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安息日的主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3-11 20:10
圣经 经节: 
路13:10-17
access_level: 
10

从约瑟身上学习饶恕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3-11 20:13
圣经 经节: 
创45:1-15, 50:14-22
access_level: 
10

主的同在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3-04 22:43
access_level: 
10

圣经中的无花果树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3-04 22:45
圣经 经节: 
可11:12-14;20-21
access_level: 
10

耶稣说:我是生命的粮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2-03-04 20:07
圣经 经节: 
约6:35,6:47-48
access_level: 
10

不断学习的人生

不断学习的人生

编辑室

不断学习的人生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三12~16)

四个原则

这段经文是使徒保罗与我们分享他属灵的追求,也是人生追求的四大原则:

一、不要自满

使徒保罗在第十二节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在第十三节他又说:“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像保罗这样一位大使徒,灵性可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尚且这么说,更何况我们?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我们是到了什么境界,都不可自满,应该要不断地追求,而且是竭力地追求。

二、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第二个原则,就是不要让过去成为我们的拦阻,并要不断地往前奔跑。不管我们过去有多么的成功,让我们提醒自己,最好的还在前头;或是有多么的软弱或失败,让我们也告诉自己,我们并不需要重复过去的失败,让我们从过去的失败中学习功课,重新出发,继续往前奔跑。

三、向着标杆直跑

运动员在赛跑时都有一个目标。基督徒在奔跑人生道路也要有目标,那目标就是“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基督徒为人不只要比别人好,而且还要像运动员一样以得奖赏的心志来奔跑。

四、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

这个原则可以包括两方面:一、我们基督徒不能以走捷径来达到目标,而是一步一步的按步就班来行,来追求。二、我们的人生追求必须锲而不舍,不管我们活到多老,都还是要继续追求,无所谓到了不用追求的境界。或许个人在学业上有毕业的一天,但在属灵的追求上,不管追求了多少年,到了什么境界,前面都还有追求的地步。

以上四个原则,不只应用在属灵追求上,人生各方面的追求也是如此。

一生不断学习

使徒保罗在即将为主殉道的时候,还嘱咐提摩太把他的书及皮卷带给他(提后四13),可见他在那样的一个地步,那样的一个阶段,他仍然在追求。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过程,从一出世就开始了他的人生道路,按生理上来说,从婴孩期开始,然后经过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到老年,人生就由这几个不同的阶段结合而成。从学习方面来说,从幼稚园,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人生就是这样按步就班的去学习。

在属灵成长的阶段里面也是一样,从信主开始就有需要学习的属灵功课,如今不论到了哪一个阶段,都有必须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时常这么想:在我的这个阶段,在生活上,属灵上,主要我学习什么?然后认真的、殷勤的学习,追求长进。保罗劝提摩太:“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提前四15)

一生学习“靠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督徒一生都在学习“靠主”。不但我们的救恩要靠主,我们一生中的每一方面都要靠主。主恩实在够用,靠着祂就能胜过一切的难处(腓四13)。一般人在遇到难处时就会埋怨,其实难处能让我们学习功课,好叫我们可以更好的应付前面更大的难处或挑战。就如摩西,神让他在人生的头四十年在埃及受教育,学习各方面的学问,接下来的四十年,让他在旷野牧羊,学习忍耐谦卑,当神把他预备好了之后,就打发他去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神带领我们跑人生的道路也是一样,祂要我们在每一个阶段中学习功课,若当中一个阶段学得不好,就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与表现。所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追求,都要学好。神是不偏待人的,我们各人要把握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来学好当中要学的功课。 ■

access_level: 
10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一)主降世为人的目的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一)主降世为人的目的

默想主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一)

主降世为人的目的

黄聿源


“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神也成为我的力量。)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耶和华,对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如此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你以色列的圣者。”(赛四十九5-7)

以赛亚书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九章,重点是对以色列的指责、定罪及审判。从四十章到六十六章是耶和华神向以色列人说的安慰说话,跟前部分是个完全的对比。这部分又可分成个重点:以色列的仇敌将要被审判,以色列人却要复兴;神应许将来有新的国度——千禧年国并新天新地的到来;但其中主要从四十二章开始,一直到五十三章末了,是讲到一个受苦的仆人,这个仆人的到来,改变了整个局面,祂不但改变以色列人及整个国家的命运,连全世界人的命运也都改变了,这个受苦的仆人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降世为人——作仆人

文首以赛亚书四十九章五到七节是讲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中的“我”,就是仆人本身,意思说主耶稣降世的目的是要来作仆人。腓立比书二章六至七节也告诉我们,主耶稣“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由此可见,主耶稣降世为人的目的是要来作奴仆。

