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主丰盛无比的爱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1-31 07:27
圣经 经节: 
约一4:7-11;太27:50-53;来10:19-20
access_level: 
0

常念主的爱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1-17 07:46
圣经 经节: 
约15:9-10
access_level: 
0

得儿子的名分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1-10 20:43
圣经 经节: 
弗1:5-7
access_level: 
0

大卫的勇士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1-10 20:46
圣经 经节: 
撒下23:8-39;代上11:10
access_level: 
0

性的试探

sermon_event_date: 
Wed, 2015-12-09 20:57
access_level: 
10

主称我们作奴仆的为朋友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1-03 10:15
圣经 经节: 
约15:12-17
access_level: 
0

向着标杆直跑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1-03 10:16
圣经 经节: 
腓3:12-16
access_level: 
0

传福音要真诚




好土地

传福音要真诚


陈纯仰

宣教士要进入一个未听过福音的族群,他必定已预备好自己——在神学真理上有一定的认识、在跨文化事工上接受充分的培训,并熟悉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然而,做足了这一切预备,他还会面对一个难题:如果这族群对外界充满怀疑和敌意,那么这宣教士要如何与他们接触、建立关系,并传主耶稣钉十字架的福音呢?主耶稣当时就面对这问题,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了这些拦阻——因为祂和对象建立了一个真诚的关系。

了解文化背景

《约翰福音》4:1-42记载了主耶稣在井边和撒马利亚妇人的对话。要深入明白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先了解当时代的风俗习惯。

当时,耶稣从犹大到加利利去,约翰说祂“必须经过撒马利亚”(约4:4)。这不是因为祂被地势或路线所局限,而是因为祂有事要做。宗教主义较强的犹太人通常会绕道避开撒马利亚,因为撒马利亚人是犹太人与外邦人通婚之后所生的,他们不是纯犹太人,所以被视为不洁净的。然而,主耶稣知道真正的污秽是从心里所发出的罪恶,而不是物质界或先天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祂没有绕道而行,反而选择了最容易走的路线,也就是一条沿着山脉走、通过撒马利亚并直通往加利利的道路。主就领祂的门徒沿着这条路走到了雅各井。

到了主耶稣的时候,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之间已经有了五百年的仇恨。在希腊人统治的时候,希腊人将撒马利亚定为首都,从那里管理并剥削犹太百姓。主前128年,犹太宗教激进分子毁坏了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所建的殿。约120年之后(即主耶稣降生之前几年),一群撒马利亚人为了报复,就在逾越节前一天潜入耶路撒冷的圣殿,用人的骸骨污秽了圣殿的院,以致犹太人无法守逾越节。这些民族间的仇恨,主耶稣一概不管,反而刻意安排自己被撒马利亚妇人所遇见。

主耶稣是如何到雅各井呢?约翰福音4:6告诉我们,“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 贫穷的百姓都没有车马代步,耶稣和门徒也不例外。因为中东一带的井都没有打水的器具,所有须要走远路的队伍都会携带水桶,以方便他们从路上的井打水。这些水桶其实是能够折起来(方便携带)的皮袋,袋子的口有交叉的棍子,使袋口在袋子打入水中的时候能够张开。皮袋装满了水之后,打水的人就用绳子把袋子拉上来。

我们常以为耶稣和门徒没有打水的水桶,所以必须等人来帮助他们打水。这其实不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其实,门徒手上最少有一个或甚至几个水桶,不过他们到镇里去买食物的时候,并没有把水桶留下给耶稣。主耶稣也没有向他们要水桶——而那肯定不是耶稣的一时疏忽。

按照许多圣经译本的翻译,耶稣是“坐在井旁”的;然而若要比较准确地翻译希腊原文,耶稣其实是“坐在井上”的。当时的井,井口上都会放一块约二十寸厚的石头,功用是防止沙土、动物或幼小儿童掉入井内;石头中间则有一个洞,让人通过洞口打水。取水的人可将他们打水的器具摆放在洞口旁边的石头,以方便他们将抽出来的水倒入瓶子,并把装满水的瓶子准备好,可以放在头上带走。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耶稣“坐在井上”却是相当关键的一点。

