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诗篇》第二篇再思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2-14 22:56
圣经 经节: 
诗2:1-12
access_level: 
0

有始无终的约阿施王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2-14 23:00
圣经 经节: 
王下12:1-21
access_level: 
0

神救赎的奥秘与安排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2-07 07:41
圣经 经节: 
弗1:8-10
access_level: 
0

属肉体的人对教会的影响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2-07 07:43
圣经 经节: 
林前3:1-17
access_level: 
0

智慧的人生(三) 神的旨意

智慧的人生(三)

神的旨意

黄聿源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五15~17)

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二17)

文首经文指出愚昧人的表现就是浪费光阴。很多人以为什么事都不做才叫浪费光阴,然而糊里糊涂地盲目做事,何尝不是浪费光阴?愚昧人浪费光阴是因为不明白神的旨意,按自己的意思糊涂地过日子。因此,要作有智慧的人,就要谨慎行事,明白并按照神的旨意来生活。

有智慧的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非常忙碌,很多时候我们是忙忙碌碌地浪费光阴,做着很多没有价值的事情,因为“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一个人若一生都在追求世界和其上的情欲,日子可以很忙碌,别人或看你很勤奋,认为你不虚度此生,但当你离世回到天家,才发现自己竟没有为永生存留什么!纵然你在世时很勤奋,从不放假休息,若你做的一切都不在神的旨意里,你一生所做的全是白费!

就以建筑工地作比喻。在工地里工人们都是依计划、按图则,照主人的意思来做工。倘若有个工人很勤奋工作,但自作主张地东挖西掘,又敲又打,从早忙到晚,看似功劳很大,却原来他在不需挖掘处挖洞,将方砌好的墙打掉,这样,他忙碌费劲所做的一切不单毫无价值,更且具有破坏性。

我们一生都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间,计划自己的人生;然而有一很实际的问题:我们能肯定所做的一切都有价值吗?我们所做的都是在神的旨意里吗?若不是在神的旨意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虚空的,在神眼中都不算数。

怎样才是有智慧的人生?大家都有一生;大家都忙碌勤劳地过这一生。一类人所做的没有永存的价值;另一类人所做的能存到永远。你要成为哪一类人?我们当然希望所做的能存到永远,可是,决定什么是有永存价值的不是你自己,而是生命的主,宇宙的主宰——神。所以一个有价值的、智慧的人生,就是活在神的旨意里的人生;一切在神的旨意以外做的都是在浪费光阴,无价值可言。

要明白神的旨意

我们真的能够明白神的旨意吗?有人说根本没有神的旨意这回事,这只是一些人用来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计划的伎俩。的确,有些人会利用“神的旨意”来达到目的,例如为了取得心仪姐妹的芳心而骗说是神的旨意;又或是自己变心了,就搬出“神的旨意”来提出分手。有许多人利用神的旨意来欺哄人,我们不可不小心。可是我们不能因有这样的人就断然说没有神的旨意这回事,圣经里就有很多有关神的旨意的例子和教训。文首所引的两段经文不单告诉我们有神的旨意,且告诉我们要明白神的旨意,并按照神的旨意来生活。若说没有神的旨意,圣经为何说要明白神的旨意?我们又如何遵行神的旨意?由此可见必有神的旨意。

今天很多人认为神的旨意是有的,但只限于原则性,无所谓神的旨意是给我或给你的。例如说信徒只能和信徒结婚,这是原则,必须遵守;但你可以任意挑选,只要选上的是基督徒便是神的旨意了。所以好些信徒选婚姻对象就抱着到百货公司选购衣服的心态,东挑西选至满意为止,不要专心等候神的旨意,反而多结交几个对象进行选择。这绝对不是圣经的教训。

圣经告诉我们,神不但有原则性的旨意,还有个别性的旨意。神的旨意是可以让你清楚知道哪一个是你的结婚对象。因此我们不单要寻求神整体性的旨意,还要寻求神个别性的旨意。不单止是婚姻,还包括我们的事业、事奉等,都可以寻求明白神在我们个人身上的旨意。

过去若要进入神学院念神学,必须呈交蒙召作传道的见证。司布真曾经说,一个没有蒙召的人不可以作传道。我也认为一个没有蒙神呼召的人作传道,神不会负责,所以就会遇上许多难处。但今日很多人却不接受这个说法,尤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很多神学院收生率普遍下降,几濒无法生存。经过分析探讨,结论之一就是只有清楚蒙召的人方能报读神学的这个条件,拦阻了很多有意读神学却没有蒙召的人,入学人数自然降低,于是这个规定被推翻,并迅速成为潮流。现今很多神学院招生不再问蒙召之事了,可是,神学生并没有因此变多变好了,反换来许多没有蒙召的神学生,造成了现今许多教会的问题,也成了现在神学院的问题。这说明圣经里的教训、要求是不能取消的。

我作传道这许多年来,不时有人来告诉我他要当传道。这心志很好,但我会问他是谁要他作的?若说是他自己的决定,我便会反对,因为作传道是作主的仆人,是服事主,若没有主的呼召,怎可以强行去做?

打个比方:你向往在某大银行做事。于是有一天你穿戴整齐,自己跑到那银行的办公室坐下要上班了。可以吗?当然不行!虽然你很想当这银行的职员,但老板没有聘请你,就没有资格做了。这是个很简单的原理。

要寻求神的旨意,就应该好好祷告,在确知是神的旨意后就放胆去做,不用再惧怕担忧了,因我们的主是万有之主,祂不会叫祂的仆人有所缺乏。如果是神呼召你做的,祂必然支持你。所以,是否明白神的旨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神的旨意在圣经里

我们怎能明白神的旨意呢?有的人做了梦就将梦境解为是神的旨意。不错,神有时会用很特殊的方法把祂的旨意显明,因而很多人觉得明白神的旨意是很神秘,不容易捉摸,也没有把握的;其实这是我们的错觉。有的人则认为神的旨意就像求签,求到好签即为神的旨意,否则就不是。神的旨意仿佛就写在签纸上。

有一回,我妈妈说她一有疑问就祷告,求主让她能得到指示;往往她随手翻开圣经便能读到答案,她认为这很灵验。爸爸说这读法不正确,有危险!妈妈却认为全本圣经如此厚,怎样知道要读哪一节才对?

的确,要从那么厚的圣经里寻求神的旨意是难的,这是因为我们是等到有需要知道神旨意时才来寻找,平日读经时不加注意,结果必然觉得难以明白。抱着求签的心态来寻求神的旨意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活在神的旨意里,学习明白并遵行神的旨意。

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写下“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那么主的旨意的内容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能具体地说出主旨意的内容,以致不能明白,更莫说懂得如何遵行。

其实以弗所书五章所讲述的即为神的旨意,甚至扩大地说,整本圣经就是神的旨意,是一整套,不是零零星星的。今天很多人在圣经中寻求神的旨意却只挑自己喜欢的,这是错误的心态。神是把祂从永远到永远的旨意完完全全在整本圣经里向我们显明了,足够我们用千万年来实行。我们得以活在世上,得以遵行神的旨意,就是为了配合神从永远到永远计划当中的一部分。这就如在整个庞大的工程里,我们做了当中的一小部分。神的计划是一整套的,从永远到永远当中有我们的一小部分。所以当我们遵行神的旨意时,即是在神整体旨意里,按祂的计划成全祂要我们成全的那一部分,这样就是成全神的旨意了。

