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发怒时以怜悯为念




发怒时以怜悯为念

发怒时以怜悯为念

陈纯仰

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
【哈巴谷书 3:2】

引言

哈巴谷开始书写这短短的书卷时,对以色列中猖獗的恶行感到十分懊恼,他向神呼喊:“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1:2)神回答:“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1:6)来惩罚以色列。

神的回应令哈巴谷困惑不已,“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行诡诈的,你为何看着不理呢?”——为什么耶和华好像善待作恶的人?神向哈巴谷保证祂仍是完全公义,“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义人因信得生”(2:4)。重点是:虽然迦勒底人是被神使用来审判以色列,但他们将会因他们的罪恶被神审判。只有那些相信神,定意忠于神而活的人才蒙拯救。

然而,这预言依旧不变——以色列因她的邪恶,将会在迦勒底人手下被害受苦,哈巴谷只得思量耶和华的忿怒即将临到以色列的可怕前景,“因为耶和华是烈火,是忌邪的神”(申4:24)。过了一段沉默的时间,哈巴谷写下了一章美丽诗篇(哈3),在第二节开始:

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

让我们从这节经文来观察一些重点。

1. 哈巴谷的心深受影响 (3:2上)

“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或译作言语)”,哈巴谷认真地领受神的话语,而他的回应是“惧怕”;哈巴谷突然作这声明来表达他的震惊。他在预言神的话语的同时,并没有忽略为自己领受神的话。每一个教导圣经的老师在教导别人前,都应该先谨慎地把圣经存记在心里。当我们力求作为将圣经的祝福带给别人的管道时,我们不该落在同样的祝福之外。

在整本书卷中,哈巴谷都处于惶恐的状态,对于发生在他周围的恶行,他并非是冷漠的旁观者,而对于神放在他心中的话语,他也不是毫无兴趣的领受者。他个人深受影响,他的态度不是:“好吧,犹大犯罪,神将差派迦勒底人来惩罚她;然后迦勒底人同样犯罪,神也将惩罚他们。我还关心什么?”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对福音的事工有帮助,因为他不关心神或神的子民。

最终,我们对神的心有多深,我们的祷告才有多深。若我们不关心神所关心的,我们会少祷告,而且是轻轻地带过;若我们多关心神所关注的,我们便会多祷告,而且会有力地祷告。正因如此,雅各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因为他的心顺服神,而他的祷告与神的旨意是一致的。让我们祈求主透过来自祂的话语的属灵洞见来感动我们的心,以

致我们深切地关注、完全地降服和恳切地祷告,好让神在我们的生命中显出祂自己的荣耀。

2. 哈巴谷接受神的旨意和计划(3:2中)

在书卷的首两章,神启示祂对以色列和当时世界的计划与目的。哈巴谷知道这些后,心里大感困扰,因着神对以色列和迦勒底人可怕的审判而充满恐惧和敬畏。但他立时的祷告是愿神按祂的旨意而行:“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他没有与神讨价还价,也没有尝试说服神改变祂的心意,他反而重复他的祈求:“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

对于许多基督徒来说,神的主权带来忧虑多于安慰!他们知道神掌管万事,但他们对神的掌权不是为了成就他们的欲望,而是祂自己的旨意,因此就对此感到不满。他们祷告,却仍旧担忧,不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神是全能的,乃是因为他们知道神的大能只会成就祂想要成就的,而不是他们想要的。我们需要为这种不信悔改!

接受神的旨意亦意味着要顺服祂的时间表,并愿意等候。请注意在第2节里,“在这些年间”重复了两次;说明哈巴谷坚持神按祂完美的时间来确认和继续祂的工作。他委身于神的旨意,以致他想神作祂要作的工,而且在祂所想要作的时间来作成。

如果你以为这是无用的祷告,那么你连什么是祷告也不明白。有人会问:“既然神的旨意无论如何都会发生,为什么还要祷告?”因为重点不是神的旨意会否实现(它必将实现),而是我们是否渴望神的旨意成就。我们的心愿是否真的对神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太6:10),还是我们根本不在乎神的旨意?愿主叫我们真诚地渴望祂按祂的时间成就祂的旨意而得荣耀。

3. 哈巴谷恳求怜悯 (3:2下)

然后,哈巴谷恳求神“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来结束这节经文。他祈求神施怜悯、发慈悲,实际上是求神作为神,行祂本来要行的,因为这正正是祂如何在《出埃及记》34:6介绍自己:“耶和华,耶和

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哈巴谷知道圣洁的神必须审判,但他也知道神是有怜悯的;因此他祷告神在审判中施怜悯,在审判带来无可避免的灾难中,先知求神以怜悯为念。

哈巴谷在此之前求神“复兴(祂)的作为”,神以前行过的事,祂会再行,因为祂是同一位神,而既然神在过往是怜悯人的,所以他对神在来临的审判中将再次施怜悯充满盼望。

当神毁灭所多玛和俄摩拉时,祂岂不是向罗得和他的一家施怜悯,而该怜悯岂不是一个人——亚伯拉罕——祷告的结果吗?当神审判大卫犯奸淫和杀人的罪恶时,神岂不是以怜悯来回应大卫的祷告吗?神不是通过审判来启示祂所选择要建祂的圣殿的地点、让人来敬拜祂吗(撒下24)?我们的神即使在审判过程中仍是满有怜悯的!

