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等应许——神作我们的父
这等应许——神作我们的父
胡恩德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既有这等应许,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林后七1)
作神儿女的福气
经文所指的“应许”就是“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林后六18)我们若履行哥林多后书六章十七节那个“分别”的条件,从他们中间出来,就有这样的应许——神作我们的父。啊!这福气既全面又浩大!
有小孩可能忽发遐想:“某某人的父亲对女儿不知有多好,我的父亲却不然。那人的父亲是富足的,我的父亲是贫穷的,若我可以把父亲换掉就好了!可以吗?”大一点的孩子会应声责骂:“父亲也可以换吗?是你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这是一辈子的关系。你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不孝,是不对的!”要把父亲换掉?根本不可能。你从哪人而出,那个“生”的关系是没法改变的。由此可见,“生”这件事是十分奇妙的。
然而,如今神说:“我要作你们的父。”这应许极大,因为是绝无可能的!我们的父是魔鬼(参约八44),怎能转由神而生呢?但神竟然可以生我们!此事本身就是奇迹,是神奇妙的恩典。其中的福分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享受父的温暖平安。这并非指得救的层面,而是在生活层面上;即在生活方面,我们会经历神作我们的父。父亲的温暖、安慰、亲情、丰富种种,我们会享受得到。如此伟大丰富的神,祂成为我们的父,我们作祂的儿女,实在与世人大不相同,别人亦能看出许多的不同之处。
若我们分别出来,不仅与世人分别,乃是“不要沾不洁净的物”,并追求圣洁,主就收纳我们,祂作我们的父,我们作祂的儿女,享受父的亲情,这是很有福的!
第二次大战期间,胡师母买了十多二十只小鸡回家饲养。抱小鸡的时候是春天,天气较冷,于是我们在大鸡笼内添置一个小火炉,让小鸡倚近取暖;笼内饮食齐备,但小鸡仍整天吱吱不停。看后,我恍然大悟,前一批小鸡不停啼叫,原来是找母鸡。那个小火炉只是仿制母亲的温暖,小鸡虽不会说话,却分得出来。
今天神让我们作祂的儿女,祂作我们的父亲;人间的父母,甚或动物,不仅令儿女有身体上的温暖,更给予心情上的温暖——感到舒畅愉快,神收纳我们为祂的儿女,我们就有这些享受,我们要懂得享受才行!
有时我们或已享受这种父爱却不自知,直至有事情发生才察觉。如我们乘坐长途巴士,因路上发生意外,交通大受阻塞,车内的人等得不耐烦,甚至谩骂。可能有人说:“真的佩服你们这些基督徒,你们虽也着急,但你们与我们表现不同,你们如同没事般。为何你们有这种平安和镇静呢?”如此就显出我们有一位父!可以说我们心里有这种镇静,是一种主为父的温暖在我们心中。
神作我们的父,还有一种福气——“我必不致缺乏。”(诗二十三1)大卫有神作他的牧人尚且不致缺乏,何况我们有神作我们的父,我们岂会缺乏呢!我们所需用的,连内心最深的需要,主都能满足。
假若你是一个胆怯的传道人,别说向那些凶恶的不信者传福音需要胆量;就是向信徒讲率直的话,也同样需要胆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自觉不行的,但主能满足我们心中的需要。
我们这一位父是“在”的,有什么事情来到,我们大可依偎在祂的胸怀向祂倾诉。在最后晚餐,耶稣基督与门徒吃逾越节的筵席时,约翰甚至可以倚在耶稣基督的胸怀。祂是父,祂拥有一切,连我们的心也是祂造的。现今祂重造我们,第一步就是从心灵开始,如此我们就能产生信心,凭信心走上了。
假若到了一个时候,别人引圣经的话鼓励你相信,你虽知道相信神是十分重要,但你总是相信不来,不信神能供应、帮助和改变你。你的难处和缺乏实在是更深一层的,即使看圣经,也不能叫你生出信心来。你自认是极其软弱的,因为你连相信也不能,正如那个儿子被鬼附的父亲对主耶稣说:“主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可九24)如此,就求主给你信心吧!这又是深一层的需要了。
但你若没有勇气,或连向神求的心也没有,好像不愿意如此相信似的,又像是不愿意除去这个软弱(当然这是出于仇敌魔鬼),怎么办?当彼得在海面上要走到耶稣那里时,因见风甚大,就失了信心,将要沉下去时,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基督就赶紧伸手把他拉了上来。你也能像彼得一样向神呼求。如今魔鬼拦阻你,不容你向主呼求,你反要用力向主求。你说这岂不是不属灵吗?不用怕,我们的意志是神造的,就是在某种情形、某个场合,神要我们用上我们的意志。你就是向神呼求一声:“求主让我能向你求吧!”啊!这是人很深层的需要,主都能帮助!我们有一位父,是全有全能的;哥林多后书六章十八节说:“这是全能的主说的。”你觉得要分别出来有难处吗?有全能的主!你没有信心吗?有全能的主!
在香港培灵研经大会中,成寄归牧师提到创世记十七章一节:“亚伯兰年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他指出照原文的意思,“全能的”是指母亲的胸怀。母亲的胸怀不单能提供婴儿一切所需的营养,母亲怀中的暖和、心情、慈爱等全都不缺。“全能的神”表示祂能供应我们身体、心灵一切的需要。
《颂主圣歌》228首第三节提到神是“全有!全足!全丰!”的;我们最大、最深、最高的难处,神都能对我们说:“我是耶和华,是凡有血气者的神,岂有我难成的事吗?”(耶三十二27)我们也可以这样想:耶和华岂有不能供给我们的事物吗!是的,罪的权势(包括社会的恶势力)如铁手般将我们抓住,没有什么比将人从罪人的地位、从死亡中救出更困难;况且因为人犯罪的缘故,是绝对没有可能通得过神公义的审判。如今,这最困难、最没可能供应的,祂都作成了。然而,我们切勿忘记祂是用祂的生命来作成,来供应我们的,因为祂是全能的神!