神救赎我们的旨意

以弗所书第五章特别讲到神整个旨意里的一个很特殊的旨意,叫“救赎的旨意”。圣经里有讲到神“创造的旨意”,神“永恒的旨意”……在这些旨意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旨意:“救赎的旨意”。我们信主的人都在神“救赎的旨意”内,这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因我们都在神整个“救赎的旨意”里,我们活在世上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完成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这原是祂拯救我们的目的。

以弗所书一章三节至十二节也告诉我们,神救赎的旨意在永恒的过去是如何计划。

首先,祂在“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耶稣里就拣选了我们”。在什么都未存在之前,除了神本身之外,什么都还未有,神就在耶稣基督里拣选我们,也即谓在过去的永恒祂就已经在我们身上定下永恒的旨意要拣选我们,这是人的头脑难以明白的事。

其次,祂又“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祂预定我们可以成为神的儿女。再下来祂又按照祂的旨意,使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使我们能因耶稣基督的救赎得称为义,而且把丰盛的恩典赐给我们。再接着,我们按祂旨意蒙拯救的人,“在祂里面得了基业”,或说要成为祂的基业(这是双方面的)。我们成为祂的,能够得着祂的一切。结果是使祂荣耀的恩典“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这是神救赎的整体旨意。

我们今日蒙恩得救,根源在于神从创世以先拣选了我们;我们今日能成为神的儿女,是按照神的旨意所预定;我们今天所以得蒙救赎,是神的旨意预先定下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替我们死,救赎我们;今天我们可以承受神的基业,是神预先定下给我们的。这些都在神的旨意里。这旨意的最终目的是要荣耀神,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

以弗所书第二章则讲到这个计划的成全。二章一至十节说明神如何个别地把我们一个一个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这是祂旨意的成全。我们得救不是我们幸运或聪明,懂得来信耶稣,完全是主的恩典拣选了我们,预定我们得拯救,是祂救赎的工作临到我。所以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二8-9)我们今天所得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也都在神的旨意里头。

主救赎的旨意是个别性的,祂个别的拣选,个别的拯救。即便在千人布道会有整批的人信主,但每一个都可以见证说主是如何个别的呼召、拯救他。这是每一个信主的人都可以作的见证。

神个别拯救我们的目的,就是以弗所书二章十节说的:“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神拯救我们,在我们身上花了许多工夫。我们信主前祂已经做了许多,以后还继续做:包括教导、训练、管教等等,目的是要叫我们行善。圣经说的行善,并非叫我们去参与慈善活动之类的事,而是叫我们遵行主的旨意,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这表示我们每一个人蒙了神的救赎后,主都预备了一套的旨意要我们照着去遵行、生活。这是基督徒一生最重要的责任,也是我们人生的意义。

神对教会整体的旨意

接着二章十一至二十二节说到教会的整体性。神将个别的基督徒从不同的地方拯救出来;主又把所有信主的人聚合在一起,借着圣灵的工作构成了教会。每一个信主的人,都个别有神的旨意在他身上;对教会整体来说,也有神整体的旨意,就是要建立基督的身体,建立祂的国、祂的家、祂的殿。

我们今天信了主,即有两方面神的旨意存在:⑴从个别来说,我们要遵行神在我们各人身上的旨意,所以必须要明白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是什么。从我们人生道路来看,有些人神要他们作传道,有些作护士,有的作教师,作宣教士,作……,每一个人有神的旨意在他身上,都在神的计划里。所以我们要寻求神的旨意,照之来生活,以成全神的计划。⑵对教会整体来说,主为何把我们放在这一个教会里?主不是要给我们一点社交活动的空间,而是有祂一定的旨意。

我们信主是主的旨意,我们在什么教会聚会也是主是旨意,是以我们就有责任寻求祂在这个教会里面的旨意,然后就是在这个教会里面,祂在我们身上的旨意是什么。我们在教会里面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基督的身体建立起来,把神的国建立起来,把神的家建立起来,把神的殿建立起来。

当我们讲到身体时,在教会里我们是肢体;讲到家时,我们是弟兄姐妹;讲到国,我们是天国的子民;讲到殿,我们是活石、是祭司。我们由此知道,我们每个都有神的旨意在身上,故我们要追求按祂的旨意来生活。

到了以弗所书三章十至十一节告诉我们:“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神的目的是要教会的整体来见证神、荣耀神,让人看到神百般的智慧在教会里头。不但在救赎上看到神的智慧,在教会整体的见证上也看到神的智慧。我们能在神的旨意里有分来荣耀主、见证主,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啊!盼望大家能看到神这个整体的计划,明白神的旨意,并按照着来生活,免得作了糊涂人。

现今有很多基督徒活在世上懵懵懂懂,不知为何而活;到教会里聚会也是懵懵懂懂,不知为何要到教会,也不明白为何而聚会。他们看不见神整体的计划,看不到神在教会里的旨意,也看不清自己在教会里也有神的旨意。因此,许多人到礼拜堂成了一种形式,只觉得无聊烦闷。若你有属灵的认识,明白主的旨意,你就知道你在教会里是何等重要。要晓得神的旨意里有你的一分,神要在教会里得荣耀你也有一分,神要透过教会整体,要透过每个人,透过你自己来得着荣耀和称赞,来彰显祂的智慧。这是很伟大的事情!你只消看看神所创造的一切,“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十九1)日月星辰静静不言一语,却按照神的旨意在每天单调的升降中显出神的荣耀,我们有思想,有生命,会开口说话,会做事,就更能具体的按照神的旨意来生活,能够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以心甘情愿、顺服的心来遵行神的旨意。所以,神在我们蒙救赎的人身上的旨意,远超过祂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启示录告诉我们,将来在天上与神永远同在,永远敬拜称赞祂,得享祂永远的荣耀的,不就是我们么?

我们要称赞神在我们身上救赎的旨意,我们要按照个人所经历的恩典来称赞神。太阳不会唱圣诗赞美神,我们会;太阳没有意志选择赞美神,我们有;太阳没有感情对神说我爱你,我们有。我们可以这样来敬拜赞美神,这原是祂救赎的旨意。

在以弗所书第四章,我们就更详细看见如何在教会里配搭,建立主的教会,荣耀主的名:有的作使徒,有的作先知,有些作传福音的,有些作牧养的,有些作教导的。(在圣经其他地方,还提及很多其他的职分和职事及不同的恩赐。)主耶稣基督升天后,神就赐下不同的恩赐给我们,“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弗四7)我们之所以从神领受各种各样不同的恩赐,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能互相配搭,一同服事主,让主的生命在我们当中流露出来,让主的能力在我们当中显露出来。主各种恩赐若在我们当中尽显无遗,神就得着荣耀。

按照神的旨意,每个基督徒必要在教会配搭事奉主,没有一个可以例外不服事主。一个不事奉主的基督徒是行在主的旨意之外了。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说,主把我们置于身体里面,各人有不同的功能,如各种不同肢体一般:有人作眼睛,有人作耳朵,有人作手,有人作脚;不论作什么,都有一项功用。所以,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教会有什么功用,就应该好好的祷告寻求主。

当我们讲寻求明白主的旨意时,不单是在等候配偶或选择职业这类事上才寻求,我们的事奉和教会生活才是更重要的,我们该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应先寻求主在教会里的旨意,寻求在教会里如何配搭来事奉主。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在教会里可有可无,主把我们放在教会里,祂绝不会拯救一个人而浪费不用。所以在主的旨意里,没有一个人是白白得着救恩却又是多余的。若你觉得自己是没用的,这不是主的旨意,而是你自己跑在主的旨意之外。

从以弗所书四章十七节直到六章末,是讲述基督徒的生活、个人灵性的追求、教会生活、社交生活、婚姻生活及家庭生活等,都有神的旨意在其中。神在圣经里已经非常清楚阐明祂的旨意,不论是在哪个领域,我们都要按祂的旨意来生活,方不致作糊涂人。

