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饶恕




饶恕

饶恕


程天秋

“饶恕”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不计较过错,以宽容、宽恕的心对待伤害你的人;其意思就是放弃对伤害你的人做报复的想法和行为的权利。

在现今的社会里,人的生活步伐又快又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磨擦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彼此之间的饶恕就显得更为逼切与重要。圣经教导信徒要彼此饶恕,若没有饶恕,就没有和好;没有和好,就不能彼此相爱,更谈不上要彼此合一了。

然而,饶恕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人会认为饶恕是件非常吃亏的事。对方犯了错﹐对不起我,吃亏的是我,我若饶恕他,岂不是白白失去向对方追究责任的权利,这可是相当受亏损的事!有人为饶恕设限,限定饶恕的次数,认为不能毫无止境的饶恕。也有人认为,饶恕应该由犯错那方采取主动向受害者认错、道歉,否则绝不会轻易饶恕对方。然而,偏偏很多人做了错事,伤害人之后不但不道歉,反而坚持自己没有错,是别人太小气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看到:夫妻反目成仇,父子、兄弟因没有饶恕而互不往来,好朋友也变成陌路人。这是现今社会人际关系的“自然现象”。圣经又如何教导信徒看待“饶恕”这事呢?

1. 饶恕是神与人,人与人三者之间的事 (太18:21-35)

世人普遍上都认为饶恕是人与人之间两方面的事,但圣经却清楚指明这不仅是人与人两者之间的事,而是人与人、人与神之间三者的事。

耶稣教导门徒祷告时,在其中一节的主祷文就这么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6:12)。同样的经文出现在《路加福音》11:4时是用“罪”这个字,这是人对神所亏欠的属灵上的“债”。耶稣不是教导信徒借着饶恕别人来赚取神的救恩与饶恕,因为神的恩典和怜悯是白白得到的。然而,人若要真实地经历到神的饶恕,就必须懂得饶恕别人。

耶稣在《马太福音》18:21-35教导门徒“饶恕”的比喻就说明了这个原则。话说有一个王(代表天父)﹐和两个仆人(代表你和我)。这两个仆人都欠债,无力偿还债务。比喻中提到第一个仆人欠王一万他连得 的债务。这数目相等于当时犹太与以土买兩个地方16年 所收到的税收数目。然而,这位王却向他的仆人大施怜悯,竟然把他所欠的一万他连得的债务一笔勾销。

比喻中也说到第二个仆人欠第一个仆人一百得拿利 。比起第一个仆人所欠王的债务(一万他连得)是少之又少;仅六十万分之一。但第一个仆人竟然为了这一百得拿利的债务不肯饶恕第二个仆人,反而要将他赶尽杀绝,坚持要把他放在监里。这件事被王知道后,王就对第一个仆人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象我怜恤你吗?”于是王就不再饶恕他,并把他交给掌刑的,直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太18:32-34)。这第一个仆人原本得到王的饶恕,却因他没有按王怜恤心肠来饶恕第二个仆人,因而也得不到王的饶恕。圣经在此清楚让我们看到,神很在意仆人彼此之间的饶恕,也说明了饶恕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更是人与神之间的事。

弟兄姐妹在教会里的相处,自然免不了会有冲突、摩擦、误会或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如果大家因此就互不和睦,互不交通,互不往来,这不但对个人没有好处,对教会的合一也是百害无益的,因为教会的事工,教会增长都需要彼此合一、互相同心、一起配搭方可。圣经教导信徒“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弗4:32)。如果没有彼此饶恕,就很容易给魔鬼留地步,趁机来分化教会,使神的教会受伤害。因此,弟兄姐妹之间若有过错,有亏欠,都要在主里寻求彼此饶恕,这是信徒该谨记的事。

2. 饶恕没有次数限制 (太18:21-22;路17:2-3)

我们要问;饶恕弟兄几次才算合理?

