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竭力进入神的安息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10-13 10:39
圣经 经节: 
来3:15-19;来4:1-11
access_level: 
10

耶和华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耶和华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耶和华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黄天月

「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将这事告诉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要他们祈求天上的神施怜悯,将这奥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与巴比伦其余的哲士一同灭亡。这奥秘的事,就在夜间异象中,给但以理显明;但以理便称颂天上的神。但以理说:“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乎他。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将智慧赐与智慧人,将知识赐与聪明人。他显明深奥隐秘的事,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与他同居。我列祖的神啊,我感谢你,赞美你,因你将智慧才能赐给我;允准我们所求的,把王的事给我们指明。”」(但2:17-23)

「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们捆起来扔在火里的不是三个人吗?”他们回答王说:“王啊!是。”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于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说:“至高神的仆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出来,上这里来吧!”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差遣使者救护倚靠他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侍奉敬拜别神。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渎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 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但3:24-30)

以上两段经文,记载了发生在但以理和他三个朋友身上的两件事。或许大家对这些事件都很熟悉,但是,我们是否曾进一步的思想这些事件的更深含义呢?这些事件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先知但以理感谢、赞美耶和华神

在第一个事件里,当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夜间作了一个梦,隔天起来后,他却把梦的内容忘了,而且,他因为这梦感到非常地烦躁不安,以至于晚上睡不着觉。身为一国之君,他在遇到困难时,不管他的要求是多么地无理,他尽可以发出命令,要他的属下为他解决难题。于是,他把国内那些术士、行法术和邪术的,全都召来,告诉他们,他做了个梦,但却忘了梦的内容,要他们为他解梦。可是这些术士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不知道要怎样来替国王解决这问题。这使到国王更加不满,要把他们碎尸万段,使他们的家产变为废墟,这是一位非常残酷无情的君王!可是,不论他怎样地利诱、威吓他们,他们也无法替他解梦。于是国王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把巴比伦所有的智慧人士尽都杀灭,这包括了但以理和他的同伴。

国王的护卫长亚略就要执行这命令,杀害但以理,但以理向国王要求宽限,给他多一点的时间来替国王解决这问题。然后,但以理要他的同伴向神祈求,施恩、怜悯,把这奥秘的事向他指明。神就在夜间异象中向但以理显明这奥秘,当但以理得着神的异象,他便称颂耶和华神,指出神的能力、智慧远超过世上所有的一切,他知道神掌管宇宙间的日、月、星、辰;世上的一切权柄,君王的废立,都在祂的掌控中;也是祂把智慧赐给聪明人,是祂显明世上所有一切的奥秘。因此,但以理要感谢、赞美耶和华神!

但以理在这里遇到生命的危险,若是他无法替王解梦,他就会失去他的性命,这可不是儿戏。国王的命令,有谁敢不遵守?他向国王要求宽限,让他有多一点的时间向神求,求神把那奥秘向他显明。他没有因为危难来到而逃跑、他没有埋怨,他要他的同伴一起向神祷告、祈求。这是我们遇到困难时所应该学习的,与弟兄姐妹们一同来到神的面前向神求,神必把我们当做的向我们显示。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信心来信靠神,相信祂的大能、相信祂的带领、相信祂掌管一切呢?

我们常像在旷野的以色列民,一旦遇到困难,就怨声四起,埋怨没有水喝、埋怨没有肉吃!我们属灵的眼睛常被世上一切的诱惑、困难所蒙蔽、所困扰!我们只看到周围一切不利的环境,看到世人所认为是好的,却看不到神的大能、看不到神的美意;我们只会发怨言,不懂得信靠神、不懂得仰望神,不懂得寻求神的美旨,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的属灵生命是何等的幼稚,我们只会享受神的祝福、平安和稳妥,当神给我们一些好处的时候,我们欢喜、快乐;当神给我们一点点的锻炼、一点点的考验时,我们便发起脾气,在那里耍闹,我们在灵里一点都不成熟。求神帮助我们,叫我们在灵里不断地成长,能接受一切的挑战,更好的被神使用。

■外邦的君王尼布甲尼撒也称颂神

在第二个事件里,我们看到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巨大的金像,要全国的人民来敬拜它。可是,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就是不肯跪拜外邦人的偶像,这又使他们陷在严重的迫害中,因为国王有命,凡不肯下拜的,必被扔在烈火的窑中。

当迦勒底人来到王面前控告但以理的三个朋友的时候,王便吩咐把这三人带到王的面前,王问他们不敬拜王所立的金像,是否是故意的吗?王还给他们一个苟且偷生的机会,若是他们这时肯俯伏敬拜,王便放过他们;若不肯,王便要立时把他们扔进烈火的窑中;还笑他们说:‘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的手呢?’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考验,威逼利诱!只要他们在这时遵从,俯伏敬拜这金像,他们就可免于死亡;若仍倔强不肯,死亡就等着他们!尼布甲尼撒王还进一步地在心理上威胁他们,告诉他们没有神能救他们脱离他的手,使他们感到非常的可怜,还有谁能帮助他们呢?他们若不肯听,就是必死无疑了!