从以弗所书我们明白了神的旨意是宏大的,从永远到永远;神的旨意是荣耀的,我们能够在祂的旨意里有分是很荣幸的;神的旨意是很具体的,我们可以知道祂在我们个人身上的旨意,知道祂对整个教会的旨意,知道各人在教会的旨意,也可以知道各人在家里的旨意,在社会上的旨意;家庭生活、婚姻生活的旨意;作父母、作儿女、作丈夫、作妻子、作仆人的旨意,样样俱全,非常具体完整。所以,我们要寻求、明白并遵行神的旨意,因祂的旨意是非常有把握的,不是神秘诡谲难懂的。

虽然有时有些特殊的问题发生,你也用不着担心,主必会让你明白祂的旨意。就如主若要你当传道,祂必会清楚让你知道是祂要你作的。若你的生活都按着圣经教训来过,你所有个别性的、特殊性的问题,主都有办法让你明白祂的旨意。

神的旨意已很清楚写在圣经里,我们可以常去读,忠实去行。我们要常存寻求主旨意的心,忠实地按主的旨意来生活。这样,我们不但是个有智慧的人,且一生所做的事要存到永远。不在乎是否轰轰烈烈做了什么事,乃是因所做的事是在神的旨意里头,就能永存。 ■

access_level: 
0

属灵的沉睡

属灵的沉睡

谢彦群

弟兄们,论到时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你们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昼之子,我们不是属黑夜的,也不是属幽暗的;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因为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醉了的人是在夜间醉。但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因为神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帖前五1~11)

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三节至五章十一节是一段论到“睡眠”的圣经,里面谈及三种的睡眠。第一种是讲我们每天晚上的睡眠:“因为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五7)这里保罗只是应用这个睡眠的规律,跟我们谈另外一种的睡眠。

第二种的睡眠是讲到在主里睡了的人:“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四14)那些在主里面死了的人,就像睡眠一样,是会醒过来的。将来他们比我们更先复活,比我们更先得到荣耀的身体。而且他们是已经在主里息了劳苦,休息了。

第三种的睡眠是从五章一节到十一节(文首经文),也是本文的重点。这里第四到六节提醒我们:信主的人都不是在黑暗里面,不属于黑夜;我们都是光明之子、白昼之子;所以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保罗这里讲到的“不要睡觉”是指属灵方面的。他说“……总要警醒谨守。”如果我们不警醒谨守,我们的灵性就会进入一种沉睡的状态——属灵的沉睡——没有警醒谨守,没有预备等候主再来,没有努力事奉主,以致主的日子来到的时候措手不及,没有预备。跟随主的人都知道,当跑在这条十字架的道路上面,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也有可能在属灵的道路的某一段里面沉睡了。就好像门徒在客西马尼园,当主耶稣最需要他们警醒的时候,他们却都沉睡了,没有与主一同警醒。我们有时候甚至沉睡到自己都不知道,甚至连我们周围的弟兄姐妹都没有发现。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有如在下午时分驾车跑在又直又长的路上,经常会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如果没有提高警觉,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属灵沉睡的特征

第一种的睡眠是到了天亮就自动地醒过来,是自然的规律。第二种的睡眠是已经离世到主那里去,我们知道主会把他叫醒。第三种的属灵沉睡到底有什么特征?要怎样才能够叫醒在属灵沉睡中的人?五章一至八节告诉我们三个属灵沉睡的特征。

一、明明晓得却以为可逃脱

“弟兄们,论到时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五1~3)

这段经文的前面(四13~18)是在讲主再来的日子,在主里面睡了的人都要复活;然后在五章二节,也说“主的日子来到”。可见这里所讲的“时候、日期”,是指主再来的时候、主再来的日期。这个日子的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没有人知道夜间的贼会在哪一天出现,而且他不会在来到之前,先发一个简讯通知你,叫你准备准备的。贼决定什么时候来,他就什么时候来,而且往往是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就来到。

第三节说主来的日子又像“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甚至在人人都以为平安稳妥的时候就来到。很多有生产经验的妈妈都能够告诉你,往往是在她们以为不可能的时间里就生产了。主来的日子也是一样,很多人在沒有预备的时候,主就来到了。妇人的产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她们“绝不能逃脱”。贼不会每一家都去的,比较幸运一点的话,可能从来没有被贼光顾过。但是怀孕的妇人就一定会生产,没有人在怀孕之后,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面不出来的,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虽然不知道准确的生产日期是哪一天,但是那一天一定会来到。保罗用这个来形容主来的日子,虽然不知道哪一天,但却肯定会来,绝不能逃脱的。

不过,保罗这里要讲的重点是:“主的日子来到”的这个真理、这个教训,帖撒罗尼迦教会是早已经知道了,也相信了;所以他在五章一节说:“……不用写信给你们……”也就是说保罗很肯定之前他已经教导了,也知道他们相信这一切。保罗在这里也不是在指出帖撒罗尼迦教会对这个教训有什么不正确的认识,或对这个教训有什么需要补充。他不是教导他们新的教训,也不是补充过去所教导的。保罗所要强调就是:“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来的日子的这个真理。

从第三节我们又看到另一个线索就是保罗说“他们绝不能逃脱”。保罗在这里不是说产妇生产的这个产难绝不能够逃脱;因为在古时,生产的产难是每一个妇女都知道的,每一个怀孕的妇女都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她们知道这个产难是绝不能够逃脱的。不像今天,很多妇女选择剖腹生产,选定日期,做好一切准备,睡一觉,孩子就出来了,不需经过产难。但是在那个时代却不是这样的,可见保罗在这里说“绝不能逃脱”,是讲给那些明明晓得的人听的。他们明明晓得之后又如何呢?这些人虽然晓得主的日子要来到,却以为可以逃脱;这些人明明晓得主的审判要来,明明晓得主的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明明晓得主来的时候,他们的工程要经过火的试验——他们明明知道草木禾秸的工程无法逃过这个试验;但是却以为自己可以逃脱。

还有许许多多圣经里面的教训,我们也是明明晓得的。我们知道要彼此相爱;知道要孝敬父母,丈夫要爱妻子,妻子要顺服丈夫;我们也知道要忍耐到底,这些都是我们要去遵行的,但是我们却没有切实地遵行,以为可以逃脱。许多还没有信主的人,他们听福音一段时间,明白了救恩,也明白了救恩的浩大,是明明晓得神的救恩是为他们预备的;但是圣经里面也有另外一句话提醒他们:“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所以保罗在这里所讲的属灵沉睡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明明晓得,却以为可以逃脱。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特征呢?