奴仆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天父的方面来看,天父差遣主耶稣到世上来,为要完成托付给祂的使命,成就天父要祂完成的工作。祂是以奴仆一般的身份而来,而且是一个百分之百完美无瑕疵的奴仆。另一方面,我们的主从天上的宝座降世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来作君王首领,也不是要来作一个有地位的人,祂是来作仆人。主耶稣降世不单只是要服事天父,完成天父的旨意,祂到世上来是要服事人——贫穷的、困苦的、瞎眼的、瘸腿的;祂医治他们、帮助他们、安慰他们、服事他们。所以主耶稣说:“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5)

目的一:使以色列人归回

天父差遣主耶稣降世为人成为奴仆的身份,并给了祂两个使命。第一个使命是跟以色列人有关的。“(天父)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赛四十九5)我们知道主耶稣降世的时候,以色列已经亡国很久了;以色列人离弃神也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神并没有放弃他们,也没有撇弃他们,神打发耶稣基督来的目的,就是要来寻找以色列人,劝勉他们,叫他们归回,叫他们回转悔改。如果你读四福音书的话,尤其是在马太福音的前部分,会发现主耶稣讲道的对象都是犹太人,主劝他们悔改说:“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甚至起初打发门徒出去的时候也说:“外邦的路你们不要走,你们要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传福音。”路加福音记载天使对马利亚也是说主耶稣是要作雅各家的王。

可惜的是,以色列人并没有悔改,甚至弃绝主耶稣,把祂钉十字架!但是到了今天,主仍然没有放弃他们,以赛亚书告诉我们,将来主耶稣再来的时候,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神最终还是要叫以色列人归回,还是要召集天下各地的以色列民聚集到祂那里去。所以主耶稣降世作仆人的第一个目的是为着神的选民——以色列人,要使他们悔改,回转归向神。

目的二:作外邦人的救主

然而,主耶稣降世不单只是为着以色列人,也是为着外邦人。“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赛四十九6)这里的意思是说,相对之下,有另外一件更大的事情,就是主耶稣到世上来是拯救全世界的人,不单只是以色列人,还包括外邦人在内,所以祂说祂要作外邦人的光,施行救恩直到地极,祂要福音传遍天下,拯救世界上各国、各族、各民、各方的人,使到他们有机会得救。

这是主耶稣降世作仆人的双重目的,一个目的是要来使以色列人回转,挽回他们;招聚他们回来,使以色列国得着复兴。虽然现在以色列已经复国,不过以色列人还没有复兴,以色列人复国不等于以色列人复兴啊!以色列人要等到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才复兴。所以今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还是硬着心肠不信主。但是这不等于主耶稣的工作就此停下来,不!祂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很多人读圣经有一个错误,犹太人跟初期的一些人的看法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认为基督的到来只是为了犹太人,跟外邦人无关,所以犹太人认为救恩跟外邦人是没有关系的,外邦人是没有分的,甚至初期教会的一些信徒也有这样的想法。今天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则相反地认为耶稣基督来是为了外邦人,跟以色列人无关,他们认为这些以色列人已经离弃神了,在神的计划里已经被撇弃,从此以后圣经里给以色列人的应许就一笔勾销,不算数了。这也是错误的,如果是这样,神就是背信弃义的。神差遣耶稣基督来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要叫以色列人归回,使以色列复兴,将来主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一定完成的工作。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成为外邦人的救主,把救恩传到地极,使天下万国万民都能够有机会信靠祂。感谢主!今天我们正活在这个时候;主耶稣完成了救恩,福音就要传遍天下万国万民,地极的人都有机会听见福音来相信耶稣基督。

被藐视、被憎恶、被虐待、被升为至高

经文第七节形容有一人“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这三重的形容是形容谁呢——主耶稣基督。当祂来到世上作奴仆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人的尊敬,反而被人藐视;祂在世界上的时候并没有被人所爱,相反的,祂被人憎恶、被人钉在十字架!祂并没有得着人的善待,反而承受官长的虐待;祂被诬告、被定罪、被处死,受尽了羞辱!

这是我们的主!祂降世为人成为仆人的时候,受到这般的待遇,不但被藐视,被憎恶;不但被憎恶,被虐待,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经文这里接着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你以色列的圣者。”正如腓立比书所说的,耶和华将祂升为至高,赐给祂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地上的万族也要向祂屈膝跪拜。如今祂已经被提升到最高的境界——地上的君王、首领,都要站立,都要向祂下拜!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来到主面前,想到我们的主,一方面想到祂为着我们,甘愿顺服天父的旨意成为奴仆,来到这个世界上,受尽羞辱、藐视和虐待,来完成救恩,拯救我们,我们感谢祂救赎了我们!另一方面应该思想:祂完成了救恩以后,已经复活、升天,得着万名之上的名,并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祂如今已经坐在天上的宝座那里接受我们所有人的敬拜。我们要来敬拜祂!■

access_level: 
10

不要不敢回头

不要不敢回头

不要不敢回头

陈激成

不要惧怕,因你必不至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至受辱。你必忘记幼年的羞愧,不再记念你寡居的羞辱。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救赎你的,是以色列的圣者,他必称为全地之神。耶和华召你,如召被离弃心中忧伤的妻,就是幼年所娶被弃的妻。这是你神所说的。我离弃你不过片时,却要施大恩将你收回。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这是耶和华你的救赎主说的。这事在我好像挪亚的洪水。我怎样起誓不再使挪亚的洪水漫过遍地,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也不斥责你。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赛五十四4-10)

文首经文是神向以色列人(也是向所有属祂的人)的宣告:不要不敢回头!