若在基督降生之前,有哪一位灵敢问神:“永生的主,你能不能死,且是死在掌死权的魔鬼手中?”当然我们知道没有谁能有此胆量。不单问,连想也不敢这样想,因为这是得罪神的。设若真的有人这样问,主一定回答说:“我能够死!”我们无法明白神这样的回答。神怎会死?神说:“我会的!我的独生子跟我一样……为着那些我所造、我所爱的人。”这只不过是幻想之词,从这个角度来表达一下,人看为实在不能作成,理应也是神所不能的,神都作成了!还有什么是神不能作在我们身上的呢?委实没有。
神对亚伯拉罕先说“我是全能的神”,然后才说“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参创十七1)。如此,作完全人就有可能了。神在这里说:“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有了这个认识,即使有多大的困难,都能作成了。神在以赛亚书里说:“你们出来必不致急忙,也不致奔逃。因为,耶和华必在你们前头行;以色列的神必作你们的后盾。”(赛五十二12)即神吩咐祂的百姓从巴比伦逃出来时,神必在他们前头行,又作他们的后盾,如殿后的军队般。
信心的一跳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不知道怎样解决,怎样相信,怎样祈求;但我们有全能的神,我们是祂的儿女,那就要学习“信心的一跳”,跳进基督的范围里,我们就会发现,境况原来是如此美好。我们要闭起眼睛,把心一横,无论如何也要跳过去。
以往的楼宇不太高,遇有火警发生,消防员会在地面拉开一块“救生布”,好让被困的人跳下逃生。假如消防员叫那被困的人跳下来,那人说:“怎样跳?若头颅先着地,怎办?”消防员鼓励他:“你就如此跳吧!抱着膝盖跳吧!”围观的人也着急地说:“你不要理会这么多了,闭上眼就跳吧!”我们的属灵情况也差不多是如此,我们对神说:“全能的神、全爱的神,我什么也不能作,神啊!我将自己投进你怀中,我不管了,求你负责!”
旧约圣经里的“投靠神”,希伯来文有“滚下去”即“滚到神那里”的意思。有人落到如此地步,虽然知道要相信神,更会引一点圣经,要如此如此地相信,但他没有信心;若你劝他求神给他信心,或许他会说他不懂得求。若有这样的信徒,我会请他把一切的难处告诉神,完全放在主的脚前,不再理会,甚至不再想那些事情。行吗?我说是行的,因为这就是信心了。他硬说自己没有信心,那就闭起眼睛来信,凭信心跳下去吧!如大家同被困于火场,旁边有一人,他见那人闭起眼睛一跳就行,那他也照样一跳。但我要问:“有没有人在地面上为你张开‘救生布’?若没有,那你如此闭眼一跳是不行的。”我们所谓“闭起眼睛”,不是完全没有凭借的,就是因为神是全能、全丰,又如母亲的胸怀般,所以我们可以什么也不会、不懂、不能,总之我们如婴孩般只会呼叫几声:“神啊,我完全放下,以后我不再挣扎,总之我全放在你手中!”我们的神是好父亲,是全能的主。
当洁净自己
有如此的应许,我们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身体是个外壳,灵魂在外壳里面,包括我们的思想、心情和意志。意志也有污秽的吗?有!我们的内心要做什么,倾向什么,或我们有一个目的要做到怎样的地步,正如有人要读书读得成功,将来赚大钱、结婚、买房子、买汽车、去旅游等等;但这都是自己的心意,并不是神的意思。
当耶路撒冷差不多被攻陷,迦勒底军围于城外时,神吩咐耶利米对巴录说:“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耶四十五5)为什么不可图谋大事呢?因亡国在即,还想置买田地吗?我们的意志有时要这样要那样;我们的感性有不应有的情感、情绪、思想种种,这些都是灵魂的污秽。
既有上文所提——神作我们的父,如此大的应许,那么,我们向神求什么呢?经文教导我们既成为神的儿女,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这是经历生活的成圣,并非得救地位上的成圣。哥林多前书六章十一节记着说:“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借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对于十字架的救恩,我们侧重洗净、称义方面,但经文包括成圣在内。“成圣”不单是被神宣判为义人,亦是说有神性的圣洁。旧约圣经指出若某物属神,那物就成圣,不可俗用;意即有属神的关系,凡是属于神的,就成为圣了。现今我们因基督的名,因内住的圣灵,我们就成圣了。
经文提醒我们要追求,因为我们有了成圣的地位和生命,又有神神圣的应许,(我们若没有这样的应许、生命和地位,即使追求亦不能得。)我们的心志更新,就追求得以成圣。存敬畏主的心,过属神的生活。先有神的应许,然后才有神对我们的呼召,或说我们的义务;如彼得前后书均是如此,神先给人一个地位,一个恩典,然后就指出人当如何追求和生活。感谢主!祂是先给了我们,然后才向我们有所求。求主让我们看到我们已有的和主已给了我们的,然后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本分,我们就竭力追求。愿主让我们的心志更新,更有力地追求敬畏主,过自洁的生活,以致成圣。
编者按:本文原刊载于香港喜乐福音堂二零一三年一月份之“音讯”。今蒙准转载以飨读者,特此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