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信什么???




究竟信什么???

究竟信什么???

陈赫彦 (YANADI IVORY)

“信”是基督徒常用的其中一个术语,如果问一百个人,我们会得到有关它的意思的不同回应,因为人们对“信”这词的理解不一样。有些人理解信为“宗教”,另一些则按字面的意思认为是指“相信”或“信靠”,而在这群人当中,有些较倾向西方的人也许看信为“知识上的同意”,那些较倾向东方的人则以它为“忠诚”。但是,有些人不满意这种表面的解释和它导致的轻信主义,因而意识到“自称信”之后需要“活出信”的重要性。

不论我们自称是“新教徒Protestants”或“福音派信徒 Evangelicals”,基本上都是相信圣经的基督徒,接受新教改革的“惟独相信”(拉丁文是 sola fide)口号。信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有信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明白“信”实际上是什么,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这词太熟悉而忽略了。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是从其他基督徒对“信”的形容来理解它,而不是门徒训练课程中所要求的正式答案,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才是真正的考验。

现在我们来看圣经中有关信最著名的经文——《希伯来书》第11章,我祷告这能够帮助我们有合乎圣经的信。

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2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来11:1-3)

1. 读经要留意上下文

我们读这段经文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取决于我们对“信”这词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最常见的或许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抱一厢情愿和正面的态度。但如果我们是这样,我们很可能会把我们所认为的“信”加进经文里。

聚焦在经文本身,信肯定涉及“未见之事”(第1节),或换句话说:“不是显然之物”(第3节,注-新译本译作“那看不见的”)。信也涉及盼望,这些盼望不是一厢情愿的,而是有“确据”的(第1节)。信的结果是美好的事情,这里形容为“称许”(第2节-新译本)。

我们现在把镜头从经文本身拉开来,因这段经文不是作者单独放在这里的,而是作者在讲了前面10章的经文来辩明耶稣基督是超越众先知、天使、摩西、约书亚、亚伦(利未祭司)、麦基洗德、旧约、大祭司和献祭之后,才有这段经文。本质上,耶稣基督比旧约里的一切都更美,而在第11章之后的两章,作者继续他的重点,即耶稣基督更超越,特别在地点(山)和敬拜这两方面。

所以,《希伯来书》的重点是“耶稣基督更美”,那么第11章的“信心伟人榜”的作用是什么?

2. 信不是一厢情愿或抽象的

在我们回答上述问题前,让我们澄清信不是什么,或至少基督徒的信基本上不是什么。

信不是正面、一厢情愿的思想,以为每样事情最终都会好起来。这种观点明显没有牵涉神,更不用说基督徒,充其量只是毫无根据的积极思维,而这正是世界在说服我们去接受的。

信也不是对神的存在或神的属性(例如:祂的全能、主权、恩典和信实)有抽象、模糊和冷漠的信任。基督徒的信确实是有关神的存在(来11:6)和属性,但肯定不单单是关于这两方面,也不是主要关于这两方面。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信”若在其他一神论宗教的敬拜场所宣扬,同样会被接受。虽然相信神的存在和属性是基督信仰,但这不单是基督教独有的特征。

所以,信、特别是基督徒的信是关乎什么?《希伯来书》的重点是耶稣基督更美,那么第11章的“信心伟人榜”的作用是什么?

3. 基督是神的子民信的对象

在圣经里的信,基本上是关于信的对象,若我们略读第11章全章,我们得到一份旧约忠心圣徒的列表,包括从亚伯(第4节)至后来的众先知(第32-38节),他们是讨神喜悦的信典范,以下是一些例子:

• 从亚伯直到亚伯拉罕和撒拉,作者形容他们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第13节)

• 作者形容摩西“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第26节)

• 士师(是的,甚至是参孙)至后来的众先知,都被形容为“借着信得了称许,却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第39节-新译本)

在旧约记载这些忠心圣徒的经文里,旧约作者没有形容他们对仍未发生的事情满有信心,反而告诉我们他们在信靠和顺服神上都不完全,神却用他们不完全的信靠和服从,作为暂时拯救祂的子民的方法。但当中有提示!

