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有福?




何为有福?

何为有福?

——探讨《诗篇》137篇8-9节——

李锦华

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

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

那人便为有福。

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

《诗篇》137篇被归类为咒诅的诗篇。咒诅诗(imprecatory psalms)指的是那些包含了诗人对仇敌极端严厉的审判;咒诅这个词汇是意味了诗人祈求神使邪恶临到逼迫者身上。如《诗篇》137:9“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之经典诗句。

谁掌管咒诅?为什么诗人以咒诅来回应逼迫他的仇敌?

谁掌管咒诅 ?

在《申命记》二十八章中,神透过摩西向以色列民列出了祝福和咒诅的范围,该章一到十四节指出若以色列人听从神的话,谨守遵行神所吩咐他们的一切诫命和律例,所列出的祝福就必临到他们身上;但若他们不听从神的话,不谨守遵行神的一切诫命和律例,该章的十五节到六十八节所描写的咒诅,就必临到他们身上,我们可从这里看到祝福和咒诅是神和以色列人立约条文的一部分,是为了维护立约者双方的关系而设立的,至于与盟约无关的咒诅,便是无效!如《箴言》二十六章二节所言:“麻雀往来,燕子翻飞;这样,无故的咒诅也必不临到。”也如假先知巴兰见证所说:“神没有咒诅的,我焉能咒诅?”(民23:8)因为咒诅是神所掌管的,若神不容许,人的咒诅将是徒然的。而圣经所允许的咒诅,一般上并不包括个人的私仇,换句话说,人所发的咒诅若与神的约无关的话,神是不容许人所发的咒诅临到任何人或国家的身上。当我们明白了咒诅的背景后,我们对《诗篇》的作者所发出的咒诅,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接纳了。

从旧约看咒诅,报复的经文

圣经给人的印象都是教导人宽恕和爱人的道理,在旧约律例中也看到神强调不可报仇并要爱人如己,“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却要爱人如己。”(利19:17-18)圣经也给我们看到神是一位公义的神,祂是一位赏善罚恶,并会按各人所行的报应人(诗58:11;箴24:12),不单如此,圣经也同时给我们看到祂是一位复仇的神,“主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大能者说:哎!我要向我的对头雪恨,向我的敌人报仇。”(赛1:24)

神不单单自己复仇,祂也设立了复仇法,“打死人的,必被治死;打死牲畜的,必赔上牲畜;以命偿命。人若使他邻舍的身体有残疾,他怎样行,也要照样向他行......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24:17-22)

从以上的经文来看,神的教导似乎是互相矛盾,祂一方面要求人要爱人如己,但另一方面却设立复仇法,要人切实执行相关律例。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有关复仇的经文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神所最关心的其实是人的生命,因为人是按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伤害人就是伤害到神在人身上彰显的形象,是对神圣形象的损毁。神设立复仇法是为了要使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生命受到同样保障,但这律例的目的并非鼓励人复仇,而是强调积极地爱护人的生命,而这些律法的原则是给审判官使用的(神所赋予的权柄),这原则更是显明神关心公平与公义,而旧约制定罪有应得的复仇原则是有它的善意目的,为要使所犯的恶从人中间除掉,并使听见的人都要因害怕而不敢犯罪。(申19:19-20)

《诗篇》137篇的历史背景

此诗篇的历史背景是属巴比伦的年代,以色列族的犹大国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军队所灭,人民被掳流落巴比伦约有七十年之久,后来巴比伦被波斯所灭,波斯王古列下诏准许以色列人回去重建家园。

此诗篇的内容牵涉到诗人被掳的历史背景和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神曾应许亚伯拉罕“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创12:3)诗人向神发出呼求是回应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诗人所发的是义怒,他自己没有采取报复的手段,而是在仇敌逼迫之下向神祷告交托并宣泄心中的怨恨。