那时约有午正,“有一个撒马利亚的妇人来打水”(约4:7a)。这有几方面是不寻常的。第一,妇女通常不会在最炎热的时候出来打水,而是在日出或黄昏时分出来打水。第二,妇女们通常会组团一起去打水,以确保打水的时候,没有不守规矩的男人接近她们。第三,装满水的瓶子很笨重,所以妇女们要互相协助,才能把水瓶抬到自己头上。

下来所发生的是更令人惊讶的。耶稣对撒马利亚的妇人说:“请你给我水喝。”(约4:7b)在那种文化环境中,人会刻意避开异性的眼神,更不用说与异性交谈。(就算是现在,这样的文化仍存在:有宣教士在中东一带生活了四十年,没看过有任何的突破。)撒马利亚妇人来到雅各井的时候,耶稣本应该主动走开,让她有空间做她打水的工作。如果耶稣只不过是坐在“井旁”,那妇人或许还能够勉强在很不自在的情况下打水,但耶稣是坐在“井上”,以致那妇人不得不和耶稣对话。

耶稣和撒马利亚妇人一开始谈话,耶稣就抓紧机会向她传福音。我们要注意学习的是:主耶稣如何得到向撒马利亚妇人传福音的机会?祂没有隐藏祂的需要,而是刻意让妇人知道,祂必须靠妇人的供给才能喝到井里的水。其实,妇人最需要的是主拯救她的灵魂,但主耶稣并不是以这个为开场白,而是先坦白地透露自己的切实需要,要求妇人的协助。这样,祂就拆下了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之间的墙垣。那妇人并没有以仇视待主耶稣,反而把自己的怀疑放下,心里充满惊奇地问:“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约4:9)

差传工作的重要元素

这个原则在做差传工作时,常被忽略,因为这违反了我们的直觉。其实,不论是参与短宣工作,或是全时间在宣教的工场上为主工作,我们都应该不耻于谦卑自己,向我们福音的对象求助。仆人必须依靠主人来供应他的需要,所以我们如果要以传福音的方法来服侍一群人,就必须愿意谦卑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和软弱,并愿意依靠他们来供应我们的需要。主耶稣虽是神的儿子,却也愿意谦卑自己,求人的供应,我们身为祂的门徒、祂的奴仆,我们也应当效法祂的榜样。我们从有权有力的地位“服侍”别人,反而好像是居高临下,颠覆了服侍的真正意义。

宣教事工在过去都有这方面的弱点。福音的对象往往都是一些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所以那里的人民也过着较贫苦的生活。宣教士为了服侍那里的人民,在踏入这些国家之后,就设立孤儿院、学校、医院,甚至发展那里的经济活动。这些社会服务的确提供了传福音的机会,但也可能成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宣教士属世的能力及文化的优越。

在一些极端的个案中,宣教团体不仅变成赞助团体,还可能控制当地的就业机会,甚至消耗当地的许多天然资源。非信徒看到这样的情况,便会以为基督教是西方剥削其他国家的管道之一。他们会对教会在政治与经济上的能力抱有嫉妒与惧怕的心理,甚至怀疑当地的教会与宣教士的动机。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就会失去实在,缺乏真诚。要建立真诚的关系,双方都必须依靠对方来提供自己的实际、真实的需要。(这些需要也必须有实质,就如耶稣向妇人要求水的供应一样)。我们属于基督的群体应该侍奉当地的人民,但我们应该敢于依靠当地人民来供应我们的需要。保罗说:“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这原则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宣教的事工上。教会在做宣教事工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需要和局限隐藏起来——这软弱也是教会的刚强之处,所以我们必须以这样的态度和方式做宣教事工。这不是扮谦虚,更不是扮一副可怜软弱的样子,而是坦然接受一个事实:我们只不过是人,虽是竭尽所能,却也必须面对许多无法逾越的挑战和局限。这样的坦诚,其实就是建立真诚关系的桥梁之一。