他们对什么有信心?

第40节告诉我们:“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在这节经文里,“我们”是指新约的基督徒,而“他们”是指旧约的忠心圣徒。由于神的救恩计划是逐步向人启示,最后在新约完全成就,希伯来书的作者(以及其他新约圣经的作者)清楚表明在圣经里的信心,基本上是指对基督的信靠:祂的本人和祂的工作。基督是作者在第40节所说的那“更美”和“完全”的,而祂在旧约时代仍未出现。的确,基督徒之所以被成为“基督徒”,是因为我们的信特别是在一个称为“基督”的人身上。

旧约圣徒如何认识基督?

新约希腊文中“基督”一词,相等于是旧约希伯来文“弥赛亚”,字面的意思在英文是“受膏者”。 虽然我们知道那基督是新约里的耶稣,但神自始便一直提供那基督(受膏者)的预表,神子民的王、先知和祭司被膏立,他们却未能成为最终拯救神子民的那位完全的受膏者,而完全的基督最终以耶稣的身份来到。因此,当然耶稣在旧约时代尚未出现时,他们信基督的预表者,发现他们的不完美,因此凭信继续等候完美的基督的到来和实现祂的预表者所做不到的。

回到我们的经文,基督是旧约圣徒看不见的信(第1,3节);基督是所盼望的事情的保证,因为祂完全实现了那些事情(第1节);而因着基督,旧约圣徒得到他们的称许:因信被称为义,与最终要来的基督联合(第2节,比较加3:24和彼前4:6)。

信从一开始对神子民作了什么?

信是把人与他们信的对象联合起来的工具。基督徒因着信与基督耶稣联合,如此,基督一切的美善都算为我们所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完全的公义,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祂里面,我们有作为神所收纳的儿子和基督的共同继承人的身份,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祂的灵,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属灵的恩赐和力量,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永恒的盼望,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如果我们信耶稣基督是一个历史里的人物,祂完美的人生、替代的死亡和得胜的复活真的在约二千年前发生了,我们对祂的信不会也不能只是抽象的信心,甚或更差的一厢情愿。我们的信不能是冷漠的,因为我们敬拜道成了肉身的神。我们对所盼望的事情有确据,因为我们的信是锚定在一个真实的人和真实的工作上。我们必须在基督里坚持下去,因为祂是真实的,当我们与祂联合,祂必会供应我们所需的。

所以,《希伯来书》的重点是耶稣基督更美,那么第11章的“信心伟人榜”的作用是什么?

是要说服我们,神子民的信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基督里,他们也许从远处依稀看见基督,他们可能视基督如影子而已,但无论如何他们把他们的信放在基督里,意识到所有其他替代选项都不完美,因此是毫无价值的。

我们活在破碎的世界,若我们的信是在其他替代选项,我们将会失望,因为那些东西最终会失败和变坏,包括我们自己。但若我们的信是在基督里,我们算是跟祂一样,也会成为跟祂一样,我们永不会失望,因为祂是惟一一位永不失败和永不朽坏的。

若旧约圣徒黯淡地向前瞻望,把信放在仅仅是预表基督的人身上,而最终从远处放在基督身上,我们得以清楚地向后回望并信靠基督,这是何等大的福分。基督过了公义的一生,受屈而死,却永远战胜了死亡,我们既与祂联合,我们在祂里面有的是何等大的盼望。这盼望不是抽象、模糊或一厢情愿的,而是与现实紧扣在一起的真实盼望。

1我们既有这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绕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来12:1-2)
对旧约圣徒来说,耶稣基督比旧约里的一切更美;对此时此刻的我们来说,耶稣基督比这个世界想要用来欺骗我们的一切更好。所以,让我们把我们的信放在更美和具体的祂身上!

圣经 经节: 
来11:1-3
access_leve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