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用诗篇祷告的实行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Fri, 2016-03-25 19:37
access_level: 
0

奉主的名祷告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3-20 10:16
圣经 经节: 
约15:12-17
access_level: 
0

要敬拜赞美神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3-20 09:55
圣经 经节: 
诗113:1-9
access_level: 
0

主来寻找失丧的人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3-13 09:27
圣经 经节: 
太9:35-38
access_level: 
0

希西家的成功与失败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3-13 09:29
圣经 经节: 
王下20:1-19
access_level: 
0

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编辑室

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黄聿源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

文首经文是使徒保罗向歌罗西的教会讲述他以什么态度在教会里服事主。我们都知道,我们有机会、权利,也有责任在教会里服事主,但是,在我们服事主的观念上却往往与保罗这里所讲的有出入。我们常以为在教会里服事主,就是为主做一些的事情,当然这个观念不是完全错,但是当我们说是为主做的时候,在我们的心中,就只是把主作为我们服事的对象,似乎是主有各种的需要,要我们帮祂做似的。就好比有一个人要我帮他煮饭,我若不做,他就没有饭吃一样。我们是否有进一步仔细地想一想:主为何要我服事祂呢?主真是需要我为祂做这些吗?事实上,主并不需要我们为祂做任何事情。那么,我们做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我们在这一方面想不通,那么我们在服事上,心里总会有一点的偏差。

服事者的身分

保罗的这段话:“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就把这方面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了。保罗说他是在教会里做了执事的(西一25),这里的“执事”不是指长老执事的那个执事的职分,而是指一个仆人,是一个服事人的人。

在新约圣经里面提到“服事”的时候,有好几个的名词,或说有好几个的身分:

一、奴仆(doulos)

保罗常常在他的书信里说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这个“仆人”原文是“奴仆”(doulos),意思是保罗是耶稣基督的奴仆。

在保罗的时代,奴仆是主人的产业,因为奴仆是主人用金钱买回来的,他没有任何的权利,主人要他做任何事情他都要做;按当时罗马的条例,如果主人要他死,他也一定要死。我们是主耶稣用宝血所买赎的,因此我们是属于主的,我们理当为主活,也为主死,这是我们服事主的第一个身分。

二、工人(ergatace)

耶稣基督的仆人的第二个意义是做“工人”。保罗在教牧书信里提醒提摩太要作无愧的工人(提后二15)。“工人”(ergatace)就如现今所讲的“技工”的观念,也就是做工的人。若我的家里需要做一些家私,就请一个木匠来做,他是来替我做工的工人,但我没有权利要他活或死,他只是替我做工,我是要付给他薪水的。基督徒是主的工人,主把工作交给了我们,我们替主做工,当我们这样做主的工作、服事主的时候,是靠我们的技巧、训练及恩赐来替主做工。这是我们服事主的第二个身分。

三、执事(diakonos)——服侍人的人

第三个身分就是“执事”(diakonos),是指“服侍人”的。就如我们到餐馆吃饭,旁边站着的侍应生会为我们铺好餐巾,为我们更换清洁的碗碟,当我们需要茶水的时候,他就会立刻来服侍我们,服侍我们到服服贴贴、开开心心的,这是“服侍”,是我们服事主的第三个身分。

四、管家(oikonomos)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四章一节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管家”(oikonomos)这身分是为主人管理所托付给他的产业的人。这管家必须按照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替主人管理或处理那产业,他在工作上是有权柄的。

圣经里面也讲到我们服事主的人也是主的管家。在哥林多前书四章二节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因此我们在任何一项主托付给我们的事工,无论是在事务组、文字组或布道组的,我们都要尽我们一切的聪明智慧及能力去把那项工作做到最好,做主忠心的好管家;当主将来审判的时候,祂必按我们所做的来赏赐我们。

五、执事(huperetes)——最低级的工人

在哥林多前书四章一节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这里的“执事”(huperetes)与其他经文所讲的“执事”不一样,它是指一个“最低级的工人”。在保罗的那个时代,罗马的轮船不是靠机器而是靠奴隶来操作的,做工的人需要在一个不通风的底层船舱里面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划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而做这工作的奴隶就是最低级的工人(under oarsman——底层的划桨工人)。保罗说:人应当这样地看待他的工作和他的身分。

因此,当我们说服事主的时候,是否清楚了解我们的身分呢?原来我们服事主的身分就是以上所有加在一起的身分!

服事主的就是教会的执事——仆人(diakonos)

保罗说当我们在教会里服事主的时候,我们是“教会的执事”,意思就是说,我们是服事教会(众弟兄姐妹)的人。所以我们在教会里服事主,就应该把自己当作是教会的仆人。如果有人以自己为基督的仆人,却说他只是服事主,别人没有权柄使唤他做工,这种想法就不对了。我们对服事主的正确观念应该是:我们在教会里面,是以服事教会,做教会的仆人的心态来服事主。

事实上,我们的主全足全丰,根本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但教会却是有需要,所以要服事主就要通过服事教会。让我们想想,为什么许多弟兄姐妹愿意这么辛苦地在教会里面服事主呢?留在家里享福不是很好吗?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要服事主就是做教会的仆人,因教会有许多的需要,弟兄姐妹有许多的需要,他们就甘心为主的缘故服事教会的弟兄姐妹。