主耶稣的榜样和教导

三一神的第二位道成肉身来到世上,就是这个原则的最佳例子。来拯救世人的救主,选择降生在马槽里。身为婴儿,祂不得不依靠肉身的父母来供应祂的一切需要。祂来的目的是要把神显给世人看,而祂完成这使命的第一步,就是与人类建立彼此依靠的关系。

彼得被呼召全时间事奉(路5:1-11)的经过也是一个例子。那时,很多人聚集来听耶稣讲道,耶稣不得不上船,从湖上教训岸上的众人。主耶稣也是毫不犹豫地要求彼得的协助:“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路5:3)。主耶稣需要的是彼得的船,还有他驾驭船只的技巧(船会在湖面上漂浮,需要船长来控制船只)。如果没有彼得的协助,耶稣被众人拥挤,也无法教训众人。

到了最后,彼得放下了一切,跟随主。主耶稣的开场白不是告诉彼得,跟随主的工作性质是什么、所得的永恒奖赏是什么,而是先建立一个真实、互相依靠的关系。本着那关系,彼得认识了主耶稣,得知主是可信可靠的,也因此信了主所传的一切道。

同样地,基督徒要传福音给人,也应该关心他们对象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如果没有把关系建立好,福音传得多迫切,也很难感动人起来跟随主耶稣、作主的门徒,更无法叫这些门徒引导其他人来跟随主。

最后,新约圣经也以命令的形式记载了这个原则。耶稣初次差遣祂的门徒出去传道的时候,命令祂的门徒:“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太10:9-11)。门徒遵守了这个命令,所以没有携带所需用的饮食或金钱,而是完全依靠他们传道的对象。

如果传道的对象不接待主的门徒呢?耶稣吩咐他们:“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太10:14-15)如果人不愿意与门徒建立真诚的关系,任何传道的工作都会是白费的。

结语

近几年来,神让基督渔人团契有机会加深我们在外地宣教事工的参与。愿我们主耶稣的榜样和教导引导我们,使我们对待宣教工场的工作时,有正确的态度和行动。也愿本文章给我们一些启发。

access_level: 
0

神拣选的恩典

神拣选的恩典

黄聿源

我们怎么会信主呢? 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未必答得出来。信主,不是我们自己一早定下来要做的事,或是存心要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信主都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从来就没有想到要信耶稣,甚至发誓无论如何都不信,但最后却信了!这里给我们看见,假如信主的主动权和根源是在我们这边,应该是我们事先想定要信主了,然后去追求和探索,直至找到答案之后才信。然而,事实是我们被引导去信,而不是我们自己本身主动去寻找和决定要信耶稣的。这方面跟圣经所讲的是符合的。

我们能信主得救有几方面的因素,主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若没有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下来寻找拯救我们,你要信也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任何可以给你信的,又怎能够信祂呢?罗马书十章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传道来的,若没有人传福音给我们听,我们也不会信耶稣;所以要信耶稣就必须听到福音,明白真理才会信。人能信耶稣,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神的拣选。

神的预知和预定

圣经从旧约到新约都有很多有关神拣选的真理,以弗所书一章三至四节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所以能得着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是因神在创世以前,在耶稣基督里拣选了我们,然后等到祂到世上完成了救恩,才呼召我们,使我们得救。

罗马书八章二十八至三十节给我们看见神救恩的一系列工作,从神的预知开始,接着预定,然后选召。神拯救我们不是匆促、随便的,乃是有次序、有计划的,经过祂自己的拣选、呼召,我们才得蒙祂的恩典。