不管是信主或是未信主的人,当来到一个关键时刻,需要回头的时候,就要作出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在信主的历程当中,我们经历了要悔改、回转的那一刻;在信主之后的人生路程中,也许曾经流离,远离主的恩、主的爱,然而我们的主像牧人寻找迷路的羊一般,把我们找回来了。那回头的一刻,需要勇气,需要主的怜悯,更需要主的慈爱。

不敢回头的原因

本来,一件事情做错了就要承认,并且悔改,但是为何不敢回头,宁可抱着一个很沉重很沉重的包袱?这里面包含了几方面的因素。

惧怕

以赛亚书五十四章四节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经历过既凄惨,又蒙羞的难忘经历,他想回头的时候,感到最困难的一个因素,及最大的阻碍就是惧怕。为何我们会惧怕?因为怕丢脸、怕蒙羞、怕抱愧、怕受辱。

其实,对我们信主的人来说,应该知道与我们同在的那位,比我们所惧怕的来得更大更多。每次当我惧怕的时候,总会想起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章三十一节所说的一句话:“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很多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觉到惧怕,而忘记了我们的主是何等的看顾我们、珍惜我们。有时我们遭遇一些困难,例如:健康、男女关系、工作场所的问题、家庭纠纷等等,我们会把那些难处扩到很大,好像世界末日那么大,认为没有办法解决,那是因为我们心中的恐惧感一直存在,尤其当我们面临与主的关系时,就会一直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惧怕,不敢回头,那就是在启示录十二章十节说的:“那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魔鬼。也许我们一向没有注意,其实这就是我们惧怕的背后原因。

自我放弃

有些人会有这种自我放弃的想法:我已经陷入这个深渊,有没有回头都无所谓了。我曾经遇过一个吸毒的基督徒,他被关在拘留所,放出来后因吸毒又再次被抓。为了要买到毒品,他用尽各种欺诈的手段骗钱,甚至偷钱,结果家人对他彻底失望,看不起他,不愿意再跟他来往,也不再去监狱看他。他告诉我说:“我现在回头有什么用?”最后一次我看到他时,他说:“我一定会再进去的!(监狱)”我听了很难过。究竟他的困境在哪里?我们不知道也不理解,但肯定的是,他已经不想再回头了。有一些婚姻关系破裂的信徒也常常有这样的念头:我不想再回头,因为再回头是非常痛苦的。有一些弟兄姊妹离开主很远很远,看到他们的时候,心中总是觉得有一点怜悯、同情,又有一点叹息:为什么你会这样?跟他们深入交谈之后,便会知道他们也是一样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这样?

他们放弃自己是源于对主的救恩认识不够,有些人甚至以为自己的救恩已经失去了。各位弟兄姊妹,纵然我们软弱不堪,离主很远,但救恩是不会失去的,只是见证主的机会没有了。要知道救恩不是靠我们的行为赚取回来的,乃是主白白的赐给我们。

自责

拦阻弟兄姊妹不敢回头的因素还有出于当事人的内疚,觉得心里很难过。我们所得的救恩让我们常常有机会出现一种自责的现象,这种自责的现象是好的,是神的生命的自然涌现,正如哥林多后书七章十一节所说:“你看,你们依著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作:自责)。”有神生命的人会很自然的知道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情或某个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这违反了圣经的原则,然后很自然的生出自责来。正如大卫第二次数点百姓(神没有吩咐他这样做)之后,他立刻醒觉到这是不对的,便生出自责来:“大卫数点百姓以后,就心中自责,祷告耶和华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啊,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撒下二十四10)不要以为这只是情绪不稳的人的一时冲动,连摩西这样沉着的人也会做出在米利巴击打磐石的冲动之举,因而不得进入应许地。

旁人的指责

除了自己的内疚,不敢回头、不愿回头的原因是因为旁人的指责,使他感觉再回头很羞愧。就如上述所讲吸毒的或婚姻破裂的例子,跟当事人交谈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因素的存在。很多旁人会冷言冷语地说:基督徒真方便,做尽了坏事只要认罪悔改就是了,甚至可以一边做坏事一边悔改。是这样吗?事实确是这样!只要我们回头,认罪悔改,主就立刻赦免。重要的是,我们的主盼望我们回头。

别人或会说:“身为基督徒,你这样做多丢脸呀!”“这样坏的人,听说他是基督徒!”是的,基督徒也会犯罪。大卫寻求神原谅时,在诗篇五十一章一节说:“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大卫犯的是奸淫、杀人的大罪,而且很多人都知道他犯了罪;但是他很清楚一件事,神有恩典有怜悯,当他认罪悔改时神就赦免了;但他必须承担因犯罪而来的后果。这个是我们基督徒一定要持定得很稳固的原则。