彼得向主询问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按犹太拉比的传统说法,饶恕弟兄最高可达四次。彼得当时心里一定认为饶恕弟兄七次已经超过犹太拉比的设限,应该可以吧!主耶稣却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

“七”对犹太人来说是个完整的数目,只要做到七次就完整了,“七十个七”是更加完整的数目。主耶稣对饶恕的教导不是凭数目来计算,或要饶恕人多少次;乃是教导门徒要完完全全,毫无限制地饶恕。若只按数目字来计算,“七十个七”次是490次。 人一生的年日里,所犯的过错岂止490次?只要每天犯1次的错,不超过一年半就可达到490次了。圣经教导我们,当人每一次犯错需要饶恕的时候,就应该去饶恕他,在《路加福音》耶稣这么对门徒说:“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 ... 你总要饶恕他。”(路17:3-4)

或者有人会问,信徒犯错或犯罪既可以得到无限制次数的饶恕,岂不是在怂恿他继续犯错(或犯罪)吗?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与圣经不符的,因为基督徒是重生、与主联合的人,有不犯罪的生命,是不会继续犯罪的(参约一3:6,9)。基督徒虽然偶尔会软弱,会被罪恶或过犯所胜,但绝不会持续不断地犯罪。

3. 主动的饶恕 (西3:13;弗4:32)

我们要在什么时候饶恕对方?是要等对方懊悔之后才饶恕他吗?圣经提到饶恕时,也提到神饶恕人;当我们不肯饶恕人的时候,神也不会饶恕我们(太6:12,14-15;太5:23-24;可11:25;太18:35)。神又是怎样饶恕我们的呢?我们是在犯罪,拒绝神,顶撞神的时候,神饶恕了我们,为我们成就救恩,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若我们是以他人主动向我们道歉、认错作为饶恕对方的条件,这不是神向人施恩,饶恕人的原则。神若以这样的原则来拯救人,赦免人的罪,那我们是无法被拯救了!因此,圣经里提到饶恕,也是以耶稣基督主动向人施恩,饶恕人作为信徒学习的榜样(西3:13;弗4:32)。

4. 不饶恕的后果 (可11:24-26)

信徒之间不彼此饶恕,不但无法从主那里得到饶恕,甚至与主的交通、祷告也会受到拦阻。

信徒祷告不蒙垂听的原因之一乃是罪的阻隔。一个有罪而又不认罪悔改的人,是无法向主祷告的,他的祷告必不蒙主垂听(诗51篇,诗66:18,赛1:15)。神会垂听一个不饶恕人的信徒的祷告吗?在《马可福音》11章里记载耶稣与门徒论“信心的祷告”时,也把“饶恕”与“信心的祷告”联系在一起。主说:“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接着主又说:“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可11:25-26)。祷告要得蒙应允,除了要有信心,也必须要有饶恕(参太5:22-24)。一个不肯饶恕得罪你的人,祷告也是不会蒙神垂听的,因为你与神的关系有了拦阻。因此,当我们在献祭(或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有需要饶恕的事还未解决,就必须先去处理。如此,我们的祷告方可蒙神垂听。

结语

饶恕是基督徒不能不重视的事,因为它不仅影响我们与人的关系,也影响我们与神的关系,更甚的是影响我们的属灵生活与事奉。我们当思想主耶稣是先饶恕我们,祂为我们的罪被挂在十字架上,并且在十字架上被人讥笑的时候,祂仍然为他们祷告,求父神饶恕他们。饶恕虽然不是容易的事,但我们仍然要攻克己身来顺服圣灵,做肉体所不愿意做成的事。

access_level: 
0

安息日的主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26 11:26
圣经 经节: 
路13:10-17;太12:1-14
access_level: 
0

为将来预备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26 11:29
圣经 经节: 
路16:1-14
access_level: 
0

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19 11:15
圣经 经节: 
太11:28-30
access_level: 
0

拒绝真理-这罪无可推诿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12 10:58
圣经 经节: 
约15:18-25
access_level: 
0

听道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12 11:01
圣经 经节: 
路8:16-18;可4:21-25
access_level: 
0

在基督里造成的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05 20:16
圣经 经节: 
弗2:8-10
access_level: 
0

有益处的人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05 20:17
圣经 经节: 
门1:1-25
access_level: 
0

到耶稣这里来……使你在祂里面得着全新的生命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6-05 10:56
圣经 经节: 
约3:3-8;约3:16
access_level: 
0