彼得前书一章二节也说,我们蒙恩是因为神的预知:“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这“先见”就是预先知道的意思(Fore-knowledge),是按照父神的预先知道而拣选了我们。由此可看见一个程序:预定之前是预知。神的预知跟预定是分不开的,因为是同一位神。祂能够预定是因祂有预知的能力。圣经没有进一步详细解释神能预知什么,我们也没有办法详细的讲解,因这是在于神本身,我们根本没有神的预知和预定的能力,所以我们很难明白神是怎样预知,又怎样预定的。

然而文首经文很详细地告诉我们,神是根据什么原则来拣选我们。

神拣选的准则

当我们要作出选择之时,都会有一套原则和标准,更何况是神的拣选呢!就如一间公司聘请员工,虽不知应征者是谁,但公司方面肯定已经知道需要的是怎样的人选,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今天当我们辩论神的拣选时,往往把重点放在为什么神会选我这一点上面,因此就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理论来。其实,我们为何被拣选是神的主权,是祂的事,圣经很清楚的说明神是根据什么标准及目的来拣选我们。哥林多前书一章这里详细地交代,目的就是要使我们这些蒙拣选的人,能清楚知道神拣选我们的根据,免得我们有很多错误的想法。

我们选东西的出发点,通常是因那东西能带给我好处,能增加我的价值才选它,若要赔本的就不会选了。很多人讲到神的拣选时,似乎也带着这样的心态,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好、更有价值,所以被神选上了,因此把自己抬得很高,感觉飘飘然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圣经告诉我们,神拣选的准则并不是要增加祂的价值,因为神已拥有一切,再没有任何东西能使祂更完全,祂更富足,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增加祂的好处,因为神的一切已经是完完全全了。

保罗说:“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林前一26)这里所说的智慧、能力跟尊贵,是人间衡量人的价值的三个标准。其实这里的“不多”,语气是比较客气,应该是说“没有”,意思是你们蒙召不是因为你们有智慧,也不是因你们有能力,更不是因你们有尊贵,所以拣选了你们。

(1)神不以人的智慧来拣选

智慧是讲到人的智力方面。一般人,尤其是希腊人,很看重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中国人也很看重读书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身份、价值,就看他有没有学问或头衔,如果有,就身价百倍了。很多公司在聘请员工时,必须先看应征者的学历,甚至列明一定要达到某一级的学历才可以应征,不是看应征者的衣服穿得有多贵,或是家境如何,而是看学历有多高。这是一般选人的第一个标准,但保罗说神拣选我们不是看这个。

(2)神不以人的能力来拣选

能力是讲到做事方面。能力有很多种:体力、财力、才干、势力;社会地位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在政治上有地位,虽然没有很多钱,却有很大的影响力,这都是能力。另外一项是财力,有些人并没有读很多书,讲话粗俗,但是他很有钱,很有影响力。有些人是有势力,如黑社会的老大,大家也怕他。在这种讲权力,讲能力的圈子中,资历就变得不太重要了。你若跟黑社会老大说我有一个PHD,他才不管你的学历,他的拳头比你大就是了。许多人用一个人的能力来判断他的价值,但圣经告诉我们,神拣选我们不是因我们有能力。

(3)神不以人的尊贵来拣选

尊贵包括几种,一种是人的出身。印度人有不同的阶级,如果生为贱奴,无论他多努力也爬不出那个阶级的限制。在古时希腊的社会里,人口分成了两部份:主人和奴隶,如果出身是奴隶,就算你多聪明能干,也不过是个卑贱的奴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另外一种尊贵是指受人的尊重。有些人纵然没有学问、金钱,也没有权势、地位,但却是个很尊贵的人,因为他的道德、行为、品格或对社会的贡献,使到他在社会上很受人的尊重。还有一些人因建筑物、马路、品牌也取其名字,给人感觉这名字很尊贵,很有名气。又或者是科学家、发明家、名人等等;但保罗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每一个人未信主以前,都是罪人,是被厌弃、恨恶的。
今天在传福音工作上,因受世俗影响,也有这个偏差,以为向有学问的人传福音,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以为大财主信了主会对教会很有贡献。这些思想都是错的,因为神不看重这些东西,祂不是按智慧、能力、尊贵为条件来拣选我们。