我们也许正在为一些非信徒朋友祷告,他们是与神为敌,目前正在神的忿怒之下,他们该受神的审判(就如我们在信靠基督前一样)。现在,既然我们知道圣洁的神是有恩典和怜悯的(我们自己曾经历过),我们岂不应为我们还未得救的朋友热切地恳求神“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吗?这是神自己在祂的话语里教导我们的祷告,祂岂不会应允我们的祷告吗?

在神的审判中,我们惟一的盼望是神的怜悯——而神在审判中施怜悯是众所周知的,让我们不要放弃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至亲好友祈求神的怜悯。

圣经 经节: 
哈3:2
access_level: 
0

胜死权的主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27 18:11
圣经 经节: 
路7:11-17
access_level: 
0

听道的省察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27 18:13
圣经 经节: 
雅各书
access_level: 
0

看见神的救恩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20 18:22
圣经 经节: 
路2:25-32
access_level: 
0

当像光明的子女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20 18:24
圣经 经节: 
弗5:8-21
access_level: 
0

救赎与圣洁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13 19:30
圣经 经节: 
来10:10;来12:4
access_level: 
0

基督死而复活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06 11:53
圣经 经节: 
约11:25;林前15:13-14
access_level: 
0

两个接生妇的见证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06 11:56
圣经 经节: 
出1:15-21
access_level: 
0

人有灵魂吗?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25-07-06 11:59
display indicator (latest gospel): 
yes
access_level: 
0

究竟信什么???




究竟信什么???

究竟信什么???

陈赫彦 (YANADI IVORY)

“信”是基督徒常用的其中一个术语,如果问一百个人,我们会得到有关它的意思的不同回应,因为人们对“信”这词的理解不一样。有些人理解信为“宗教”,另一些则按字面的意思认为是指“相信”或“信靠”,而在这群人当中,有些较倾向西方的人也许看信为“知识上的同意”,那些较倾向东方的人则以它为“忠诚”。但是,有些人不满意这种表面的解释和它导致的轻信主义,因而意识到“自称信”之后需要“活出信”的重要性。

不论我们自称是“新教徒Protestants”或“福音派信徒 Evangelicals”,基本上都是相信圣经的基督徒,接受新教改革的“惟独相信”(拉丁文是 sola fide)口号。信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有信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明白“信”实际上是什么,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这词太熟悉而忽略了。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是从其他基督徒对“信”的形容来理解它,而不是门徒训练课程中所要求的正式答案,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才是真正的考验。

现在我们来看圣经中有关信最著名的经文——《希伯来书》第11章,我祷告这能够帮助我们有合乎圣经的信。

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2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来11:1-3)

1. 读经要留意上下文

我们读这段经文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取决于我们对“信”这词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最常见的或许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抱一厢情愿和正面的态度。但如果我们是这样,我们很可能会把我们所认为的“信”加进经文里。

聚焦在经文本身,信肯定涉及“未见之事”(第1节),或换句话说:“不是显然之物”(第3节,注-新译本译作“那看不见的”)。信也涉及盼望,这些盼望不是一厢情愿的,而是有“确据”的(第1节)。信的结果是美好的事情,这里形容为“称许”(第2节-新译本)。

我们现在把镜头从经文本身拉开来,因这段经文不是作者单独放在这里的,而是作者在讲了前面10章的经文来辩明耶稣基督是超越众先知、天使、摩西、约书亚、亚伦(利未祭司)、麦基洗德、旧约、大祭司和献祭之后,才有这段经文。本质上,耶稣基督比旧约里的一切都更美,而在第11章之后的两章,作者继续他的重点,即耶稣基督更超越,特别在地点(山)和敬拜这两方面。

所以,《希伯来书》的重点是“耶稣基督更美”,那么第11章的“信心伟人榜”的作用是什么?

2. 信不是一厢情愿或抽象的

在我们回答上述问题前,让我们澄清信不是什么,或至少基督徒的信基本上不是什么。

信不是正面、一厢情愿的思想,以为每样事情最终都会好起来。这种观点明显没有牵涉神,更不用说基督徒,充其量只是毫无根据的积极思维,而这正是世界在说服我们去接受的。

信也不是对神的存在或神的属性(例如:祂的全能、主权、恩典和信实)有抽象、模糊和冷漠的信任。基督徒的信确实是有关神的存在(来11:6)和属性,但肯定不单单是关于这两方面,也不是主要关于这两方面。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信”若在其他一神论宗教的敬拜场所宣扬,同样会被接受。虽然相信神的存在和属性是基督信仰,但这不单是基督教独有的特征。

所以,信、特别是基督徒的信是关乎什么?《希伯来书》的重点是耶稣基督更美,那么第11章的“信心伟人榜”的作用是什么?