神烈怒之后的慈爱

神在以赛亚书五十四章八至九节说:“我的怒气涨溢,顷刻之间向你掩面,却要以永远的慈爱怜恤你。这是耶和华你的救赎主说的。这事在我好像挪亚的洪水。我怎样起誓不再使挪亚的洪水漫过遍地,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也不斥责你。”

创世记六至九章记载了神因世人的罪而怒气涨溢时,曾用洪水淹没全地。洪水过后,神以彩虹为立约的记号,“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记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现在云彩中,我看见,就要记念我与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约。”(创九14-16)我们要明白神以洪水毁灭世界的整个计划和祂心中想念的。

科学家研究出彩虹是阳光透过水折射出来的原理,但为什么不折射别的颜色而是彩虹七色呢?因为这是神跟人立约的记号。一位姐妹说她小时候因为信主,常被父亲毒打,有一次她哭着跑了出去,当她泪眼汪汪地望向天空,从眼泪中她看到了彩虹。她说泪水的背后才有彩虹,啼哭过后才看见神的荣耀。对一个没有信主的人来说,彩虹就是彩虹,对我们信主的人来说,彩虹是神与我们立约的记号,作为永远的约,意思是人类不再会被洪水灭绝。

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和地有一天都要过去,都要被毁灭,只是这一次神没有用洪水。根据彼得后书三章十至十二节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物质世界,都要被烈火销化。火的力量很大,当人类开始用火的时候已能感觉到它的威力,一直到发明核子弹、原子武器之后,我们才真正知道烈火的威力。日本广岛及长崎各有一个原爆纪念馆,参观过之后就知道什么叫“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核子武器爆炸的时候,在五百米范围里的有形物质全都熔化,消失不见。博物馆中有一堵墙,上面有一个人的影像,原来当原爆的时候,有一个人正靠在他家墙壁休息,原子爆炸的威力把他整个人熔化,印了在墙上。当年那个只是很原始粗糙的原子弹,现在的核子武器威力更大,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所囤积的核子弹头就足以摧毁整个地球!

“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彼后三11-12)神的烈怒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恐惧、害怕;然而,文首的经文告诉我们在神的烈怒之后,祂的慈爱马上就出现--“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

回头的把握——神的慈爱

神是有烈怒的。本来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在祂面前站立得住、承担得了,然而祂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烈怒却全部转移到另一个人——主耶稣基督的身上!本来我们必须承受的耶和华的烈怒,现在全部迁移到祂的爱子身上。这转移的过程是我们的神很奇妙的作为,祂有烈怒,但是不愿发在我们身上,而是发在祂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身上,故此我们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所以不管你做了再多、再大的错事,离开主有多远,你都能够“回头”,只因为神的慈爱。

我们受不起的是神的烈怒,但是,我们能够领受的是神的慈爱,而且这个慈爱是一生一世随著我们,直到永远。(诗二十三6)无论遭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唯有一个把握,就是像大卫那样来到神面前求:“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这是我们所能珍惜、所能领受的,也是我们能够回头的把握。

为什么有些基督徒很难悔改呢?因为他们身边的一些人正如当日围着那行淫时被抓的妇人的群众那样,拿着石头随时准备丢在她身上,这些围观的人都以为自己有资格定别人的罪,却忘记了自己一样也是罪人,只是犯罪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也太过看重他是否“配得”,认为那犯罪的基督徒不配得着原谅。这根本不是他配得不配得,也不是我们原谅不原谅他的问题,主都原谅了他,涂抹了他的过犯,我们是Ë?怎能不接受他?其实能不能接受、怜恤这人,也与任何基督徒无关,乃是主跟他之间的事。

所以如果遇到有肢体不敢、不要、不愿意回头的,不要只是严厉的警告他、斥责他,使他越来越害怕,要让他知道他已经领受救恩了,神的烈怒已经转移到祂的爱子耶稣基督的身上,在祂钉十字架的那一刻,一切在祂之前的人,并在祂以后的人(包括我们),亦即所有人类的一切刑罚,主都承担了;这是我们能够回头的把握,因为我们的神亲口说:“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赛五十四10)

回头的唯一办法——悔改

要带领一个人让他有回转的机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叫他认罪悔改,因为希伯来书十章十四节告诉我们:“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意思说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时,祂为我们献祭了,那一次的成圣就永远完全了,我们不需要再疑惑。神又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来十17-18)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不用再为罪献祭了”。不需要去想别的办法,因为再没有别的办法,只要回头,好像大卫那样求神的慈爱怜悯就是了。让我们回头,让我们悔改,让主的慈爱彰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当初那一次拯救我们的是主的慈爱,以后无论多少次的回头还都是一样,全是靠着主的慈爱。