神拣选的恩典

圣经告诉我们,神拣选的动机跟出发点,是要把祂的恩典赐给人,并非要从人身上得到好处,也非因人有什么价值。神是拣选那些能承受祂恩典的人来把恩典赐给他们。

有一个画家要画一个小乞丐,他就在贫民窟里找到一个典型的小乞丐:衣衫褴褛,满面肮脏,面黄肌瘦的样子,可怜兮兮的。于是先给他五块钱,约好第二天要画他的像,画完后再给五十块。第二天,小乞丐理了头发,又冲了凉,买了一件新衣穿,很光鲜地去给画家画,但画家却不要他了,因他要画的是一个乞丐。

我们也好像这小乞丐那么天真,以为要做得好,主特别开心,觉得物有所值,就会拣选我们。其实相反,主拣选我们就是要全心全意把好处给我们。很多人不相信主的恩典,认为要改好了才来信耶稣,结果怎样也都改不好,所以一直都信不了耶稣。岂不知我们是要在信耶稣以后,有主的恩典临到,才会变好。所以神拣选我们不是因我们够好,反而是因我们不好,神要把更多的恩典给我们,把我们改变过来。

(1)使愚拙的变成有智慧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林前一27~28)神拣选我们是要让我们得恩典,使本来愚拙的变成有智慧的,甚至比有智慧的更有智慧,因祂是智慧的源头。我们信靠认识主以后,就从一个愚拙不堪的罪人变成一个认识耶和华神的智慧人了。

有很多人的确是因信了主而整个人生改变了,许多人在还未信主前沉迷赌博,生活一塌胡涂,信主后,整个人生改变过来了。也有些人本来不爱读书又不长进,当信了主,就变得非常长进。也有很多人信了主,好像忽然之间变成有智慧起来了,我们当中有一些年纪大的信徒,本来目不识丁,读不懂圣经,信主后,主教他们识字读经,现在不只可以读经、背经,甚至可以教别人读,因为神拣选他们,就是要使愚拙的变成有智慧。

(2)使软弱的变为刚强

我们信主后,主就把祂自己的生命和圣灵给了我们。圣灵是神的灵,是让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那有大能力的灵。我们原本是软弱的,尤其是在罪恶面前;在魔鬼及世界面前更是软弱,但神使我们刚强起来,以前犯罪的,可以不再犯罪;以前不能胜过罪恶的,现在可以胜过罪恶,成为刚强的人。神能让软弱的变为刚强,实在使许多人惊叹。

有很多人信主,是因看见朋友信主后的生命改变了,从前是犯罪的,现在脱离了罪恶,奇怪他是从哪里得了能力来改变。我曾跟一个弟兄的哥哥谈道,他很坦白告诉我,从他弟弟身上,不得不承认耶稣基督的大能。他看到弟弟整个生命的改变:以前是犯罪的,现在能胜过所有的罪恶。所以他现在不得不相信,不能不承认主耶稣基督的大能是在信主的人身上。

(3)使卑贱的变为尊贵

神使那软弱的变成刚强,让我们这些卑贱的、可厌恶的、无有的、生活在罪恶之中的人,能够胜过罪恶。我们在还未信主前,可以说是个破产的人,没有指望、没有神,是没有前途和未来的人。但信主之后,却成为神的儿女,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有了尊贵的身份、永生的盼望及永恒的基业,是大有指望的人。

神拣选我们的目的,是要我们在祂丰盛的恩典中,得着丰盛的祝福,使我们因着信靠祂而得着丰盛的生命,满有祂的恩典,可以从愚拙变成有智慧,从软弱变成刚强,从卑贱变成尊贵。我们这些蒙拣选的人是神恩典的出口,要表扬祂的恩典,让世人从我们身上看见神是一位何等有慈爱、有恩典的神。正如使徒约翰说:“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约一16)所以如果你还未接受主,你不单要渴慕,还要羡慕,羡慕信主的人有这样的恩典。