3. 基督是神的子民信的对象

在圣经里的信,基本上是关于信的对象,若我们略读第11章全章,我们得到一份旧约忠心圣徒的列表,包括从亚伯(第4节)至后来的众先知(第32-38节),他们是讨神喜悦的信典范,以下是一些例子:

• 从亚伯直到亚伯拉罕和撒拉,作者形容他们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第13节)

• 作者形容摩西“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第26节)

• 士师(是的,甚至是参孙)至后来的众先知,都被形容为“借着信得了称许,却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第39节-新译本)

在旧约记载这些忠心圣徒的经文里,旧约作者没有形容他们对仍未发生的事情满有信心,反而告诉我们他们在信靠和顺服神上都不完全,神却用他们不完全的信靠和服从,作为暂时拯救祂的子民的方法。但当中有提示!

他们对什么有信心?

第40节告诉我们:“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在这节经文里,“我们”是指新约的基督徒,而“他们”是指旧约的忠心圣徒。由于神的救恩计划是逐步向人启示,最后在新约完全成就,希伯来书的作者(以及其他新约圣经的作者)清楚表明在圣经里的信心,基本上是指对基督的信靠:祂的本人和祂的工作。基督是作者在第40节所说的那“更美”和“完全”的,而祂在旧约时代仍未出现。的确,基督徒之所以被成为“基督徒”,是因为我们的信特别是在一个称为“基督”的人身上。

旧约圣徒如何认识基督?

新约希腊文中“基督”一词,相等于是旧约希伯来文“弥赛亚”,字面的意思在英文是“受膏者”。 虽然我们知道那基督是新约里的耶稣,但神自始便一直提供那基督(受膏者)的预表,神子民的王、先知和祭司被膏立,他们却未能成为最终拯救神子民的那位完全的受膏者,而完全的基督最终以耶稣的身份来到。因此,当然耶稣在旧约时代尚未出现时,他们信基督的预表者,发现他们的不完美,因此凭信继续等候完美的基督的到来和实现祂的预表者所做不到的。

回到我们的经文,基督是旧约圣徒看不见的信(第1,3节);基督是所盼望的事情的保证,因为祂完全实现了那些事情(第1节);而因着基督,旧约圣徒得到他们的称许:因信被称为义,与最终要来的基督联合(第2节,比较加3:24和彼前4:6)。

信从一开始对神子民作了什么?

信是把人与他们信的对象联合起来的工具。基督徒因着信与基督耶稣联合,如此,基督一切的美善都算为我们所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完全的公义,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祂里面,我们有作为神所收纳的儿子和基督的共同继承人的身份,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祂的灵,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属灵的恩赐和力量,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 在祂里面,我们有永恒的盼望,这是我们本来没有的。

如果我们信耶稣基督是一个历史里的人物,祂完美的人生、替代的死亡和得胜的复活真的在约二千年前发生了,我们对祂的信不会也不能只是抽象的信心,甚或更差的一厢情愿。我们的信不能是冷漠的,因为我们敬拜道成了肉身的神。我们对所盼望的事情有确据,因为我们的信是锚定在一个真实的人和真实的工作上。我们必须在基督里坚持下去,因为祂是真实的,当我们与祂联合,祂必会供应我们所需的。

所以,《希伯来书》的重点是耶稣基督更美,那么第11章的“信心伟人榜”的作用是什么?

是要说服我们,神子民的信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基督里,他们也许从远处依稀看见基督,他们可能视基督如影子而已,但无论如何他们把他们的信放在基督里,意识到所有其他替代选项都不完美,因此是毫无价值的。

我们活在破碎的世界,若我们的信是在其他替代选项,我们将会失望,因为那些东西最终会失败和变坏,包括我们自己。但若我们的信是在基督里,我们算是跟祂一样,也会成为跟祂一样,我们永不会失望,因为祂是惟一一位永不失败和永不朽坏的。

若旧约圣徒黯淡地向前瞻望,把信放在仅仅是预表基督的人身上,而最终从远处放在基督身上,我们得以清楚地向后回望并信靠基督,这是何等大的福分。基督过了公义的一生,受屈而死,却永远战胜了死亡,我们既与祂联合,我们在祂里面有的是何等大的盼望。这盼望不是抽象、模糊或一厢情愿的,而是与现实紧扣在一起的真实盼望。

1我们既有这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绕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来12:1-2)
对旧约圣徒来说,耶稣基督比旧约里的一切更美;对此时此刻的我们来说,耶稣基督比这个世界想要用来欺骗我们的一切更好。所以,让我们把我们的信放在更美和具体的祂身上!

圣经 经节: 
来11:1-3
access_level: 
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