诗人的咒诅是基于神在圣约中的应许

巴比伦人要求被掳的诗人唱一首他们颂赞锡安神的歌以赞美巴比伦的神,因为他们认为巴比伦的神已战胜锡安的神并摧毁耶路撒冷,神子民被掳,耶路撒冷是神殿宇建造的地方,是神永远的居所(王上8:13),大利乌王曾降圣旨说:“若有王和民伸手更改这命令,拆毁这殿,愿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为他名居所的神,将他们灭绝。”(拉6:12) 因此,与神的子民为敌的,就是与神为敌;逼迫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等同逼迫神并与神为敌,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是永约,祂的应许恩及祂的子孙直到永远,因此,诗人用咒诅来回应对付逼迫他们的巴比伦敌人,因为那位信实、守约和施慈爱的神在祂的圣约中曾应许信心之父亚伯拉罕说:“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创12:3)。故此,凡在历史上敌挡神透过犹太人施行救恩的列国,都会遭受灾难,如《以斯帖记》中的哈曼企图灭绝犹太人,结果他及相关族人反自取灭亡,若哈曼成功,基督耶稣就不会来到世上,故谁敌挡神的救赎计划,就是敌挡神(诗83)。这就是旧约圣经中会有咒诅敌人之类似记载的原因, 如《诗篇》第137篇则是其中一篇,道出诗人向神祷告咒诅敌人之因。

得胜巴比伦 - 敌基督的预表

当《诗篇》137篇作者向神祷告咒诅巴比伦被毁的时候(诗137:8),其实诗人已经被释放归回故土(诗137:1-4)。因为巴比伦那时已被玛代波斯所灭(但5:27-31),因此,诗人在诗中所咒诅的巴比伦,是代表巴比伦背后抵挡神的邪恶势力,巴比伦王的高傲,要与神同等,被历代解经家看为是撒但的预表。(赛14:12-14)虽然巴比伦在539-538BC亡于玛代波斯,但在新约《启示录》中,它的名字却再次出现(启18:1-24),被《启示录》用它作为敌基督的所在地。(启18:2)

“那人”便为有福的“那人”- 预表得胜的基督

在整本《诗篇》的编排中,一个主要的信息是预言弥赛亚的降生和救赎,并将惟一蒙福的途径透过诗人在《诗篇》第一及第二篇向人宣告,人若要成为“有福的人”就必须要远离恶事,然而,当人面对罪的攻击和引诱时就显得无能为力,更是一败涂地,但满有恩慈的神在人绝望之时再三向诗人启示真正蒙福之路,在《诗篇》第一篇第二节“这人便为有福”的“人”,这个“义人”就是预表的主耶稣基督,也是诗人(包括《诗篇》第137篇的作者)在绝望中遥望神所应许那要来的“那人”。

《诗篇》第一篇第二节原文所描述的“人”是采用单数的,如“他喜爱”耶和华的律法,原文“喜爱”阳性单数,昼夜“他思想”,原文“思想”也是阳性单数,就是说只有一个人,而《诗篇》1:4节“恶人并不是这样”这节经文中恶人的“人”字却是用复数,原文是阳性复数的;诗篇作者以“单数一个义人”对比“众数的恶人”暗示,自古以来,义人少而恶人多是一个事实,但这里所指的义人是指谁呢?因为以神的标准,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因此,这个义人就是预表的主耶稣基督,因为祂体恤我们的软弱,只有祂是没有犯罪(来4:15),只有祂昼夜思想神的吩咐(路2:49),祂到世上来乃是要成全律法(太5:17);弥赛亚要来作王,受膏者要施行拯救,伸张公义,报复神的仇敌,拯救他们脱离敌人及撒但权势的捆绑,这是诗人的盼望,也是历世历代的基督徒因信基督而蒙神祝福的途径。

耶稣基督 -“有福”的途径

耶稣是三一神的其中一位,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是神的儿子,是神所指的弥赛亚,祂智慧的训诲是以“有福”作开始的(太5:3-10),而《诗篇》全集也是以“有福”开始,与《诗篇》第137篇的“有福”原文是同样的字。

耶稣与在敌人手中受苦的诗人身同感受,只有祂会“记念”人的祷告,应允人的祈求,祂在地上施行公义,止息一切的纷争。而信主耶稣是解决人罪惟一的方法,是赦罪及使人与神和好惟一之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承担了因人犯罪而面对神的咒诅,当人愿在神面前认罪悔改并相信基督十架救赎之恩时,神即把咒诅化为得到神的祝福,并给那些认罪悔改者重生的新生命,祂并应许要保护他们直到永远。

圣经 经节: 
诗137:8-9
access_leve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