既然主自己已经满足了神的公义,因此祂常常提醒我们不要惧怕,只要回头,一定不会抱愧也不会蒙羞。我们每一次来到主面前的时候,岂不都凭着主的慈爱,一次又一次的蒙怜悯、得同情,让我们有机会再回头?因主的慈爱永不离开我们,祂永远的约也永不更改。 ■

access_level: 
10

不加不减

不加不减

不加不减

黄聿源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三16-17)

所吩咐你们的话,你们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好叫你们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申四2)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启二十二18-19)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五17-19)

对圣经应有的态度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就是神向人所说的话,是我们信仰生活及事奉的根据与标准。因此我们必须以非常严谨的态度来看待神的话——圣经。

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来到约但河东,即将进入迦南应许地之前,他便向以色列人重述神的律法,并屡次提醒他们,要谨守遵行神的律法,以致蒙福。在他开始这一连串的劝勉之前,在申命记四章二节那里,先严严的告诫他们,要以十分严谨的态度来看待神借着他所颁布的律法,就是“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

当主即将结束借着祂的使者将“将来必成的事”启示祂的仆人使徒约翰时,祂在启示录二十二章十八至十九节也说了类似摩西当日向以色列人所说的话——不许任何人在祂的预言上加添什么,或减去什么,同时还加上两个极其严厉的警告:若有人在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启示录中所写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若有人在预言上删去什么,神必从启示录中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由此可见,在神的话语上或加或减,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应当何等谨慎,以这严谨的态度来看待神的话。我深信,没有任何神的真儿女,会故意在神的话语上动手脚,去加添或删减它。

不可加添

然而在实行上,要如何做到不加添也不删减神的话呢?我想,这不论对个人或教会,都是十分严肃的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圣经以外的任何文字当作圣经的一部分,或承认它们与圣经有同等的权威。例如有人将次经(或称伪经)当作圣经的一部分看待。近年来,不断有人发现所谓圣经以外的“福音书”(如犹大福音),将它们当作与圣经有同等,甚至有更高的权威来看待,用来挑战圣经的权威性。这些都是在神的话语上“加添什么”,我们必须防备这种诱惑。

另一种更普遍的情形,我们必须小心,千万不可效法跟风的,就是许多人将神的仆人的话,当作神的话语看待,以他们的话语作为权威,甚至比神的话语更有权威。这也是在神的话语上“加添什么”。

不可删减

至于删减神的话语的作为,就更加的普遍和严重了。许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不觉的犯了这个毛病。最明显故意将神的话语删去的,就是那些不信派的圣经学者,他们因着不信圣经是神的话、不信圣经无误、不信圣经的权威,便任意将圣经中许多他们认为是不可靠的加以删除。例如许多不信派的学者认为:创世记前十一章都是不可靠的神话,应该从圣经中删除。也有人因着个人主观的看法,曾建议圣经中某些书卷(如传道书、雅歌、雅各书)不应该留在圣经里,不一而足。我们应当小心谨慎提防这一类的看法,因为他们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某一部分神的话从圣经中删除。

主耶稣的态度

然而我最关心的是,我们这些明知不能在任何神的话语上加以删减的人,却不知不觉的在我们自己的行为中,将某一部分神的话语加以删减了。在此愿意和大家大略的检讨一下,以免我们犯了大错。

或许有人要问,到底我们要以多严格的态度来看待神的话呢?我们只要从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五章十七至十九节就可以看出。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告诉我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上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神的话(律法)不单是指圣经中的教义和教训,这些固然十分重要;也是指圣经的每一卷、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字,甚至每一个字中的每一画、每一点,意思是要告诉我们,我们不但要重视圣经所教导的真理,连圣经中所有的内容、文字,甚至每一个字都不可忽略,更何况是删除了。

另一方面,主还提醒我们,我们必须在自己学习神的话语和教导别人的时候,都得小心,防备犯上这样的错误。主又告诉我们,那些犯这样错误的人,在天国里是称为最小的,而那些持守的人,在天国里是称为大的。由此可见,主是何等重视这件事!

个人的读经态度

既然如此,我们在个人的行动和教会的做法上,都得格外的小心,以免违背了主的教训。我知道有许多基督徒,信主一辈子,却从未将圣经从头到尾读过一遍;虽然他们不时有读圣经,但却只读圣经里某些他们所喜欢读的书卷或章节,那些他们认为枯燥或难读的书卷,如旧约的利未记、约伯记,新约的启示录等,他们碰都不碰一下。我也知道有的人只读圣经中某一小部分他们有兴趣读的书卷如诗篇、箴言和四福音书;也有的人只读新约,以为旧约与他们无关,不需要读。岂不知主耶稣和使徒们所指的圣经就是旧约圣经呢!

