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五)被藐视的仆人

被藐视的仆人

默想主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五)

被藐视的仆人

黄聿源

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赛五十三1~3)

前文我们讲过了主耶稣作为神心中所喜悦的仆人的种种表现,好叫我们懂得怎样来敬拜祂;可是文首经文一再强调的,却是“他被藐视”一词,这告诉我们,这受苦的仆人不止是一个蒙神喜悦的仆人,也是一个被人藐视的仆人!

被藐视是很不好受的,没有人喜欢自己被藐视。很多时候我们略略不受人尊重,就已经感到很不舒服了,何况被人藐视,我们更是耿耿于怀。如果是受许多人藐视,就感觉到好像没有容身之处,活在地上完全没有意义了。有时候我们被人藐视某一件事,如我们的出身、教育、身分、财富等等,或者是某些不如人的地方;但是这个受苦的仆人是全面被藐视,几乎祂人生的每一部分都被人藐视。不止如此,祂受所有的人藐视。这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以赛亚在这里讲到祂在六方面被人藐视:

一、祂的教训被藐视

“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1节)

以赛亚书这里的“我们”除了是指以赛亚本人,新约圣经里面保罗也曾引用这节经文,所以也包括了保罗,也就是泛指传道的人、传福音的人和神的仆人。为什么他们所传的没有人信?为什么人们不看神的膀臂?为什么传讲耶稣基督没有人要信?因为人都藐视祂的教训和祂所讲的话,甚至有关祂的一切,人都看不起。

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人们明明知道祂讲道大有权柄,不像文士法利赛人,但却偏偏不肯相信接受祂,反而要跟祂辩论、辩驳,就是要诋毁祂,不肯信祂。如果一个人的不信是因为他不懂、不明白,那是情有可原;明白了却又不信,那就是藐视!人们藐视主的教训。

二、祂的出身被藐视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2节上)

主耶稣被藐视是因祂的出身寒微。这里“嫩芽”是指一棵植物的种子长出来的叶芽;“根出于干地”是因为在沙漠里,植物的根都是长到地面上来的,这两样都是讲到出身,意思是人家看不起主的出身。我们知道主耶稣的降生非常卑微,祂不但降生在穷苦的家庭,祂出生时卧在马槽里,祂在拿撒勒长大,被称为拿撒勒人,当时的人都说拿撒勒能出什么好的呢?可见他们根本不把主耶稣放在眼里。当祂出来传道的时候,人们说:“祂不是我们当中的一个吗?祂的妈妈、弟弟妹妹们都在我们当中。”他们看不起祂,不信祂,因为祂的出身卑微,所以人看不起祂,藐视祂!

三、祂的长相被藐视

“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2节下)

主耶稣基督在世上的时候,不是今天画家笔下所画的那位容光焕发的耶稣。从圣经的描写,不论在旧约或新约讲到主耶稣,都描述祂是一个形容枯槁、面貌憔悴的人,是一个一点都不好看的人。祂的外貌一点都不吸引人,枯槁、憔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有些人虽然不学无术,没有内涵,但是他的外貌看起来给人的印象很不错,高头大马,英俊好看,十分讨好。但是主不是这样,我们所相信的主耶稣不是高头大马,也不是英俊好看,祂是没有佳形美容,使人羡慕,祂的长相使人藐视祂!

大家有没有因为自己的长相给人藐视过?那是很无奈的,因为样子是生成的。主耶稣基督因祂的长相也被人藐视。

四、祂的生活被藐视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3节上)

主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可见祂在地上的时候,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睡觉的地方都找不着,常常在旷野过夜。如果你今天认识一个人是像主耶稣这样,我想你也会藐视他。祂就好像是无家可归、在街边睡觉的流浪汉,祂四处漂流,在旷野过夜,没有放枕头的地方,没有家。祂在地上的生活,使人藐视祂。这跟我们今天想象的有很大的距离,当我们想到主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主耶稣常常在野外过夜,没有睡觉的地方,没有枕头的地方?我想,多数时候我们很难,或者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其实主的生活真的非常的苦,苦到比最苦的人还要苦,困苦的生活使祂被藐视!

