的不能接受神爱世人这回事,但是圣经说:「神爱世人」,那就是确定了,也肯定了是有神的存在。

今天有许多人讲到神时,会持着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观念,神是否存在就在乎你信还是不信。记得在念中学时,同学们常因我信神而故意发出挑战:「你说有神,除非你能将神显给我看,我就信祂;看不见的神,我怎么知道祂真的存在?」这话听起来似乎蛮有道理。

access_level: 
10

第四章 神爱世人

第四章 神爱世人                                           

世人都犯了罪,因此公义的神的忿怒要临到每一个人,我们将来难逃被审判、被定罪,都要沉沦。然而我们又说神爱世人。到底神的忿怒和神的爱是怎样调和的呢?

神的公义和圣洁使祂不得不审判刑罚罪人;但祂又因爱世人,不忍心看到所有人遭受刑罚而沉沦。这正像为人父母者看到孩子做错事,非责备不可,但由于爱,往往在处罚孩子时自己心里非常伤痛。一方面要挽救帮助他,却又不得不施刑罚,爱与公义交织,非常的矛盾。这种爱与公义的矛盾在人常难有完满的总结,但于神来说,基于祂的爱,祂决心要设法拯救世上的罪人。

access_level: 
1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