当我们研读圣经的时候,固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必须要将全本圣经周而复始的读,不可将其中任何的部分删除或遗漏,更不可将任何的部分当作是不重要或不需要知道的经文,否则就是删减神的话了。

另一方面,每逢我们读主的话语的时候,不要只单注重其中的教义或教导的真理,其中的内容、事迹和文字都得细心阅读和揣摩,因为圣经中的一点一画都是重要和不可少的。我们也常从这些“细小”的事件和毫不显眼的字句上,得到意想不到的亮光和帮助,甚至许多重要的教义和真理,也靠这些看似不重要的文字加以阐明(如约翰福音十章三十节和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节)。

这些年来,为了鼓励弟兄姐妹们以这样认真的态度来读圣经,我们的教会编排了一个读经计划,给弟兄姐妹可以按照这个计划,每一年将新约读完一遍,每三年将旧约读完一遍。这样,每三年就能将新旧约完全读过一遍。这虽然不是一个什么特别的方法,但目的就是要大家一字不漏的将圣经周而复始的读过,以免将圣经的任何部分遗漏了。

教会教导圣经的态度

在教会方面,我们也沿着这方面来进行教导。首先在主日的讲台,我们鼓励讲员们尽量按着教会的读经计划安排,按弟兄姐妹们刚读过的经文来预备信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弟兄姐妹对于所读的经文的认识和领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讲员们在讲道时犯上容易犯的毛病——只讲自己所熟悉的题目和经文,以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圣经中许多的内容,使到信徒在认识圣经的教训上产生偏差。

我们教会实行全教会主日学制度的目的,就是要给每一个信徒都有机会,有系统地学习全本圣经的教训。因此我们在决定主日学的课程时,都是采用以研读圣经书卷的主日学课程。因为我们认为主日学的目的是要教导信徒全面的明白圣经,而不是单单明白圣经中的一些教义或某一方面的真理。我曾经以教导基本教义或圣经中的真理,跟研读圣经书卷作一比较,经过深入的思考后,我总觉得,不论我们如何教导圣经教义和真理,我们所接触到的经文只是圣经内容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圣经内容都不会在学习的范围之内。虽然我们必须在适合的时候教导教义,但若只根据不同的教义来研读圣经,似乎有本末倒置的感觉。另一方面,为了在教导上不致于忽略甚至遗漏了教导某一些的经卷,我们都采取有系统性研读全本圣经的课程。但愿我们真的是名符其实的将圣经的每一卷、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字都学习过的神的儿女。

其实神教导我们道理,就好像父亲教导儿女一样,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尤其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来教导我们明白人生的大道理的。圣经的记载就是这样,其中充满了许多实际生活的例子,给我们可以从中明白神的性情、祂作事的法则以及祂的旨意与爱心。因此圣经的内容,包括其中的细节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绝不能轻易忽略,更不能删除。 ■

access_level: 
10

圣经预言在报章中

圣经预言在报章中

圣经预言在报章中

胡恩德

“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倘若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地处治他,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二十四32~51)

圣经用了很广的篇幅论及“主再来”的真理,换言之,“主再来”的真理是要紧的,不容世人忽视,因为这是一件“必成的事”。

主从前多次提醒众教会,今天也不断地借着预言的应验来提醒现世的人。新约全书共计二十七卷,其中没有提到“主再来”的经卷只占少数,估计不超过三卷,可是论及“主再来”的经卷却占了大多数!

曾有人说,假如一个传道人整年都未有提及“主再来”的讯息者,这传道人恐怕会出问题了。(我不致完全赞同此语,或者那传道人对自己所传的讯息,会作有系统的安排亦未可料。)事实上有些传道人,他们对主再来的准备工夫委实不够迫切,最低限度未及圣经向我们所要求的那种程度;也不如主那样地着意祂的再来。

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内容,全是提及“主再来”的,主耶稣显然十分看重这事,须知二十四、五章所记载的事,乃距离主上十字架被钉三数天的光景,主便和门徒提及有关祂的再来。我们看圣经,知道主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刻,曾透过在祂身旁的那位悔改了的大贼,说出了祂再来的事:“当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我相信这个大贼曾听过主的讲道,又或者曾听过施洗约翰的呼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在主未出来传道的日子,因着施洗约翰工作的影响,巴勒斯坦遍地都轰动(包括犹太,撒玛利亚和加利利省),后来主的时候到了,祂亲自四处传福音,又以神迹奇事随着福音的脚踪,巴勒斯坦显然更备受轰动了,为此当代的人会直接或间接地得聆福音的真道——“天国近了”!历世以来,犹太人就存这盼望,估计他们在那日子里,彼此间总有谈论过?故此在主身旁的大贼,也不致孤陋寡闻。他抓着仅只一刹那的机会,向主诚心悔改,求主得国降临的时候记念他。对主的国降临的事,连这大贼也曾听闻,也许这听闻对他有很大的好处;更可幸的是当时所施行的刑具是钉十字架,假如是判罚其它立即致死的刑具,他何来喘息机会?既无喘息机会便无法向主悔过了。主接受他的悔改并应允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他所求的是“得国降临”的时候;主的应许则是:“今日……在乐园里。”在十字架上的主虽未亲口启示祂的再来,但却经由祂身旁的大贼把“得国降临”的事情诉诸当日的群众。诚然主将来必操大权再临,把这世界收拾,重新掌权,这光景必然实现在“千禧年”的国度里,完全的公义将遍及全地,所以这真理十分重要。