五、祂的存在被藐视

“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 (3节下)

这节经文的意思说:连祂的存在都被人藐视。如果你到一个地方去,那里的人不跟你打个招呼,也不向你问候,连看都不看你一眼,你会感到很难受。如果人家特意这么做,就表示在他们的眼中根本当你不存在,是一个透明的人,是被藐视的。主耶稣在当时的人眼中也是一样,他们根本不尊重祂,当祂不存在, 藐视祂!这是我们的主。

六、祂被自己的仆人藐视

“我们也不尊重他”。(3节下)

“我们”包括以赛亚和先知们,包括主的仆人们,也包括我们信主的人。连信主的人都不尊重主,连服事主的人也不尊敬祂!如果我们被世界的人藐视,还能够忍受;被自己人藐视,已经是很难忍受的;被自己的仆人藐视,那是更难忍受的了。然而这里告诉我们:主被祂自己的仆人藐视!扪心自问,多少时候我们藐视祂、不尊祂为大、不敬畏祂。我们不敬拜祂,把祂当作好像不存在的,根本不把祂当作是我们的主看待,在许多的事情上我们藐视祂,不尊重祂的主权,根本不把祂放在眼里;连我们都藐视祂!

祂被人藐视,祂被人欺压。这个“人”是指所有的人,主是被所有的人藐视,被所有的人厌弃。不单只是外邦人厌弃祂,不单只是犹太人厌弃祂,不单只是非基督徒厌弃祂,连基督徒都厌弃祂,都藐视祂!这是我们的主。

难道我们的主真的是这样可藐视的吗?难道祂真的是该受我们厌弃的吗?当然不是!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是天地的主宰。然而祂为什么明知道受人厌弃还要来到这世界接受如此的待遇?为你,为我,为着完成救恩,为着拯救我们,祂才被人厌弃啊!

有一个女孩子,妈妈每天带她去上学,可是小小年纪的她就跟妈妈说:“妈妈,你放我远远就好了,我自己走去。”为什么呢?因为妈妈的脸有个很大的疤痕,每一个人看了都怕,所以她不要她的同学看见她有一个这么难看的妈妈。她常常以有一个难看的妈妈当作一件羞耻的事,所以她拒绝妈妈到学校来,也不要让同学看见她。因为妈妈脸上的疤痕很难看,她厌弃她。后来她妈妈告诉她:原来在女孩小的时候,发生了一场火灾,妈妈为了要救她,就闯进屋子里面,在烈火中把她救出去,为着保护她,妈妈宁可自己给火烧了,也不让她受伤,结果脸上留下了难看的疤痕。从那一天开始,那个女儿再也不嫌弃妈妈脸上的这一个疤痕了,因为那是为着爱她,为着救她的缘故而留下的疤痕。

我们还藐视这一位主吗? ■

access_level: 
10

扩展我们的界限

扩展我们的界限

扩展我们的界限

黄聿源

我们不愿意分外夸口,只要照神所量给我们的界限搆到你们那里。我们并非过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搆不到你们那里;因为我们早到你们那里,传了基督的福音。我们不仗着别人所劳碌的,分外夸口;但指望你们信心增长的时候,所量给我们的界限,就可以因着你们更加开展,得以将福音传到你们以外的地方,并不是在别人界限之内,借着他现成的事夸口。但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后十13-17)

在教会中,或许有人会问:教会前面应该有什么进一步的发展呢?另一些人又或许会问:难道目前的工作还不够吗?还有发展新的工场的需要吗?到底教会需要扩展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才应该“收手”不再发展?