二、在黑暗中过着睡了醉了的生活

“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你们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昼之子,我们不是属黑夜的,也不是属幽暗;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因为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醉了的人是在夜间醉。”(五4~7)这里描写的是第二个属灵沉睡的特征。保罗在这里用不同的称呼、不同的生活来刻画出两种人,他称呼他们作弟兄,因为他们是属于教会的信徒,是保罗所带领、所关心的。他们是光明之子,是白昼之子。他们行走在光明之中,生活在白昼之中,是属神的人。保罗也刻画他们的生活,说他们是警醒谨守的人,他们不是活在黑暗中,而是随时做好准备等候主再来。第四节,“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有另外一个比较正面的翻译是:“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所以那日子不会像贼一样临到你们。”保罗刻画的第一种人是光明之子,是白昼之子,是警醒谨守的人。

然后他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刻画第二种人。他们是属黑夜的,是属幽暗的;就是以弗所书第六章所说的,这些人是属于那管辖着幽暗世界的、天空属灵气的恶魔所控制的人。这些不认识神的人是属于黑夜的,是属于幽暗里面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第七节说他们是“睡了的人”,又是“醉了的人”,他们是又睡又醉的人。这里讲到“睡了的人”是指在晚上睡觉的人,也就是前面讲的第一种的睡,保罗以此来比喻这些属黑暗的人的生活。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是尽量放松自己,尽量的休息,尽量抛开一切的忧虑;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一点也不知道,也没有防备。正常的睡眠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有很多的忧虑,有很多无法放下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失眠的。保罗在这里的重点是指出晚上的睡眠的特点:心里没有防备,对周围一切的事情浑然不知,这正是那些属黑夜、属幽暗的人的写照,他们对属灵的事情是完全不知,对属灵的争战是浑然不觉。“醉了的人”就更糟了,喝到醉醺醺,完全失去了理智,无法约束自己。时常醉酒的人,是放纵肉体的人,是贪爱世界的人。那些被酒所控制,甚至用酒来麻醉自己的人,借醉做出许多不应该做的事,做了许多的坏事都不觉得害怕。所以保罗刻画这种属黑夜、属幽暗的人,是用睡了、醉了。

保罗描写这两种人的目的是什么?第六节的“我们”,指的是弟兄们,就是光明之子、白昼之子。“不要睡觉”指的是属灵的沉睡。保罗不是叫弟兄们晚上不要睡觉,他乃是说“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像那些属黑夜,像那些属幽暗的人那样灵里沉睡了。保罗在这里提醒我们、提醒教会,不要沉睡像别人一样,主的日子才不会像贼一样的临到我们。属灵的沉睡,就像属黑暗的人一样,他们沉睡了,对周围的事情,对属灵的争战,对周围的异端邪说,对抢救灵魂的事情都没有反应,因为他的灵已经沉睡了,失去了防备。另一方面,属灵沉睡也像醉了的人,他的许多生活行为已经跟世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追求的是世上的享受,贪爱的是这个世界。所以保罗在这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属灵沉睡就像那些属黑夜,属幽暗的人,他们沉睡了,他们醉了。

三、穿着睡衣却非属灵军装

第三个特征是在第八节:“但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我们既然是属于白昼,不属于黑夜,就应当清醒,就要谨守,然后把信心和爱心的护心镜穿在身上,以及把救恩盼望的头盔戴上。报章曾经报道,在某一大城市里面的市民,很多人是穿睡衣上街购物,在街上走来走去。他们穿睡衣上银行、上超市,穿睡衣晨运、遛狗;而且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着睡衣到处走,这些照片也流传到世界各个的角落去。你也许会想,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懂。我们很肯定不会穿睡衣上班或者上课,更不会穿睡衣去礼拜堂聚会。睡衣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穿的,白天不应该穿睡衣。但是如果白昼之子沉睡了,好像在黑夜里沉睡一样,如同这里所说的,没有穿戴信心和爱心的护心镜,也没有戴上得救盼望的头盔,他穿的恐怕就是睡衣了。很可能他穿的时候也不觉得怎样,因为他正在沉睡当中,就好像刚才所讲的那个大城市的市民,他们不觉得穿着睡衣走来走去有什么不妥,反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特色。

属灵沉睡的人穿的是睡衣,不是信心、爱心和救恩盼望的军装。保罗这里说的是军装,是护心镜,是头盔,是打仗的军士所穿的军装,是能够抵挡敌人的火箭和攻击,能够保护我们的军装,是不容易被敌人打倒的军装。当我们穿着睡衣的时候,就没有护心镜,也没有头盔。没有了信心、没有爱心,也没有盼望作为保护,如果被打倒了,是很正常的,所以保罗在这里就提醒我们应当穿上爱心、信心和救恩盼望的军装。

苏醒过来的途径

接着保罗告诉我们两个怎样使我们苏醒过来的途径。

一、与主同活

“因为神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五9-10)
这是第一个醒过来的途径。神为我们预备这个救恩,最终的目的不是要刑罚我们,乃是要叫我们得救。而且神在创世以前已经拣选预定我们得这救恩,还差派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来完成救恩,然后将这救恩用诸般的智慧、聪明,充充足足地赏给我们。(弗一)神费尽心思都是为了我们。为了叫我们无论是“醒着”,就是还在地上活着的时候,或者是“睡着”,就是指在主里面睡了的人,都与祂同活。这里的“同活”不是指与主有同样的生命,而是指有同样的生活。当然,这位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在降世之前的生活是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祂降世以后,在地上三十三年半的日子,我们就清楚看到祂是如何生活。在四福音书和使徒们的写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主的生活里各种各样吸引我们,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里只略略提出两点。

主在地上的生活,我们可以用两个“完全”来形容。第一,主在地上是完全顺服。祂完全顺服天父以至于死。第二个“完全”是完全得胜。祂得胜魔鬼撒但,得胜罪的权势,得胜死亡。所以无论是睡了的人(已经到主那里去的人),将来主要叫他们一同活过来,与主永永远远在一起;或是醒着的人,就是我们这些仍活在地上的人,主也与我们同活,祂能够叫我们像祂一样的得胜。就算我们处在属灵的沉睡中,只要主,也只有主能够叫我们醒过来,经历属灵的清醒和灵里的复兴。回顾教会复兴的历史,过去的两百年,教会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地方的大复兴,都是主自己的工作。今天主的工作也能够彰显在我们当中。如果我们渴望从属灵的沉睡中清醒过来,能够有主的力量,有主的得胜,我们唯有靠主。只有主能够叫我们沉睡的灵苏醒过来。与主同活,过主所过的得胜生活,这就是第一个使我们清醒的途径。

二、彼此劝慰,互相建立

能够叫我们清醒的另一个途径是在第十一节:“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肢体之间的劝慰跟互相的建立是另外一个帮助我们清醒的途径。我们不但个人要与主同活,我们整个教会也要追求与主同活,过着彼此劝慰、互相建立的团契生活。在属灵的道路上,当我们感到疲倦了,甚至沉睡了,如果有弟兄立刻提醒我们,鼓励我们,使我们不至于沉睡下去,这是何等大的福气!没有一个人是永远不会软弱的,没有一个人是永远不会失败的,但是最可怕的是当我们软弱失败的时候,没有人来劝慰我们,建立我们。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使到没有人能够唤醒我们。盼望我们借着教会的聚会、活动,与弟兄姐妹互相建立起团契的生活,能够彼此劝慰、扶持。

我们当求主借着祂的话语提醒我们,审察我们在祂面前的属灵光景如何。若是有软弱,若是灵里沉睡了,求主的圣灵提醒我们,激励我们,唤醒我们沉睡的灵,并借着周围的弟兄姐妹来劝慰、扶持我们。求主复兴我们,建立我们,使我们在这末世的时代,能警醒等候主再来。 ■

access_level: 
0

榜样




榜样

榜样


谢彦群

俗话说:“有样学样”,每一个人都会从其他人身上去模仿。有的学习别人的正直、温柔、孝顺、勤劳等,也有的学习他人的诡诈、暴燥或懒惰。不论是好或是坏,一个榜样所发挥的影响力,往往比其他管道都明显和迅速。因为榜样使人心服口服,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习属灵功课也是一样,须要好榜样才能把功课学得好。有人说,一个好榜样,就是一堂最有力的讲道,可以帮助许多人的灵命成长。所以追求灵命成长的人,一定少不了跟随属灵的好榜样,来帮助自己成长。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3:15 说:“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主吩咐门徒以祂为榜样,主是我们完全的榜样。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16这样写道:“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保罗也要求信徒以他为榜样,因为他是“效法基督”的(林前11:1)。今天在教会里,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效法的好榜样,因为他们也是效法基督的榜样。

