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养孩童(下)
教养孩童(下)
黄聿源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二十二6)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创十八19)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六6~9)
在教会中教导孩童的问题
我们知道神有儿女,却没有孙子孙女的,所以每个信主的都是神的儿女,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以为我的儿女是神的孙,没有这回事的,所以要把我们的儿女带到神的面前,让他们接受神的救恩,成为神的儿女;这是我们的责任。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信主了,我们的儿女就是神的孙,其实不是这样的。
如果环境做得到,人力做得到,我们应该尽早教导小孩子明白圣经的教训,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学的,一岁多你就可以教他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这么小怎么能明白圣经的教导?其实当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不用讲整篇道理给他听,而是教导他正确面对人生或四围环境,以及对神的认识等等。正如前面说到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教导他要感谢神给我们所需用的,培养他对神的认识,对他们是非常要紧的。所以如果教会有这样的环境可以做得到,孩子很小的时候来到教会,都可以有聚会的。当然小孩子的聚会不像我们大人的聚会般有讲道、查经,但许多时候那聚会的气氛、聚会的事实,和对神的敬拜,其实对小孩子是很重要的。如果他小的时候就知道有神,要敬拜神,有敬畏神的心,这就影响他整个做人的态度。虽然说我们不是透过这些所谓一套东西来教他成为教友,但我们这样的教导能够给他从小对神的心很直接地知道要来聚会,要敬拜神。他知道到教会是要来亲近神,听神的话语,从小就有这个印象。许多时候怎样做法是很难说的,要看那个环境,看教会的条件和人手。但是我们需要用一点心思,在这方面尽可能来做。
许多小朋友很小就懂得唱诗赞美主。我有一个侄儿,两岁就懂得背许多圣经金句,唱许多圣诗。只要我们不断地教导,孩子渐渐就越懂越多了。虽然他不是完全明白诗歌的意思,但是诗歌的歌词就这样进到他心中了。当他懂得背一两节圣经节,这圣经节在他心中就成为他的记忆,神的说话在他心里有了地位。所以我们尽量想办法教导他们,给他从小有这个印象,知道到礼拜堂是来敬拜神,来听神的话,来赞美祂。要知道两、三岁小孩子也可以背圣经唱诗歌的。你千万不要看他年纪很小,其实他懂的。他懂得讲话,即是懂得所说的。人的脑很特别的,你教他,他就懂得讲许多说话。同样,他一开始学讲话,你就将圣经、神的话语教他,将圣诗教他,他很自然就懂了,神的话语就进到他心中去。当他思想的时候,神的话语就出来了,就好像我们跟他说话,我们的话入到他心中一样,很直接的。当然你这样教,不等于他信了主,但是你也要如此用心的带领他认识主。
孩童要接受救恩,才能遵行主的话
最后,我们虽然知道一定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明白圣经的道理,但我们也要明白一件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生下来是有罪性的,这个罪性就成为人的本性,足以犯罪。如果我们只是教他圣经的道理,而没有带领他接受救恩,他的生命是不会有改变的。我们大人是这样,何况是小孩子?我们若总是觉得他顽皮不受教,不可能教得好,那是非常叫人沮丧的。我们必须带领他尽快认识主,接受主的救恩,生命有改变才能够令他的整个生活改变过来,所以带领他信主是教养孩童的基本条件。
如果他没有信主,我们却教他遵行圣经的道理,那么圣经就是错误了,因为圣经说没有人是可以靠自己遵行律法,如果我们以为小孩子不用信主都可以教导他遵行律法,难道是想证明圣经错了吗?惟有孩子信主以后就容易了,我们教他祈祷,教他依靠主,这样,父母与孩子是一同追求属灵生命长进的肢体了。如果他有什么不对,你带领他,按照圣经指出他的错误,叫他认罪悔改,然后教他怎样祈祷,求主帮助他胜过犯罪的心思意念。你这样教他,他就知道原来可以靠主胜过的,他就有了胜过罪恶的经历,他会因此很开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有长进。所以小孩子大一点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属灵的原则来教导他,而不是单用藤条打他。
教养孩童是个很大的题目,真的是用一辈子来学习的。 ■
问题解答
问:圣经里面有些父母本身灵性很好的,比如撒母耳,但是他们的孩子却不好,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个问题就叫我们在神面前必须要很谦卑了。
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我们虽然尽了所能的,做了所当做的,从小教导、帮助我们的孩子,提供各样环境来教养他,但不一定说我们就能完全控制所有的效果。孩子在神面前怎样看待神,那是另一个问题。当然我们尽我们所能,但是都要他个人在神面前有所领受;比如相信、顺服等,是他跟神之间的关系。所以说神是没有孙子的,都是儿女,父母一定要直接把他们带到神的面前。
不单在旧约圣经中的撒母耳,在日常生活中也看见很多例子,许多神重用的仆人,他们的儿女也有不信主的,这是怎样解释呢?如果是因为作父母的没有尽力教导他的孩子,是他是责任;但如果他已经尽了力量教导孩子,那就是孩子跟神之间的关系了。但我们不可因此以为就算教导也没有用的,教养孩童是我们跟主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作父母的责任。纵然有可能教尽他,他也不敬畏神,但是如果不教,从以利不管教他的两个儿子的例子就可以看见,神是要父母负上责任的。为什么神没有定撒母耳的罪,却定以利的罪呢?我相信差别就在这里。以利没有尽责教导他的孩子,这是他的错误,因为管教孩子是我们作父母向神所需负的责任。 ■
编者按:此信息乃黄聿源先生于一九九七年四月六日,在香港旺角亚皆老街基督徒会堂的讲道记录,现承蒙香港基督徒会堂允准整理并转载,以飨读者,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