教会发展的两大原则

文首的这段经文(林后十13-17)是保罗向哥林多教会讲述他如何看待教会扩展的见解。因为当时有人指责保罗到哥林多来传福音、建立教会,过后还干涉哥林多教会的事务,是一种霸权和“捞过界”的表现(林后十8-14)。保罗的答复是:哥林多教会既然是他在当中传福音而建立起来的(林后十14),就绝不算是“捞过界”;如果他是霸占别人的工场,占据别人所建立起来的工作,那才叫做“捞过界”。

既然哥林多的教会是他通过传福音建立起来的,为了教会的好处,为了造就教会(林后十8),保罗不但有权柄来管理教会,而且有责任这么做,若他不这么做,反而是失责了。言下之意,当日那些在哥林多教会中制造事端的假使徒,才是“捞过界”、霸权和侵占地盘。接着保罗就和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分享他对于教会扩展的两大原则(林后十15-16):

(一)是为了福音广传

主耶稣基督升天前给教会(包括个别信徒与教会整体)一个大使命,就是要我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因此,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教会,甚至每一个主的门徒,都当以传福音为己任;致力于将福音传遍天下的万国万民,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并为信的人施洗,建立教会,同时要以主的教训教导所有信主的人遵守。因此,我们有责任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向任何一个还未信主的人传福音。教会的使命,就是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因此,世界就是我们的工场,就是我们的界限。

反过来说,我们到各处去扩展工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扩张我们的工作、地盘、影响力或利益等等;除了传福音建立教会,恐怕再也没有其他合理的原因了。同时也可以这么说:哪里有传福音的需要,那里就可以成为教会的工场。只要是我们通过传福音的途径所建立的工场,就是神所赐的界限(林后十13-14)。

多年前我们教会在诺复路一带开始传福音,并建立了聚会处;当时在那里附近一间教会的负责人来找我,表示他反对我们在那里开始聚会,因为他们比我们早到那一带建立了教会。我当时不同意他的看法。第一、因为在那一带还有许多人没有听到福音,也还未信主。第二、我们绝对不会去拉他们的信徒,也绝不是要侵占他们的地盘,因此我们并没有“捞过界”。

按照这个原则,虽然目前新加坡已有数百间教会,但按统计,信徒人口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意思说,每一百个人中,只有十个是基督徒。若进一步探究,这些称为基督徒的,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得救重生的呢?又有多少人的信仰是纯正的呢?我们因此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楚的答案:在新加坡,目前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广大的福音工场,我们的问题不是需不需要扩展我们的工场,而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扩展我们的工场。

若按同样的原理考虑我们在菲律宾以及在邻国的福音工场,我们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因此求主叫我们“举目向田观看”,我们必能看到“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的事实。我们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二)按我们信心增长的程度扩展界限

保罗告诉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他何等盼望福音能从他们那里,传到他们以外的地方去;然而,并不能说传就传,说做就做,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就是当他们的“信心增长的时候”,神就会将属于他们的界限量给他们,使他们的界限,更加的扩展(林后十15)。这里“信心”的意思十分的广,包括“相信”、“信仰”、“信靠”、“忠心”等等,总括来说,可以是指一个人的灵性,而信心增长也就是灵性增长。因此,一个教会的事工或工场的扩展,是和这个教会的灵性增长成正比的。若要在福音工场上不断地有扩展,教会在灵性上也必定要不断地增长,福音工场的扩展,就是教会灵性增长的结果。因此,教会扩展的限制,绝不是因为客观的环境和需要,而是自身灵性的光景。

当我们面对教会未来的扩展问题时,让我们先关注教会的灵性光景。不但要保持现有的属灵状况,更要追求不断的增长,才能从主那里得到更大的托付,得着主所量给我们更大的界限,好将福音传到我们以外更广的地方去。

讲到“信心”增长,也可解释为对主的信心的增长。主是可信可靠的主,祂是全能全智的主,在祂没有难成的事。许多时候我们在事奉主的事上,总是裹足不前;属灵事工受到限制,原因并不在主,而是我们对于主的信心的不足。当我们的信心增长时,主就能托付我们更大更奇妙的工作。从圣经的历史和许多属灵伟人的生平,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不信,常常拦阻了主的作为。主向服事祂的人所要求的,不是金钱、才干、权势,而是对祂绝对顺从的信心。希伯来书十一章所记载从亚伯开始历世历代的属灵伟人,他们在他们所处的世代中,之所以被神重重地使用,作成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都是因为他们对神的信心,表现在他们对神绝对的顺服上。神作事的法则,始终没有改变,若我们要在今天这二十一世纪中被神使用,可以在这个世代中为神成就大事,就必须对神有绝对的信心,并表现在绝对的顺服上。