除了以上所提及要效法好的榜样之外,圣经中还有其他有关的教训,并要我们努力树立好榜样给别人效法。当保罗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他不但自己听从基督的命令,以基督为他的榜样,他也努力使自己成为信徒的榜样。要人效法,並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乃是为了要吸引更多人来认识基督,成为主的门徒。主所颁布的大使命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28:19),教导人遵守神的话,除了言教,更要以榜样作为身教。所以,树立榜样,可说是每个立志遵行大使命的人不可忽略的操练。与此同时,教会中作带领和教导的长执、传道人、讲员及主日学老師等,树立美好的榜样,更是带领教会优先的要求。正如保罗所吩咐提摩太的“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彼得对教会作长老的说:“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彼前5:3)有人说:“衡量一个教会是否兴旺,不是看人数或奉献有多少,甚至也不是有多少的事工,而是看有多少基督徒立志效法基督,成为别人的榜样。”

一般人对于自己给其他人树立了怎样的榜样,往往是掉以轻心。殊不知一个坏榜样对家庭、对教会可以产生可怕的破坏力。大卫王就是一个例子。大卫是神所拣选代替扫罗做以色列的王,经过多年争战,总算统一了以色列国。但就在那年当列王出战,约押正率军围攻亚扪,大卫没有亲自出征而留在宫中的时候,他在屋顶看见拔示巴沐浴,结果就与她犯了奸淫的罪。后来,他为了遮掩其罪,还借刀杀人,把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害死。大卫从一个敬畏神的人变成了一个犯奸淫又杀人的重犯,圣经清楚讲明大卫的恶劣榜样最终祸及他的家庭。从《撒母耳记下》第13章可以看到,大卫的长子暗嫩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妹子他玛,用诡计玷污了她,过后却恨她。接着,圣经写道:“大卫王听见这事,就甚发怒。”(撒下13:21) 圣经作者刻意加上“王”字,大卫以王者身份听见人犯奸淫,按律法应当处以死罪,但大卫只是甚怒而己,是敢怒不敢言,无力对暗嫩采取任何刑罚。很明显的,因大卫自己的坏榜样,使他失去了秉公行义的力量。以后,他也无法去阻止儿子们的自相残杀、造反及犯奸淫等种种可怕的罪行。

相反地,树立一个好榜样却能使许多人的信心被建立起来,并忠心地事奉主。使徒保罗就是一个例子。保罗所立的榜样,坚固了许多信徒的信心,其中受益最大的当然是保罗的同工和他属灵的儿子提摩太。在《提摩太后书》3:10,保罗说:“但你已经服从了我的教训、(我的)品行、(我的)志向、(我的)信心、(我的)宽容、(我的)爱心、(我的)忍耐”,这里保罗是嘱咐提摩太要服从(或跟随)他的榜样;而且,每一方面的榜样,提摩太都必须好好地跟随。这些榜样包括了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和忍耐。

保罗的教训,指的是他所传讲的信仰和真理。他的品行,则是从他坚信的真理流露出来的品格行为。我们都同意,若一个人的教导与他行出来的完全一致,即言行一致,这就是最强而有力的榜样,也是最能吸引人去跟随的榜样。如果我们盼望教会是一个持守真理,言行一致的教会,那么,我们每一个作带领的长执、传道人和主日学老师,都要努力在教训和品行上,像保罗一样都树立言行一致的好榜样,全教会才能模仿跟从而成为遵行真理的教会。

保罗的志向,是完成从天上来的异象——引人从黑暗中归向光明,得蒙赦罪。保罗的信心,是建立在为信心创始成终的主基督身上,他以这信心跑完一生的道路。保罗的宽容(或译作忍耐),指的是忍受神在他身上的磨练,使他更深地顺服神。神在他身上加了一根刺,虽然他曾三次求主除去这根刺,但都失败了 ,可是他却学会因软弱更倚靠主,活出宽容的榜样。

最后是,他在苦难中所树立的爱心和忍耐的榜样。保罗自从大马色路上遇见主,蒙召做外邦人的使徒开始,就受到犹太人不停地攻击和迫害;可是他爱犹太人的心肠,一点也没有减少。他说:“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3)这就是他爱心的榜样。保罗的忍耐,指的是从恶劣的环境中产生的忍耐。保罗经历了各种的逼害,有监禁、鞭打、死亡;有深海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也有假弟兄的危险。在这一切的迫害中,保罗树立了忍耐的榜样。

保罗的榜样,不但是坚固了当时的教会;今天,我们同样地可以通过他的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和忍耐的榜样来学习忠心地事奉主,跟随主到底。

access_level: 
0

旧约综论之 《俄巴底亚书》——伸冤的主

旧约综论之《俄巴底亚书》——伸冤的主

胡恩德

俄巴底亚得了耶和华的默示。论以东说:我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并有使者被差往列国去。说:“起来吧!一同起来与以东争战。我使你以东在列国中为最小的,被人大大藐视。住在山穴中,居所在高处的啊!你因狂傲自欺,心里说:‘谁能将我拉下地去呢?’你虽如大鹰高飞,在星宿之间搭窝,我必从那里拉下你来。这是耶和华说的。盗贼若来在你那里,或强盗夜间而来,(你何竟被剪除)岂不偷窃直到够了呢?摘葡萄的若来到你那里,岂不剩下些葡萄呢?以扫的隐密处,何竟被搜寻?他隐藏的宝物,何竟被查出?与你结盟的,都送你上路,直到交界;与你和好的,欺骗你,且胜过你;与你一同吃饭的,设下网罗陷害你;在你心里毫无聪明。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岂不从以东除灭智慧人;从以扫山除灭聪明人。提幔哪!你的勇士必惊惶,甚至以扫山的人,都被杀戮剪除。因你向兄弟雅各行强暴,羞愧必遮盖你,你也必永远断绝。当外人掳掠雅各的财物,外邦人进入他的城门,为耶路撒冷拈阄的日子,你竟站在一旁,像与他们同伙。你兄弟遭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犹大人被灭的日子,你不当因此欢乐;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说狂傲的话。我民遭灾的日子,你不当进他们的城门;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他们受苦;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伸手抢他们的财物。你不当站在岔路口,剪除他们中间逃脱的;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将他们剩下的人交付仇敌。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万国,你怎样行,他也必照样向你行;你的报应必归到你头上。你们犹大人在我圣山怎样喝了苦杯,万国也必照样常常地喝;且喝且咽,他们就归于无有。在锡安山必有逃脱的人,那山也必成圣;雅各家必得原有的产业。雅各家必成为大火,约瑟家必为火焰,以扫家必如碎秸,火必将他烧着吞灭。以扫家必无余剩的。这是耶和华说的。南地的人,必得以扫山;高原的人,必得非利士地,也得以法莲地和撒玛利亚地;便雅悯人必得基列。在迦南人中被掳的以色列众人,必得地直到撒勒法。在西法拉中被掳的耶路撒冷人,必得南地的城邑。必有拯救者上到锡安山,审判以扫山。国度就归耶和华了。”(俄1~21)

神宣布毁灭以东

旧约先知书大部分是针对神子民的罪而传出神的话,唯独两卷——俄巴底亚书和那鸿书;前者是向以东宣布神毁灭的信息;后者是讲述神要对付亚述国。
“俄巴底亚”此名,意为神的仆人,而俄巴底亚本人确实是作神的仆人,传出神的话。书中对以东国所发出的预言,现已一一应验。从文首所引的经文可见以东遭神毁灭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恶待兄弟雅各(以东的祖宗以扫与以色列人的祖宗雅各是双生子)并其子孙。