基督徒生活上的挣扎




神使用软弱器皿

基督徒生活上的挣扎


黄天月

『18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19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20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21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22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23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24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25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7:18-25)

在信徒的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许多的挣扎,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许多时候,我们明知道作为一个基督徒,作为一个神的儿女,某些事、某些话、某些思念是我们不可有的,不应该做的,不该说的,因为那会亏损神的美名。但是,那引诱却是那么地强烈,我们无法胜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被牵引过去了。我们心中感到非常地痛苦,我们像使徒保罗在这里发出的呼唤:“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使徒保罗在这里非常坦诚地告诉我们他所经历的困境,身为神所重用的仆人,他面对生活的挑战,以及如何胜过这挑战,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是宝贵的功课。

在我们里头的罪

从18-20节,使徒保罗让我们看到,我们所愿意的善,我们不去做,我们所不愿意的恶,我们倒去做,为什么?因为有罪在我里头!

我们都知道,轻易动怒是不好的,是不对的,更是不该做的,但有许多时候,我们就是控制不了我们的怒气,因着一些芝麻小事,那怒气就好像绑不住的野马,到处乱闯,造成许多的伤害!

当我们遇到一些考验的时候,为要得着某些的利益,谎言就轻易地出口。如果我们坦诚地把事实说出来,可能因此损失一些好处,我们是否仍然愿意讲诚实话而甘愿受损呢?

很多时候,我们受不了这些试探,我们跌倒了,跌得非常地惨痛!因为有罪在我们里面。

诗人大卫在《诗篇》51篇第5节这么说:“看哪,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罪孽里生下的,在我们当中,没有一个是好的!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3:10-12这么说:“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在世上,找不到一个义人、一个行为正直的人,因为我们都在罪里成长。我们所做的,也都充满了罪污。

善恶之间的斗争

21-23节,让我们看到在我们心中,有两个律在那里争战。一个是旧我,顺从我们的肉体,叫我们继续去犯罪;另一个是新我,是我们相信耶稣基督后,神赐给我们的新生命。旧我叫我们顺从罪恶,在罪中打滚,做神不喜悦的事,新我叫我们遵照神的命令,做讨神喜悦的事,这两个势力常在我们心中争战。

耶稣基督应许我们祂必再来,当祂再来的时候,祂要作王、掌权。那时候,神所应许的一切,都要实现,都要成就。在那时,我们就不需要面对这一切的挣扎。

今天,我们还要面对那许多的引诱和试探,在善与恶之间作个选择。在我们的心中,除了有神给我们的新生命,还有旧我,叫我们去顺从肉体的情欲,使我们软弱、跌倒。在面对这样的挑战的时候,我们会作下怎样的决定呢?

克服挣扎的方法

第24节,使徒保罗发出内心的呼喊,他道出他心中的苦痛,呼求神帮助他脱离这取死的身体。

在25节,他告诉我们他找到的答案,靠着主耶稣基督,我们就能脱离这一切的罪的辖制。

使徒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哥林多前书》15:55-57也这么说:“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是的,耶稣基督是得胜的主,祂胜过死权复活了,我们这些信靠祂的人,借着祂的死与复活,也可胜过罪的引诱和试探,胜过罪的辖制,靠着祂称胜,这是何等大的喜事!

结语

今天,在我们所处的世代,我们仍要面对许多的争战,我们在面对遵守神的命令或顺从肉体情欲,在这二者之间作选择,我们常感到力不从心,作下了错误的决定。但是,只要来到神的面前,向祂求取力量,我们就能得胜有余,因为我们所相信的主,祂是大有能力的神,在祂没有难成的事。只要我们紧紧地倚靠祂。

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5:16-18这样告诉我们:“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顺从圣灵和顺从肉体,这两者是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我们有生之日,这挣扎必定持续不断地发生,直到我们见主面为止。我们若能顺着圣灵而行,就不会放纵肉体的情欲,就能够胜过这一切的挑战,欢呼称胜!求主帮助、加添我们力量,叫我们能一生紧紧地跟随祂,遵照祂的命令行,过讨祂喜悦的生活,将一切的荣耀归给主!

圣经 经节: 
罗7:18-25
access_level: 
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