处在这样恶劣的危境中,但以理的三个朋友仍然持守他们的信仰,他们相信他们的神必将他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他们也相信神必救他们脱离尼布甲尼撒的手;就算不然,他们也不侍奉外邦的神明,不敬拜他所立的金像,这是何等大的信心!

尼布甲尼撒终于吩咐把这三人绑了,丢进烈火的窑中,还命令把火势加强七倍。但奇迹发生了,抬这三人的壮士反而被火焰烧死,而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却在火中行走,并且,在窑中的不只是三个人,还有另外一位,跟他们在一起,这人的样貌像神子。当尼布甲尼撒看到这一切,他感到惊讶,他呼叫这三个人出来,他称颂耶和华神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指的就是耶和华神!连一个外邦人的王,当他看到神的作为,他都感到惊叹,高声称颂、赞美耶和华神,我们作为神的子民,我们时常经历神的同在、神的看顾和保守,我们却不懂得称颂、赞美我们的神;相反的,我们却时常埋怨我们的神,埋怨祂照顾我们不周到、不完美、不如我们想象的、不如我们所求的。我们对我们所相信的神,我们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次是称颂、赞美我们的神,还是我们一直地在埋怨爱我们的神呢?

表面上看来,但以理和他三个朋友在面临生死关头时,似乎轻易的就有了信心、勇气以及对神至死不渝的忠心,其实不然!我们从但以理书看到他们平时是如何的常常祷告、与神亲近、分别为圣;他们在饮食上是多么地小心;不论是在处理事务方面,或是与同僚的交往,他们绝不在信仰上有丝毫的妥协,绝不与世界苟同。他们的确像保罗所说的:“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而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就不是了,所以当他们面临考验时,他们便站立不住,埋怨神、离弃神,甚至跌到了。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要问问我们自己:我们日常的生活与见证,是否也像但以理和他三位朋友一样?我们对神的认识到底有多少?我们是否有真正经历到神与我们同在的甜美吗?神给我们的恩典,我们有经常去数算吗?当神锻炼、考验我们的时候,那是为了我们的好处。可是,我们却不能面对。我们属灵的眼睛时常是瞎的!求神帮助我们、怜悯我们、建立我们,好叫我们在经历考验的时候,能像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在威逼利诱下仍然能站立得住、能高举神的名、能高唱神的凯歌、能将荣耀归给神!

结语

诗人大卫虽贵为一国之君,但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许多悲伤、痛苦的时刻。在他的晚年,他的儿子押沙龙背叛他;他的得力助手亚希多弗离弃他,去跟随叛军押沙龙;他的儿女自相残杀,在这许多的不如意中,他还是时常称颂、赞美耶和华神。

在《诗篇》里,我们看到许多赞美神的话。在五卷的《诗篇》中,每一卷都是以称颂、赞美为结束。

■ 第一卷:

《诗篇》41:13“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阿们!阿们!”

■ 第二卷:

《诗篇》72:18-19“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阿们!阿们!”

■ 第三卷

《诗篇》89:52“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阿们!”

■ 第四卷

《诗篇》106:48“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愿众民都说,阿们!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 第五卷

《诗篇》150:6“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何等美妙!何等真实!耶和华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祂,因为祂是那独行奇事的神,祂是信实的、祂是可靠的,愿一切的荣耀、赞美都归给耶和华神!

圣经 经节: 
但3:24-30
access_level: 
10

救主独自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10-06 11:37
圣经 经节: 
可14:26-31
access_level: 
10

主写给撒狄教会的信-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10-06 11:46
圣经 经节: 
启3:1-6
access_level: 
10

撒种的比喻-对福音的四种回应—只有一种得救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10-06 10:44
圣经 经节: 
路8:4-8
access_level: 
10

主的名-“奇妙”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09-29 11:34
圣经 经节: 
赛9:6
access_level: 
10

守约施慈爱的主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09-22 16:42
圣经 经节: 
王下20:1-7
access_level: 
10

主写给推雅推喇教会的信-主的鼓励与奖赏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09-22 16:45
圣经 经节: 
启2:18-29
access_level: 
10

蓖麻树下的对话



蓖麻树下的对话

蓖麻树下的对话

谢彦群

「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耶和华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暴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约拿书》4:5-11