以东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对待犹大人。当犹大人亡国时,以东人竟抢夺他们的财物,又剪除逃脱的犹大人。当时,外国军队已攻入耶路撒冷,犹大人正逃避敌军的追杀,在路口遇见以东人,或会盼望他们的兄弟伸出援手。谁知以东人非但不施以援手,反下毒手杀害这些难民,委实可恶非常!再者,以东人更将剩下的犹大人交付仇敌巴比伦人。有人认为神预言以东人受惩治是指犹大国曾被亚拉伯人、非利士人攻入而言,但我相信是指犹大亡于巴比伦的时候。

以东遭神对付的原因——骄傲自负

神要对付以东人,打倒他们的骄傲。究竟他们是如何骄傲的呢?文首经文的第三节提到他们住在山穴中,位于高处。死海位于犹大的东南面,以东则在死海的东南面,现今属约旦国土。此地多是山区,有些地方地势非常险要,他们就是居于此。旧日的以东地已一片荒凉,间或有亚拉伯游牧民族停留。山洞已被改成屋宇,颇为美观,看来是其他民族兴建而非出自以东人之手。以东人以山洞为居所,以为相当稳当,不怕敌人的攻击。

有一个位于死海正南面的地方,旧约圣经称为西拉(或名彼特拉Petra),属以东地,介乎死海与阿加巴湾之间。从图片得知,西拉地势非常险要,两面崖壁狭窄陡峭,人伸开两手已能摸到左右崖壁,绵延很远才有敞开的地方。军队若驻守于此,敌人难以攻入。以东人满以为据此险要,就是立于兵家不败之地了。然而神说以东狂傲自欺,“你虽如大鹰高飞,在星宿之间搭窝,我必从那里拉下你来。”(4节)神如此说,果然如此作成。
“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岂不从以东除灭智慧人;从以扫山除灭聪明人。”(8节)我们若参考圣经别处的经文,便知道以东国确有智慧聪明人,在行军和治国两方面都有卓越的智谋,故以东人骄傲地以为有所倚恃。但神说这些智慧聪明人祂也要除灭。

由此我们可得一鉴戒,警惕我们不要倚恃自己。我们若倚恃仗赖的是神,那就对了!倘若我们自觉有聪明智慧,足能应付任何事情,那倒要小心;尤其属主的人,抱有这种心态,恐怕神要对付我们如同对付以东一般。即使我们并非如此,而是倚靠别的事物,如以东倚靠地势的险要,恐怕神也会把我们打倒,将我们所倚恃的除掉,使我们不能在祂面前夸口。

别的先知书提到在以东北面的摩押,也同样因骄傲之故被神对付。耶利米书形容摩押人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或说醇酒),是没有人倒过的美酒;然而神说必将他们倒出来。他们的生活太平,常享安逸,就满心骄傲(参耶四十八11~12)。“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箴言如座右铭,是确实的真理,指出骄傲一定招致败坏。昔日,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在地上时也有类似的话,说:“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十四11)圣经就是神的话,加上神儿子亲口说,那就必然是“定理”——人若骄傲,定招败坏。

以东遭神对付的原因——幸灾乐祸

神对付以东,固因其骄傲自负,但俄巴底亚书更强调的是她对待犹大人的态度。

箴言十七章五节下半节提到:“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当犹大人遭灾的日子,以东人瞪眼看着他们受苦,袖手旁观,幸灾乐祸。假若他们有顾恤同情之心,尤其体念手足之情,则应施以援手,或供给饮食,或提供栖息之所,至少也可向逃难者说句安慰的话。可是,以东人非但没有帮助弟兄,反袖手旁观,幸灾乐祸,故招致神的刑罚。

箴言所提“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并非单指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弟兄而言,而是有一般性的。举凡看见别人受苦而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而受罚最低的程度就是灵性受亏损。基督徒应常存爱心,若我们存心与爱及恩慈相违,那便是罪了。当别人遭灾,因那人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虽没加害于他,却袖手旁观,心中暗暗因此人遭灾而欢喜,这也是不对的,“必不免受罚”,须知我们不该有与爱及仁慈相违的心境。神就是爱,我们是属祂的儿女,应与祂有同样的性情。圣经教导我们凡所行的都应出于爱心,神甚愿我们如此行!

以东遭神对付的原因——加害逃难之人

当日,以东人不仅袖手旁观,幸灾乐祸,更动手加害那些逃难的人——与他们有血统关系的弟兄,内心狠毒非常,所以神要对付他们。若我们对人有幸灾乐祸的心,甚至加害于人,已极为不对,更何况那是弟兄,是属灵的肢体,那就罪上加罪了!故我们要小心,对任何人都不能有与爱相违的态度和存心。

以东遭神对付的原因——神为子民伸冤

犹大人是属神的百姓,也是神的选民,神要因以东人所行的为自己的子民伸冤。在本书第十五节,神已表明必使报应归到以东头上。当神施报之时,要把他们从高处的居所拉下来,又使他们被除灭——“以扫山的人,都被杀戮剪除。”(9节)而且“万国也必照样常常地喝;且喝且咽,他们就归于无有。”(16节)神所要对付的各国将归于无有,以东也在内。俄巴底亚书第五至六节述说敌人攻入以东后,彻底抢掠他们的财物,甚至隐藏的珍宝也被搜刮一空。以东国被除灭,地土变成荒凉一片。耶稣基督的时候,以东国荒凉的情景虽未至顶点,因还有以东人存在(希律王就是以东人),但至今以东国已无迹可寻了,旧址已成极为荒凉之地。

神在俄巴底亚书中宣布刑罚以东国及列国的话,均一一应验;神预告犹大要亡国,亦一一应验。由此可知,神的话是最可靠的,祂怎样说,就必怎样成就。

犹大人亡国逃难之时遇到弟兄,本以为可以逃出生天,谁知反被以东人欺负、抢掠、杀害,他们定必满腔冤屈。中国庚子拳变时,华北有一些西教士,冒险逃难,本想逃到华中汉口的租界,半路上遇到不少危险,都一一逃过了,只差一小段路便到达汉口,岂料在路上遭拳匪杀害。然而他们的冤屈还不如犹大人,因犹大人是被自己的弟兄残害。犹大人中会否有人向神呼叫,求神伸冤?即或没有,神亦全然监察,为他们伸冤!

我们的心因此可大得安慰!现今我们是神的子民,神的儿女,我们也有很多冤屈向神倾吐。当然所指的冤屈并非因别人苦待我们,我们就求神惩治那些苦待我们的人。倘若我们是与主亲近的,跟祂紧密相联,我们心里就有祂的爱,当别人令我们受苦时,我们反倒愿意他们得福,此乃圣经的教导。由于主的灵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能为咒诅我们的祝福,为逼迫我们的祈祷。纵然有时所受的冤屈太厉害,心灵有软弱,不知道应该怎样祈求,圣经教导我们该为咒诅逼迫我们的人求福,而基督徒之间更不应彼此结冤。

神为我们伸冤——肉体的欺压

现今,我们受着极大的压迫和对付,要求神伸冤的,那是什么呢?就是跟我们很接近的肉体。(圣经称“住在我们里面的罪”、恶性、旧性。)正如以东人与犹大人彼此为邻,有血统关系,但却如此恶待犹大人。今日,我们的肉体与我们是紧密相联的,我们饱受肉体的欺压,这个仇敌令我们受苦至深,正如保罗所说:“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罗七21)又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罗七19~20)保罗深受肉体的苦害,在其手下饱受捆绑、驱使,甚至被赶到“死亡”里去。在保罗未得救之时,就是被它引诱犯罪,得罪神。它甚至利用神的律法(他未信主前是在律法之下)将他“杀害”;因保罗认识神的律法,知道应该去行,且立志遵行,谁知肉体无所不用其极,使保罗无法遵行律法,因此被律法定了死罪。肉体利用神圣的律法来杀害保罗,可见罪真是可恶的!