虽然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未有详细说明将来的事会如何发展,对这方面也缺少部分层次的讲述;可是主并不将真理隐瞒,只是在稍后的日子里,在拔摩岛上全然向祂的门徒约翰启示出来;后来约翰得主的吩咐把这启示写成圣经的末卷——启示录。再者: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所提到“主再来”的真理虽然较简单,但一切的要点却未有遗漏。“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太二十四30~31)

现时(注)我们陆续看见以色列人回国;神的选民返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与圣经所描写的“招聚”是有着密切关系,这是一个开端,接着是应验大灾难和其他的预言,到那日基督必降临并要成全这事,使以色列全家得救。

神从前拣选他们的祖宗,(特别是为着拣选他们),使他们成为神的子民,蒙神拯救有新的生命和罪恶得赦,到那日当主再来的时候,便把他们招聚起来,成就这事情。我们从圣经知道犹太人本出自犹太国,在早期他们被称作犹大,犹大本是十二支派的一族;因为另外的十二支派失散了,相信已被同化于其他民族,到主来的日子,主就在全地上作招聚,把以色列的子孙全部招聚起来。天使用号筒的大声作呼召的声音,这班被招聚者被称作得救的以色列民。又如保罗所说:“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我们信主的人所得的福,较之他们所得的更美,因我们今天已尝到属天的福乐,我们已是基督身体的部分肢体了。

当主耶稣讲完了祂的再来,便故意提出了上述的经文作警告。(当代的门徒业已过去,这警告于是留给我们现世的人。)“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太二十四33)主耶稣的意思是劝谕他们作智慧人。门徒们既然懂得节令的来去,又可凭无花果树的自然现象而知季节的去留,他们既懂得看景象而得悉事情,主耶稣便以此来教导他们,激发他们存智慧的心来领悟“主再来”的兆头。记得主耶稣当日在地上的时候,曾有法利赛人和文士,求主显些从天而来的神迹给他们观看,结果遭受主的拒绝。主平素常行神迹,只是他们心地刚硬看而不见吧了!主说,你们懂得晚上天发红便是天晴了,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便知道今日会有风雨;主斥责他们说:“假冒为善的人啊!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意思是说:他们懂得那位称为弥赛亚的基督已在他们中间,从前法利赛人由于眼瞎,自然界的现象他们倒会向前观望,灵界的事物却欠缺目光远大的本领。这些事成为我们今天的鉴戒。“看见这一切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特别是“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天势都要震动”。此情此景大家看见都要哀哭,任何智慧人和科学家都无法把天象安定下来,大家将会直觉地知道这位基督是真的,并且现在就要来,地上万族都哀哭(假如不是哭主来便是因为大难临头了),天地的变动显然就是大灾难的开始。启示录形容这光景为:“羔羊的忿怒……的大日到了”(启六17)。

我们不用等待到“天地变动”的景象才知道主来的日子近;就我们看国际局势和社会演变,特别是在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我们观察这地有何人物出现和有何事发生,并那大灾难的临到,就都知道人子近了!况且日月星辰的改变,经已濒临末后的日子。我们信主的人用不着观看到这地步,因我们信主的人在主还未降至地面时,已被主“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我们不须经历大灾难已被主接去,所以我们看“预兆”也当选较早发生的那些。当“日头变黑,月亮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的时候,我们便可知道主来到地上的日子近了。

有一位圣经学者,他主张要从报章中看圣经;从报章中可知圣经预言的应验。很多年前,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些敬虔的人一面阅读报章,一面翻查圣经参看。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在当代来说是空前的,在此之前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事,那战役一拖就是四年多,使到参战各国彼此都疲累不堪。到底第一次大战的发生所做成的结果,与圣经预言有没有关系?有!使巴勒斯坦从回教的土耳其解救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好像神亲手翻转了世界局势,好引致以色列民的回归。主前五百年左右,我们知道犹大国被掳,亡国的情形如同根被拔出,何来力量使以色列人归国?如何有力量在他们的土地上重建耶路撒冷的城邑和圣殿?可是神的办法是兴起玛代、波斯两国联手攻打巴比伦,(巴比伦城壮观宏伟,是个不易攻破的城邑,它的城墙高达百多英尺,仿似今天十多层高的大厦,城墙顶部可容四马奔驰,城的面积辽阔,里面所建的仓房可储粮食,足供战时之用……),虽是这样,但神可以兴起玛代、波斯两国把它打败。这件事之后,波斯王古列下令恩准犹太人回国,并协助他们重建圣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就是把中东形势改变,虽然以色列仍未得独立,可是独立的基础却因此奠定下来,这已经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事了!土耳其人刚好管理巴勒斯坦四百年,大战后巴勒斯坦则交由英国代管,英国的政策是准许以色列人回去。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局势更微妙地转变,对以色列复国更形有利,这些都是与圣经预言有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对管理巴勒斯坦已露疲态,于是把管理权移交联合国,一九四八年五月,以色列人升起了他们的国旗,在他们自己的国土上飘扬,向世界宣告独立。据所知,当英国准备撤走军队的时候,回教国家已作准备,把以色列国三面包围,预准当英军一撤走便来个抢攻,企图重夺巴勒斯坦。当时的形势由北而来有伊À克和叙利亚,由西南攻打的有埃及,约旦国则由东侵进。约旦的炮兵本由英国训练,有人说当时在约旦炮兵队中有英国的指挥官;以色列人的军备简陋,不足与三面的大军战斗。以色列虽享有独立自主权,但仍面对无数困难。战事不久平息,显然当中有神迹随着,有神特别的帮助,使他们脱去灭亡的危险。以色列国自独立后,把国家维持直到现在,神把他们栽种回去。所以当日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看报章的报道,便希冀看见圣经预言的应验,他们根据以往历史的发展,参照今天预言的应验,看见神曾把以色列连根拔起,现在又让他们回去,使以色列民得享各样福乐。