属灵的工作绝不是靠我们自身的能力作成的;而是凭着信心,靠着圣灵的能力方能作成(亚四6)。当我们明白是神的旨意,要我们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开展福音事工时,我们就得凭着信心,顺服神的旨意,信靠圣灵的大能,勇往直前,将福音传到主要我们去传扬、去建立教会的地方。

总结

当保罗向哥林多教会讲完教会扩展的两大原则之后,他的总结是:不要夸口。若要夸口,当指着主夸口。因为,许多时候当教会有增长,教会事工有扩展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沾沾自喜、津津乐道,甚至开始夸口自己的成就,忘记了这一切都是主的恩典,是主自己的工作,我们不过是主的奴仆,没有什么值得可夸的。若要夸口,就必须指着主夸口,因为这一切都是主亲自作成的。

求主帮助我们,当我们在主面前寻求祂的指示,等候祂引导我们教会前面将如何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要为了过去一点点的成就而夸口,或自夸;记得: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access_level: 
10

主必看顾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4-05-25 10:10
圣经 经节: 
可4:35-41
access_level: 
10

天上的敬拜-神是敬拜的中心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4-05-25 10:13
圣经 经节: 
启5:11-14
access_level: 
10

擘饼聚会的意义-记念、行动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4-05-18 11:42
圣经 经节: 
路22:14-20
access_level: 
10

“你当尊敬我,你当敬畏我”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4-05-18 11:54
圣经 经节: 
玛1:1-14
access_level: 
10

复活



复活

复活

谢彦群

在刚刚过去的复活节,许多教会都有举行庆祝活动。但是我们教会却无庆祝复活节的传统。是不是我们不相信主耶稣复活呢?当然不是,我们教会笃信主死后第三天复活。在我们教会的信仰条文中清楚列明“祂在肉身里从死里复活”(参第5页-信仰条文3d)。可是,教会的信条是不是就足以保证团契里的每一位信徒都相信主已经复活呢?那可不一定,因为相信主复活并不是借着守复活节,也不是因教会信条中有一句‘相信主复活’,就算相信了。那么不论是个别信徒还是整个团契,怎么确知我们是相信主的复活呢?相信主复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 信仰的根基

使徒保罗很清楚地指明基督的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根基,他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意思是如果基督没有复活的话,使徒所传的福音——基督的死和复活(林前15:3-4),以及我们所信的福音都变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因为如果基督没有复活,就说明他和一般人没有两样,他也无法得胜罪恶、死亡和阴间的权柄。

令人惊讶的是,当时的哥林多教会,竟然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如果非信徒不相信死人复活,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是虚构的神话故事,这一点也不奇怪,但若如今有人自称为基督徒,却不相信死人复活,不信基督在肉身复活,还说这只是当时门徒的幻觉,或是他“精神不死”仍活在门徒心中,诸如此类的说法很明显地是不相信圣经。

值得注意的是,起初连门徒也不相信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连多马也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可见,怀疑和不信是人的天性,人都喜欢凭眼见来做出判断,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都当作不真实;对属灵的事情,人就更难以捉摸。复活的主后来向多马和其他门徒显现,主还对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门徒后来都作了主复活的见证人;而且还甘愿为他们所相信的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因为他们不但见证主的复活,也确信自己将来必与主一同复活。

你是否也确信基督的复活?是否也确信将来自己也必与主一同复活呢?