想必我们当中总有人与保罗经历同一样的苦,渴望脱离这个势力。我们大可向神祈求:“神啊!求你为我伸冤,对付这个肉体!”我们或受肉体,或受魔鬼的欺压,大可向神呼冤祈求。不过,当别人苦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应如此祈求,反而要为他们求福气,求好处,因为他们也是神所爱的。
以东跟犹大为仇,并非一朝一夕,乃历来已久。所罗门王尚未驾崩,以东王的后裔从埃及返回以东,要重建其国。他们虽在犹大手下,未得自由,却仍要回去,这无疑是与所罗门王为敌,及后当然亦与犹大人为敌。对犹大人而言,以东是个老仇敌,然而,神为祂的百姓伸冤,且是非常彻底地对付以东,故以东不单亡国,其地更杳无人烟。

今日我们的仇敌——肉体,虽仍未被神完全消灭,但在我们今生的岁月里,神能使我们不受其压迫,甚至胜过它!神为我们对付肉体,彻底至一地步,可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罗八13),使它如同已死。现今,我们虽然因肉体而受许多的苦,但这卷书使我们有此把握——神是伸冤的神,祂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亦作基督徒的伸冤者来为我们对付罪!

有一次,我请教一位长辈有关基督徒能否胜过罪恶的问题。他表示今生我们未臻完全至毫无罪恶的境地,有时候罪恶犹如狮子,猛然扑出,即或是灵命颇长进的人,也会在突如其来的试探中倒下。然而在跌倒后,却能运用信心,靠主立即起来,认定自己已与主同死,同复活,便能将那试探和恶势力逐渐压下去。这全是因为神是我们的伸冤者。有时,神的恩能使我们不跌倒,因神提醒我们那个试探要来,我们靠着主就能胜过它了。要牢记——神是帮助我们的,尤其在对付我们的“仇敌”一事上,神为我们伸冤。跌倒失败会令我们十分痛苦,是否一直如此含恨而终?不是的,因神是帮助我们,为我们伸冤的。
昔日我住在大埔道时,经常看到一个头发蓬松、满身污垢的神经汉在街头露宿,时而在深夜,时而在日间高声怒骂。后来得知此人做生意被骗,钱财尽失,有冤无路诉,以致疯了。试问谁能为他伸冤呢?我们备受罪恶、魔鬼、肉体的欺凌,以致在稍一不警醒、稍一放松,不相信主、不靠赖主之时跌倒失败。然而,我们毋须如那神经汉般,认为毫无曙光,我们大可立刻靠主站立起来,那缺陷就能马上填平,因主是为我们伸冤,为我们对付仇敌的。

神为犹大人伸冤后,以东就灭亡了。俄巴底亚书末后的一段述说主再来时犹大家所蒙之福。纵然他们曾遭灾,又在以东人手下吃尽苦头,但至终神为他们伸冤;不但对付以东人,也惩治其他苦待以色列家的外邦人。末后神必施恩拯救他们,连以东也得回来,归到他们所得的产业中。“以扫家必无余剩的……南地的人(即犹大国,今称以色列国),必得以扫山……直到撒勒法。”(俄18~20节)他们所得的地土极多,直到撒勒法,即现今的黎巴嫩。本书的末节带出一个极好的消息:“必有拯救者上到锡安山,审判以扫山。国度就归耶和华了。”以色列国终会归于神,全世界也会成为神的国度归于神,当中包括以东、摩押等地,甚至昔日以色列家四围仇敌之地,都要归于神,成为属神的产业。

神既为祂的子民伸冤,使他们福杯满溢;祂也必为我们伸冤,使我们得属灵之福。神帮助以色列,现在已经开始帮助他们,将来这个帮助一定会扩大,直到主耶稣基督再来之时,有全面的帮助及福气加在以色列民身上。他们历代备受各国的对付、逼迫、残害,将来神会使他们重得福气,完完全全的成为属神的国度。

我们是属神的儿女,主必定为我们伸冤,今生主要打倒我们的仇敌魔鬼和肉体,救我们脱离这些仇敌的手;其实神差遣耶稣基督到世间来,已把这个拯救作成了,今天我们是支取这个已成功的救赎之功,使我们能完全胜过这些。求主帮助我们晓得怎样支取,怎样相信,又帮助我们晓得将自己完全交付在主手中而相信,主就使我们经历祂是为我们伸冤的主,愿主教导恩待我们。若我们当中有人觉得备受肉体之苦,求主让我们早日得着释放,经历主的拯救,就是祂在十字架上已作成的拯救。■

本文原刊载于香港喜乐福音堂二○一四年一月份之“音讯”。今蒙准转载以飨读者,特此申谢。 --编者按

access_level: 
0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十二) 审判的仆人

默想主

主耶稣——受苦的仆人(十二)
审判的仆人

黄聿源

这从以东的波斯拉来,穿红衣服,装扮华美,能力广大,大步行走的是谁呢?就是我,是凭公义说话,以大能施行拯救。你的装扮为何有红色?你的衣服为何像踹酒榨的呢?我独自踹酒榨,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我发怒将他们踹下,发烈怒将他们践踏。他们的血溅在我衣服上,并且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因为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我仰望,见无人帮助;我诧异,没有人扶持;所以我自己的膀臂为我施行拯救,我的烈怒将我扶持。我发怒,踹下众民;发烈怒,使他们沉醉,又将他们的血倒在地上。(赛六十三1~6)


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启六15~17)

我们常有一种错觉,以为主耶稣基督既为我们钉十字架,亲身担当我们的罪,拯救我们,所以祂是非常的慈爱,满有怜悯,是不会发怒的。我认为这是再错不过的一种印象!不错,主耶稣第一次来的目的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叫世人因祂得救,就如以赛亚书六十一章所说的,祂是来“宣告耶和华的恩年”;但接着却是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一方面是讲到神的拯救、施恩和怜悯;另一方面讲的是神的公义、审判和报仇,可见两方面都是事实。神透过耶稣基督这位受苦的仆人来受苦,完成了救赎的工作,那么神要审判世界,向祂的仇敌报仇的这件事,由谁来做呢?还是同一位——主耶稣基督。以赛亚书六十一章讲到耶和华报仇的日子,其重点放在以色列人因着耶稣基督再来的缘故,蒙了许多的恩典,所以主的再来对以色列人来说是一个蒙福得拯救的日子。文首经文同样是关于主的再来,而重点是放在祂怎样对付那些敌对神的人。

世人同心敌对神

自从亚当、夏娃犯罪以来,人类就一直偏离神,敌对神的心也越见厉害。今天我们看见全世界差不多都是背叛神、敌挡神,就如诗篇二篇一节所说的:“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在彼此敌对、争执、争权夺利,但是讲到向神的时候,则一致地敌对神。纵使主耶稣成就了救恩,却仍然受到世上所有人(除了信徒以外)的抗拒和敌对,可以说,全世界都在造反,同心一致敌对神,要脱离神。

今天世界上许多的思想都是无神的,世人宁可相信进化论而不相信神的创造;宁可相信人的权柄,多过相信神的主权,因为人的心中根本是不要神、敌对神,无论是个人、整体或国家都是这样,已经司空见惯,不觉得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们有否想过,人类是神所造的,而且是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付上生命的代价来拯救的,换来的却是人们对祂的敌对及反抗!