约拿愤愤不平地离开尼尼微城,独自来到城的东边,搭了一座棚,坐在棚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拿4:5)。因为此前约拿照着神的吩咐,向尼尼微城的居民宣告:“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城必倾覆了。”结果,全城从老到少都相信了约拿,全都披麻禁食。甚至尼尼微王也脱了朝服,披麻蒙灰,懊悔自己的罪行,他还通知全国上下所有百姓都要求告神,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盼望神能回心转意,不发烈怒,也不倾覆尼尼微城。过了四十天,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神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按常理来说,此时约拿应该高兴才是,因为他所传的信息收到完全的果效,拯救了尼尼微所有的居民,逃脱被神毁灭的厄运。可是,恰恰相反,约拿非常不高兴,并且埋怨神没有按照所吩咐他的话,在四十天之后倾覆尼尼微城;约拿极其愤怒,甚至求神即刻取去他的性命。约拿是神的先知,他却因神后悔不倾覆尼尼微城,大大地不喜悦和发怒。难道他不知道神是满有恩典、有怜悯的神吗?当然不是,约拿非常清楚耶和华神是满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拿4:2)。但是,约拿却不愿意看到神向尼尼微城施怜悯,原因何在呢?约拿可能认为尼尼微城的百姓不是神的选民,不配得神的怜悯,更何况尼尼微又是残暴、充满罪恶的城,加上先知的预言指出将来亚述要来毁灭以色列国,把以色列人掳去(何9:3)。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约拿跑到城外,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最后的下场。当然,约拿盼望看到的是尼尼微城没有真的悔改而最终被神倾覆,他并不希望看到这城因转离罪恶得到神的怜悯。

神要如何管教约拿,叫他明白神的心意呢?神安排了一棵蓖麻,使它生长起来,为约拿抵挡猛烈的日头,第二天,神又安排一条虫咬这棵蓖麻,以致其枯槁。结果,猛烈的日头和炎热的东风使约拿热得发昏,以致为自己求死。神就借此机会教训他, 倘若这棵蓖麻,一夜生长又一夜枯干,且不是他栽种的,他尚且如此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城里许多宝贵的生命呢?他因体恤自己的身体而爱惜这棵蓖麻,为什么不能体恤神怜悯的心肠而爱惜尼尼微城里许多的灵魂呢?尤其是这城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指3-4岁的孩童)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的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拿4:11)

对于神的诘问,约拿是如何作答的呢?圣经里没有记载。圣灵感动作者写到这里就停止,是有其原因的。首先,如果不是圣灵感动的话,以人的想法,约拿书应该在写完第三章就结束了。在这一章里,全尼尼微城的百姓悔改离开恶道,故事在此达到高潮,让人看到神的怜悯完全彰显出来。先知约拿顺服地完成了神的使命;尼尼微城也不再面对被神倾覆的危机了。但是,本书并没有在此结束。接下来所记的才是本书真正的高潮和目的,就是从神广大无边、怜悯的心,看出世人自私、狭隘的心。人一点也不懂得体贴神的怜悯,所以,神最后对约拿说:“我岂能不爱惜呢?”,这是一句强烈要求约拿自我反省的诘问。同时,也是要求历世历代的读者自我反省的诘问。

让我们来先思考一下,对神的诘问,约拿是否有自我反省?他最终是否明白神怜悯的心肠呢?

《约拿书》,不论其作者是约拿自己,还是由他叙述,他人代笔,其中令人敬佩的事实就是:书中很少提到约拿本人的优点和值得赞扬之处,所记录的大多数是约拿的“不配和软弱”。而且,书中处处显明神对万人和他的仆人有无限的怜悯。书中的记载,足以证明约拿明白了神对他的诘问,认识到自己的败坏,明白不论是自己,还是本族以色列人,都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他们之所以有别于尼尼微人,只因神的律法赐给他们而已,并非他们有什么可夸之处,都是出于神的恩典。

另一方面,神的诘问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反省呢?蓖麻树下的这段对话,我认为也是我们属灵生命的写照。我们心中可能也有“一座尼尼微城”,就像约拿一样,一点也不希望看到城里的人得到神的怜悯,只站在一旁袖手旁观,等候神审判并倾覆这城。我们认为这城的人与我们不同,他们充满各样的罪恶,也不肯悔改,当中不少还是与我们敌对的人。我们甚至在神的审判来到之先,已经定了他们的罪。若果真如此,我们也会与约拿一样,即使清楚听到神的指示,如《马太福音》28章18-20节所言,要我们向他们传道,我们也会找出诸多借口,不肯向他们传,甚至想尽千方百计要逃到“他施”去躲避神。

在我们心中的“尼尼微城”中,虽然没有不懂得分辨左右手的孩童,但有许多不懂得分辨真神和假神的人;有许多被世界的假神蒙蔽了眼睛的人;有许多被罪恶迷惑、捆缚的人;也有许多没有听过纯正福音的人,这些人都需要基督的救恩。而且基督是在他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为他们死(罗5:8)。我们是否还只是爱惜“那棵蓖麻”却不爱惜神所爱的许多灵魂?

我们所爱惜的“那棵蓖麻”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学业、事业、财富、名誉、地位、健康和优雅生活,我们也和约拿一样,常常因这些叫我们舒适的事物大大喜乐。但紧接着,神就可能会安排一条“虫”来咬我们的“蓖麻”。盼望我们在这条“虫”出现之前,就能体会到,神是因爱我们才安排了“那棵蓖麻”。同时,更是体会到神爱尼尼微城里每一个灵魂,也安排我们像约拿一样,到他们当中把福音传给他们。

教会的九月布道会即将来临,求主宽容我们,给我们多一次机会,把人带来认识祂的救恩,因为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圣经 经节: 
拿4:5-11
access_level: 
10

因信称义的福乐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3-09-15 08:28
圣经 经节: 
罗5:1-2
access_level: 
1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