蒙拣选者不能自夸

二十九节说:“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意思是使我们知道,得蒙拣选是没有什么可夸的,我们只能说,我不过是一个罪人,如今成了何等的人是蒙了神的恩典而成的。我们应该要一再的感谢主,因这一切都是主所赐的。不是我们有什么值得主拣选,乃因主把我们当作是祂施恩的对象,祂的恩典不断临到我们,所以我们一切的好处都是从主那里得来的。有了这个认识,使到信主的人能真正谦卑下来,看见自己真是一文不值,一点好处都没有,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主赐的,都是主的恩典。因此,我们得蒙拣选,实在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领受福音者乃蒙拣选

保罗写信告诉帖撒罗尼迦教会:“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帖前一4)因为福音传到你们那里时,你们都听了,都领受了,都相信了。有一次,某弟兄的父亲在布道会信了主,我很开心,就打电话恭喜这弟兄,但他却一点喜悦都没有。原来他认为万一神没有拣选父亲,信耶稣也是白信的。今天就是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怎样知道哪一个人是蒙神拣选的呢?就是那些有福音传给他,并相信接受了主救恩的,就证明是蒙神所拣选的,这是保罗用来衡量基督徒有没有蒙神拣选的一个标准。福音不单是人的话,而是从神那里来的话。

活出基督的生命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一30~31)我们这些信靠主基督耶稣的人,都是蒙神拣选的,所以我们没有一个能够在神面前自夸。神拣选我们,不单把我们当作是祂救恩的出口,祂把恩典给我们,是要我们把基督耶稣的生命流露出来。

“在基督耶稣里”是指我们的生命跟主联合起来,神要使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和救赎。原来神拣选我们,是要我们得着祂儿子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生命,并流露出耶稣基督的生命来,在世上成为祂的见证。所以耶稣基督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能力、生命,都成为我们的了。正如歌罗西书三章四节说:“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神拣选我们,不单要使我们承受祂的恩典,更是承受耶稣基督的生命,得着基督,表彰基督,并得着一切属于耶稣基督的。我们信主的人,生命里面不单有主的恩典,有主的生命,可以说有整个主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耶稣基督的一切——祂的丰富、祂的属性、祂的生命都在我们里面。这是个非常大的恩典。

我们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有了主耶稣基督生命的那个潜能(Potential),使我们可以活出耶稣基督的生命,使我们这些活在世上的人,从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变成有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

总结

在神的拣选里,祂预先已经有了一套目的跟计划,就是所有蒙祂拣选的人,都要因蒙了拣选,而得蒙拯救,可以成为神儿子的模样,活出耶稣基督的生命来,使别人在我们身上看见耶稣基督。因此,除了夸我们的主以外,我们是没有什么可夸口的。

我们要因为能够蒙拣选而感谢赞美主。从神怎样拣选我们,一直到得着这救恩,整个过程都是神本身不断的向我们施恩,不断的提升我们,不断的高举我们,把我们从一个肮脏污秽,一无是处,又笨又软弱又卑贱的罪人,提升到有神儿子的模样,有神儿子的地位,这是神拣选人的目的。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就会何等看重我们作神儿女、作基督徒的身份啊!■

access_level: 
0

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

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

王明道

祭司以利因为纵容儿子亵渎神的祭物和神的殿,便受了神的咒诅。他重看他的儿子过于重看神。他宁可使神的名被人亵渎,不肯使他的儿子心中不快活。他是父亲,他有权柄管束他的儿子,不许他们在圣殿中放肆,但他并没有这样作。这足可以证明他是怎样纵容他的儿子,他是怎样看儿子比神还贵重。因此神向他发怒,对他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果然,过了不多时候,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战场上阵亡,神的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他一听见这个噩耗,便从他所坐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撒上四10~18)。