■ 远离恶事

保罗说:“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林前15:17)不信基督已经复活的人,也就不信基督已经得胜罪恶和死亡的权柄,更不会倚靠主来胜过罪恶,所以仍然是在罪里,无法脱离罪恶。所以,不信复活的人是留恋罪恶,而继续享受罪中之乐就是他不信的明证。反之,相信基督已经复活的人,他必借基督的得胜脱离罪恶的捆缚,远离恶事,因为他已经不在罪里,而是在基督里,他再不贪恋罪恶的事。

在《哥林多前书》第10章,保罗引用那些跟随摩西出埃及但却倒毙在旷野的以色列人作为我们的鉴戒。保罗说,这些人多半是神不喜悦的人,因为他们贪恋恶事、拜偶像、行奸淫、试探主、发怨言等,他们仍然是属肉体的,是活在罪中的。我们却是活在基督里的人,应当借着基督复活的大能脱离罪恶,胜过一切试探。相信复活的人,也必是常常与罪恶争战,努力地去胜过试探,远离罪恶的人。

■ 不只顾念今生

世人常说:“尽情享乐,你只有这一生”(Enjoy life, you only live once),或说“努力工作,尽情享乐”(Work hard, play hard);对不相信基督的人来说,这些观念是很正确的,因为他们只相信有今生,没有来生,更不相信有复活。可是,若说自己是信主的,却只追求今生的满足和享受,活像没有永生、没有复活;这样的人,只在口头相信主复活,可能并没有主复活的生命在他里面,因为他们实际上就像保罗所说的“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林前15:32)。

不信复活的人,只能寄望今生的一切,不只是地上的财富,也包括个人的健康。许多人都认识到健康是今生最大的财富,他们害怕失去健康,更加害怕死亡的来临。因此,他们竭尽所能地从营养、饮食、运动、体检等方面来保养自己的身体。但不论我们如何尽力照顾身体,都无法改变身体逐渐衰老、最终要死亡的事实。今天科学昌明,人类不断取得各种医学上的突破,但还是敌不过死亡的权势。“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15:20-22) 基督耶稣已经战胜了罪和死的权势,成了初熟的果子。从今以后,坟墓不再是我们的归宿,死亡不再是我们的人生终点;我们都要像基督一样,向死亡夸胜。所以,我们不应只顾念今生,因为我们的指望是在来生。

■ 竭力多做主工

圣经多处一再地提醒:“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功夫得自己的赏赐。”(林前3:8);我们“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太6:20);可是,为什么许多信徒却是一点也不在乎将来能否得到天上的奖赏呢?我相信,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其实并不相信复活,也不相信将来的赏赐。因此,对关于将来奖赏的教训是无动于衷的。

也有许多人以为,既然信主的人已经有永生,有复活的盼望,就可以悠闲自在地过一生,只等待复活的那一天到来。可以肯定的是,圣经里找不到一个这类的例子或教训,相反地,我们从保罗的榜样可以看到,他比众使徒格外劳苦,他天天冒死,多下监牢,受鞭打,被棍打,被石头打,冒着各样危险去完成主的工作(林后11:23-29)。因此,我们若相信主复活,相信自己将来也要与主一同复活,我们必定会像保罗一样,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必能得到主的奖赏。

最后,保罗在《腓立比书》3章10节里说:“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主的复活不但是可信的历史事实,主的复活也是神的大能。相信复活就是相信神的大能,这对于为传福音受了不少苦的保罗来说,他十分清楚,要晓得主复活的大能,才能晓得和他一同受苦。因为愈是经历主复活的能力,才能愈是勇敢地为主受苦。保罗甚至要效法主的死,就像主在十字架上完全舍己,绝对顺服神的榜样一样。

显而易见,相信主的复活,并不是守复活节或接受一条教会的信仰条文而已。相信主的复活,是叫我们能够与主一同受苦,并效法主的死。

access_level: 
10

八福-温柔、饥渴慕义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4-05-11 11:30
圣经 经节: 
太5:1-12
access_level: 
10

重生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4-05-04 11:33
圣经 经节: 
约3:1-15
access_level: 
10

摩西在旷野举蛇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4-05-04 08:48
圣经 经节: 
约3:14-15:民21:4-9
access_level: 
1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