羔羊的忿怒

今天罪恶在世界上大行其道,好像没有公义、没有公理,犯罪作恶的人往往亨通发达,整个世界罪恶满盈,不义充斥天下。这样的一个世界,难道神就闭眼不看吗?很多人埋怨神,说神不公道,不替受屈的人伸冤,真的是这样吗?

圣经让我们看见,神必要对那些犯罪作恶的人施行审判。祂怎么施行审判?祂不是派天使来,也不是自己来,乃是再次差派耶稣基督来审判世界。启示录六章十五至十七节,讲到将来主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地上的君王、臣宰、壮士、富户、自由的、为奴的,都要受审判,换句话说,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人都是敌对神,都活在神的愤怒底下,当主耶稣再来的时候,这些人宁可让大山岩石倒在他们身上,也不要见到那坐宝座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

当讲到耶稣基督是神的羔羊时,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羔羊的温柔,默默无声地受苦。但是,我们却没有看见神的羔羊的另一面——羔羊的忿怒。当羔羊发怒的时候,就没有人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了。

主施行审判

“这从以东的波斯拉来”(赛六十三1)是一句双关语。“以东”是红的意思。以扫出生时全身是红色的,所以他也叫作以东。此外,“波斯拉”是以东的首府,意思是“收葡萄者”。这句话意思是那从红的地方来的收葡萄者到来了,他穿着红色的衣服,能力广大,大步行走,非常威武雄伟,好像将军要来报仇雪恨一样。意思是主耶稣基督来报仇了。

我们通常说主是穿着洁白的衣服,但这里讲到祂穿红色的衣服,祂自己解释说是被这些人的血溅红了祂的身体和衣服。

另一方面讲祂是收葡萄的,意思是将来神要收割,把所有敌对祂的,好像葡萄收来了,放在酒榨里,践踏压榨,使他流出葡萄汁。将来神的审判、神的报仇是非常严厉和彻底的,到那时地上没有一个人能站立得住。主耶稣来的时候要践踏世界上敌对神的人,要来审判这些人。

“因为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赛六十三4)当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界的时候,已经知道要扮演两个角色,并完成两件事:1)宣告耶和华的恩年,完成救恩,拯救世界上的人;2)向那些敌对耶和华的人报仇,审判他们。第一件事祂已经成就了,至于第二件事,主耶稣是否已经忘记了报仇的事,不再追究人类所犯的罪恶了?

今天很多人这么想,新神学派也是这么说:耶稣基督是一位慈爱的救主,怎么可能报仇呢?祂爱我们爱到上十字架,不可能会发怒审判我们。所以,很多人不相信有审判和地狱,也不相信有神的刑罚。这是何等的错误!在主的计划里面,祂不但要来完成救恩,祂还要来审判世人、刑罚罪人,替耶和华报仇,而且是祂自己一个人去完成的。

主独自完成

“我仰望,见无人帮助;我诧异,没有人扶持;所以我自己的膀臂为我施行拯救,我的烈怒将我扶持。我发怒,踹下众民;发烈怒,使他们沉醉,又将他们的血倒在地上。”(赛六十三5)这里告诉我们,第一,祂是自己一个人。当日祂道成肉身到世上来,是自己一个人为我们受苦,钉十字架拯救我们,没有假借天使、没有假借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人帮助,是祂自己单独完成。祂的审判也是一样。启示录给我们看见,最终来拯救以色列人,向耶和华神的仇敌报仇的也是祂一个人,以色列人并帮不了祂的忙,他们在大灾难中自身难保。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站在主的一边来帮助祂。施行审判和刑罚的事也是祂自己单独完成的事。

第二,祂是用祂自己的权柄,以祂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这件事:“我自己的膀臂为我施行拯救,我的烈怒将我扶持。”或许我们会问,为什么祂要施行这么大的审判,要在世界上施行这么严厉彻底的刑罚?因为祂愤怒。祂的烈怒扶持祂,使祂执行审判和刑罚,直到彻彻底底为止。这个思想很多时候我们也想不明白。其实,我们如果仔细想想,就知道圣经除了给我们看见神的慈爱和怜悯,也看到耶和华的怒气要向那些不听从、不顺服、反对祂的人发作。主来是要执行神的愤怒,要把神的震怒透过祂来彻底的在世上执行。

我们所敬拜的这一位主,祂是宝座上的羔羊,祂也是会发烈怒的羔羊。祂是来拯救世人的那一位,也是审判世人的那一位。当我们敬拜主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明白我们的主不是人看来那么的懦弱,其实主再来的时候是大步行走、大有能力、说话有公义,以大能施行拯救的主,也是那一位要来审判报仇的主。主自己来完成救恩,将来也自己来完成审判的工作。我们来到主面前感到惊讶,因为祂知道将来祂要审判世界,但是在这之前,祂却先为这些敌对祂的、将来要受刑罚的人钉十字架,替他们死,成就救恩来拯救他们。我们就是这些人,我们就是蒙主宝血救赎,得以免去将来审判和刑罚的人。主的恩典超过我们所能明白,祂是何等的怜悯,何等的慈爱!祂愿意在这个审判之前,给我们有机会能够悔改得救,免去刑罚。我们在主的面前,应当献上感谢、赞美和敬拜,因为主怜悯我们,拯救我们。■

access_level: 
0

我们为自己留下多少?

我们为自己留下多少?

Sola Jegede

神的视角和人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思想这事:神衡量我们的奉献之价值时,不在于我们给了多少,而是我们为自己留下多少!

我们可以思想以下的经文,“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穷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可十二41~44)

耶稣坐在银库旁,观看那些把奉献投入银库里的人。有些人奉献的金钱很多,非常引人注目;有些人的奉献中规中矩;有些人的奉献,却是少得可怜,甚至遭到人的鄙视。一般人以奉献数目的多少来衡量其价值,但主耶稣却不然,祂所看重的,是人为自己留下多少。

同样地,衡量我们奉献之价值,就在于我们从神那里领受了恩典以后,究竟为自己留下多少。保罗曾问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四7)

我们必须诚实地自我检讨,思量一下神所赐给我们多少的恩典,而我们又为祂献上了多少。我们的才华、时间、力量、权势、财富等等,都是神所赐的,都是属于祂的。但我们是否将这些恩赐与福气,用在满足个人需要上,只把剩余的奉献给神呢?我们是否任意地使用我们的恩赐,却不记念那位赐给我们一切的创造主?路加福音九章二十三至二十四节,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以满足个人需要为首要的人,是不配作耶稣基督的门徒。我们真的配作祂的门徒吗?我们真的是祂的门徒吗?对我们来说,哪个比较重要:神的旨意,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奉献给神的是我们的全部,还是剩下的?

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将我们最好的献给神?要谨记马可福音十二章四十一至四十四节所告诉我们的:我们的奉献之价值,在于我们为自己留下多少。神将最好的给了我们(约三16),我们也应当把最好的献给祂!

保罗写道:“并且他们所作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林后八5)我们将自己献给神了吗?如果还没有,就从现在开始吧!

祂所赐给你的一切,你为自己留下多少呢?求圣灵帮助你,如今就改变你。■

本文原刊载于二○一二年六月份“Grace & Truth”。今蒙准载,译为中文以飨读者,特此申谢。 ——编者按

access_level: 
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