作父母的疼爱儿女,本是人的常情,也是神所许可的,但他们绝不可尊重儿女过于尊重神。如果他们这样作,势必使他们的儿女因着受父母的娇纵,去作许多非法的事,使人受损害,使神受羞辱。许多作父母的都像以利一样,宁可使神心中痛苦,不愿意使儿女心中痛苦。他们看见儿女说谎、自私、贪财、纵欲、害人、任性,还作许多恶事,他们知道这些事都是神所憎恶的,但他们爱儿女过于爱神。他们不忍责打儿女、管教儿女;他们不愿意别人说他们儿女的错处;他们袒护他们的儿女。就因为他们这样作,便使他们的儿女作恶的胆量一日比一日大,犯的罪一日比一日多,同时他们所加给别人的损害、并使神所受的羞辱也一日比一日增加。虽然神也曾屡屡的警戒他们、呼唤他们,无奈他们始终尊重他们的儿女过于尊重神。迟早有一日他们的儿女恶贯满盈,遭遇了神的震怒,他们自己也与他们那多行不义的儿女一同落在祸患当中,像古时候的以利一样。

作父母的圣徒真应当特别谨慎,千万不可爱儿女过于爱神、尊重儿女过于尊重神。绝不可因为爱儿女的缘故容许他们作神不不喜悦的事,这不但要使神受羞辱,使人受亏损,而且将来还害了他们自己。我们爱儿女的时候应当把眼光放得远些。切不可只为他们求暂时的满意舒适。使他们暂时感受一些苦痛与不便,却因此拯救他们脱离了将来极大的祸患,这才是明智的父母所作的事。当儿女幼小的时候就留意劝导督责,引领他们走敬畏神的道路,帮助他们弃绝一切任意妄为的罪、一切诡诈说谎的罪、一切损人利己的罪、一切贪婪自私的罪、一切污秽邪荡的罪。不可容他们作什么羞辱神、损害人的事。不可容他们养成什么不良的恶习。发现儿女作了神所不喜悦的事,当为他们忧伤,当用恨恶罪恶、怜恤儿女的心思和态度去劝戒他们、管教他们。看见他们犯罪,绝不可姑息放任。我们尽到了我们的本分,我们的儿女仍是不能好好作人,神就不再罪责我们;但如果我们放任我们的儿女,不尽我们应当尽的本分,神就要向我们讨他们的罪了。

“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这几句话不但应用在我们教养子女这一件事上,也可应用在许多别的事上。无论在什么事上,我们尊重神,祂便尊重我们。约瑟尊重神,拒绝主母的引诱,不与她行淫。他说:“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创三十九9)他尊重神,神便尊重他,使他后来作了法老的宰相,得了最大的尊荣。大卫虽然两次得着杀害扫罗的机会,但他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撒上二十四6)“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撒上二十六11)他尊重神,神便尊重他,立他为全国的王和神的先知。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尊重神,在耶和华以外绝不肯拜别的神。他们宁可被尼布甲尼撒投在烈火的窑中,也不肯跪拜他所立的金像;神便尊重他们,不但使他们从火窑里出来,还使尼布甲尼撒高升了他们三个人(但三20~30),又使他们的名被历代的圣徒所尊崇。但以理尊重神,他宁可被投在狮子坑中,也不肯停止他每日三次的祷告;神也尊重他,使他从狮子坑中出来毫无损伤,并使他在大利乌和古列王面前大享亨通(但六10~28)。我们的主尊重神,祂为顺服神的旨意,甘心去喝那最苦的苦杯,被挂在木头上。神因此就尊重祂,“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6~11)谁尊重神最多,他得的尊荣也最大。尊重神便是得尊荣的道路。