圣经说得很清楚,主再临的时候,重新把这班选民搜集,以色列要重新作贴近神的民族,主亦在他们当中(耶路撒冷)设立祂的政府,管治全世界,那便是天国降临的实际了。我们看报章报道世局的发展,理应逐渐地目睹圣经预言一一的应验,“因为无花果树已经发芽”,还有多久主才降临呢?我们不清楚,但会有这可能——或许会再延一两百年的。这说法可有圣经的支持吗?有!虽然此说所根据的经文不很强,但我们不忘主的话说:“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二十四44)“想不到”——可以说“近”,也可指“远”的,然而我们学作聪明人看现在局势的发展,可以在想不到的时候实现,即如以色列复国,在以往的人看来也是无法实现的一样,他们失散在诸国中差不多二千年,按天然的看法,根本无法复国,但今天竟可建国于中东,且并列为中东最强国家,这件事委实出于突然,固然与末世和主再来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主第一次降临的时候(以色列人正处于没有出现先知已有四百年之境况,他们一直盼望弥赛亚的来临),他们被外邦人统治,故此渴望神的国来到。当时有一件极不寻常的事发生,大家不约而同地联想到,这件事的发生会否与神国来临有关?这件不寻常的事就是施洗约翰的出生了。在他未诞生前,他父亲撒迦利亚,因着不相信天使的报讯,而遭天使的指斥,因而变作哑巴,直至他的孩子出世后第八天行割礼的时候,撒迦利亚的舌头才恢复讲话,圣灵感动他,使他讲出赞美主的话来,并讲出关乎他儿子的预言。当时犹大全地的人都视之为罕有的大事,他们彼此间都在猜想一连串的问题:是否弥赛亚来了?这婴孩是否就是弥赛亚呢?这些谈论不胫而走。(的确,这孩子出生前有天使的报讯,继而这老迈的妇人产子,作父亲的又因着不信而变作哑子,直至孩子行割礼才恢复说话的本能,并且又说预言)。这件事在当日非常轰动,这轰动显然叫当时的群众有了醒觉,因基督的降生仅比施洗约翰迟六个月,主耶稣在施洗约翰传道不久亦负起传福音的工作。无疑弥赛亚实在来了,只是不似犹太人所期望的那套而实现,犹太人期望弥赛亚的来临,一下间可把国运扭转,使他们脱离外邦人的压制,建立强大的国家。可是主的道首先呼召他们应当悔改,使罪恶得赦,如此他们错过了一次大好的机会,反倒把基督摒诸门外,更把祂杀了,于是罹了大祸,故此神把他们丢弃差不多近二千年光景,直到一九四八年复国。以色列复国的情形,仿似施洗约翰的父母在无生育能力下产子,以色列是在无复国条件下而建国,此事堪称奇迹,足可使许多研究历史的学者摔掉了眼镜;假如我们把这件事牵到主再来的事上去,也是极对的。我们可说“主的国近了”,然而近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却不晓得;因为“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有一种英译本说:“你想不是的时候,人子就来到。”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太二十四42)主来的日子和时间是没有人知道的,“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二十四36)主在地上作人子的时候,把自己倒空,连祂自己再来的时间也因“虚己”而欠清楚。神故意向世人隐瞒这日子,免得有人取巧。我们应当时时警醒,常常预备,离开罪恶,不要贪爱世上短暂的东西,乃要爱主和爱慕天上的事,这些才是永存的,能使我们的生活有价值,就是遵行神的旨意。我们所作的是为主作和靠主作,求主使我们儆醒,又懂得如何看世事,好预备迎见再临的主! ■

本文原刊载于香港喜乐福音堂一九八零年九月份之“音讯”。今蒙准转载以飨读者,特此申谢。――编者按

access_level: 
1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