当我们遇见试探的时候,因为怕神不喜悦,所以不敢犯罪,这便是尊重神。当我们为顺从神、遭遇世人的逼迫反对的时候,我们宁可落在患难中,受痛苦,遭损失,不肯违背神的命令,这便是尊重神。无论处在什么危险的环境,遇见什么可怕的人物,我们除了怕神以外,什么都不惧怕,这便是尊重神。我们无论舍弃什么利益、安乐、尊荣、享受,都不吝啬,甚至不惜舍弃自己的身家性命,却绝不肯使神的名受羞辱,这便是尊重神。凡神所吩咐我们作的事我们都敬谨遵行,凡神所憎恶的事我们都避之若浼,这便是尊重神。倚靠神过于倚靠任何人,尊敬神过于尊敬任何人,顺从神过于顺从任何人,仰望神过于仰望任何人,这便是尊重神。凡这样尊重神的,必定被神所重看。不但神自己重看他,神也使许多人尊重他。有时我们看见敬畏神的人被多人尊敬,我们便羡慕他们,但如果我们不效法他们那样在一切的事上尊重神,我们便不能希望得着神和人的尊重。可叹!常有人看见那些尊重神的人被人尊敬,便起了羡慕的心,但他们不肯在凡事上尊重神,却用种种神所不喜悦的方法去求人的尊敬,就如说谎、自夸、作假见证、炫耀自己的长处、迎合群众的心理、竭力讨人的喜悦,外面装作敬虔、热诚、圣洁,里面却充满了各样的不义、邪恶。他们起初这样作的时候,因为他们略有些小聪明,也许能得着一些人的尊敬。但因为他们实际的生活不但不是尊重神,而且是亵渎神,所以迟早有一天神要使他们大受羞辱,使他们被人厌弃,被人唾骂,使他们惭愧到无地自容。到那时候他们才明白只有实实在在尊重神的人才能得神的重看,才能得人的尊敬。他们悔恨自己的无知,但是已经太迟了!他们当中还有些人到死也不明白他们受辱出丑的原因。这些人真是可怜到极点!

世上被人尊重的人很多。有的是因为在政治上有特别的建树而得多人的尊重,有的是因为在科学上有特别的发明而得多人的尊重,有的是因为在事业上有特别的成就而得多人的尊重,有的是因为在文坛上有特别的声望而得多人的尊重,有的是因为在社会上有特别的贡献而得多人的尊重,有的是因为在品德上有特别的造诣而得多人的尊重。但这些尊荣不过都是属世的、暂时的,惟有敬畏神、尊重神的人所得的尊荣是永远长存的。正如经上的话说:“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十二3)

反过来说,那些藐视神的也都不免被轻视。我们亲耳听见、亲眼看见许多人狂妄高傲、目中无神、自私自利、胆大妄为,他们遇见好机会,或是用诡诈权术、强暴毒手,得了特别的地位权柄,没有人能抵抗他们、反对他们;他们的势力日渐扩大,他们的地位日见稳固,同时他们的罪恶也日见增加,在他们自己认为他们是天之骄子,是了不得的人物;他们因此目空一切,得意洋洋,口中说夸大的话,他们已经不再惧怕任何人,不再尊重任何人,他们更不愿意承认在他们以上还有神,他们认为他们自己就是神。虽然也屡次有人想反抗他们、倾覆他们,可是结果都归于失败。在人看来,他们一定能长久保持他们的势力地位,断没有人能摇撼他们、推翻他们。谁料到不知怎么一来,在一个短短的时期中,他们竟一败涂地,烟消云散,他们所遭遇的比他们所毁灭、所践踏的人更可怜多少倍、凄惨多少倍!有人评论他们说:“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又有人评论他们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还有人评论他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另有人评论他们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神的话论到他们却说:“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是的,从古至今,凡藐视神的没有不受羞辱、遭轻视的。

神的话清楚告诉了我们,又有许多事实摆在我们眼前,凡尊重神的都蒙神重看,凡藐视神的都遭了轻视。但这还不过是一部分的成就,将来有一日神的荣耀显现出来,每一个人都要照着他所行的得着报答。那时我们更要完全明白凡尊重神的必被神重看,凡藐视神的他必被轻视。■

承蒙香港灵石出版社提供文稿让本刊转载以飨读者,特此申谢。 --编者按

access_level: 
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