为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在这段经文里保罗说他“现在受苦,倒觉欢乐”,这里的受苦不是指受逼迫或遭反对的那种受苦,而是指在教会里面服侍的劳苦。但是,保罗为什么受苦还能快乐?他说他的受苦是要“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原来保罗是看到主的教会的需要!他明白主的心,对于那些软弱的,主想去扶持他们,那些忧伤的,主想去安慰他们,主愿意去做教会里面的每一件事,愿意去满足教会里面的每一个弟兄姐妹的需要,但这一切都是需要透过身体去做的。在教会里面,谁来排椅子呢?谁去探访呢?有弟兄需要搬家,谁去帮他呢?这一切的需要,主“不能”做,祂也没有派天使去做。故此保罗为主的缘故,愿意站在主的地位上,那原本是主自己要做的,保罗替主做,主的肉身不在,保罗替主做主在肉身上想做的。

另一方面,服事主有两重的意思,其中之一就是我愿意做主所要做的一切,替主做祂心中很想做的事。好比在我的心中很想去看一个人,但我很忙一直走不开,一个弟兄知道了,他代替我去探望这个人。原本这弟兄和这个人没有关系的,但他为我的缘故,替我去做这件事。在教会里面,有很多的事情是因着主想做,所以我们就去替主做,来补满主患难的缺欠。

服事主的第二重意思就是,我们不单是去替主做,而且是要使主满意、使主开心。主的心是要帮助、安慰那个人,我们就去替主安慰那个人,我们心中所想的,就是令主满意令主开心,对于我们所服事的对象,他是否会报答或感激,我们都不在乎,因为这不是我们服事他的动机。因此,我们在服事人的时候,不要去计较对方的反应,不管对方记不记得我们所做的,我们还是帮助他,就算对方曾经对我们不好,我们仍然帮助他,因为我们服事他和他是怎样的没有关系。我是为服事主,为主的缘故而做,我们所做的就是为着讨主的喜悦。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在服事的时候,就会斤斤计较。

就如刚才所举的例子,那个在餐厅的侍应生不能因着他曾在餐厅里服侍我而要求我回报他,因为他服侍我是为他的老板而做,不是为我而服侍,他的服侍是与我无关的,他对其他的客人也都要这么做,因为他是为他的老板而服侍客人。

今天许多基督徒就因为在这一点上弄不清楚,因此就在人与人的感情上纠缠不清,对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要求回报。如果他是这样,我们就要问他,当日他帮助那个人的动机是什么了。若我们是为服事主的缘故,那么我们就不可以对人有这样的期望,否则我们就不是服事主而是服事人了。这样的动机及态度也会使得我们在服事主的事情上,产生不必要的失望或怨言。曾经有一个人这么告诉我,他在教会里做传道二十多年,但教会却连一个人都没有来服事他。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根本是没有理由,因为我们在教会里服事的是主耶稣基督,我们不能对别人有任何的要求。在教会服事主,这个的观念一定要很准确,免得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误会。还有,如果我们要求人回报,我们就得不到主的奖赏了。

保罗就是这样的服事教会,服事弟兄姐妹,做了教会的执事。所以保罗说他服事主虽然受苦,但感觉喜乐,他的喜乐是因为他有机会替主做主要做的事。

为着服事主而祷告

当我们参与教会的祷告会,为教会和弟兄姐妹的许多需要祷告的时候,其实我们就是以这样的身分和心态来祷告。我们不会因着不认识对方或与对方没有交情而不为他祷告,也不会因着对方并没有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为自己祷告而不为他祷告。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事奉了。

我们为众弟兄姐妹祷告不是因为我们和他们很熟悉,而是因为这是为主的缘故。我们服事教会就是服事主,教会一切的需要都是主所关心的,因此也就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要为这些需要来祷告。教会是主的身体,是主所爱的,是主所关心的,主一心要满足教会一切的需要,帮助每一个的肢体,解决每一个的难处。我们理当全心全意的以服事主的心来祷告,来守望,来配搭,因为我们要在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access_level: 
0

到耶稣这里来…使你心灵得平安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3-06 09:32
圣经 经节: 
赛57:15-21
access_level: 
0

不要爱世界




不要爱世界

不要爱世界


陈志荣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象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约翰一书 2:15-17)

引言

在一只正在下沉的船上,有一个人面对进退两难的选择,因他所爱的妻子和母亲都不会游泳,而他只能救其中一人。当基督徒落在爱世界和爱神的挣扎中,他们以为他们面对同样的窘境,但其实他们是大错特错。

我们所活在的社会,往往以我们拥有多少财物、我们的学历、职业和银行存款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基督徒也不能免受社会的压力而被逼顺应社会的规范。我们对《约翰一书》2:15都很熟悉,知道不该爱世界或世界上的事物;但要在日常生活里遵行这劝勉却不容易。约翰说信徒不要爱世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约翰是否说我们不应该享受任何属世的东西?我们是否不可享受我们劳力的成果、以及一点点我们负担得起的奢华?保罗不是在《腓立比书》4:12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吗?

为了不误解约翰所禁止的过于神的原意,我们必须明白这三节经文里的两个关键词语“爱”和“世界”,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要记得,15至17节的背景是要分辨真和假的信徒,因此,约翰所指出的应有另一重意思。

1. 世界是指什么?

在15节的“世界”一词,希腊文是kosmos,可指物质的世界和世上的居民,若按此理解,经文的意思是我们不应爱这个物质世界的任何一部分,不应享受神的奇妙创造之美丽。当你看见山顶被雪覆盖的美景或海水清澈明亮的海洋而被吸引时,这意味着你爱世界吗?再者,若“世界”包括地上的居民,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可以爱世界上的人?那么为何主耶稣说神爱世人(kosmos),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我们要从下一节了解“世界”的定义。世界的一切都引起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因此“世界”是指世界的原则和罪恶的体系,而不是指物质的世界和世上的居民;它指的是背逆神、在撒但控制下的价值观和领域。

当主耶稣在旷野受试探时,撒但在三方面来攻击祂: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它同样用这三个渠道来引诱基督徒去爱世界。不管是富足或贫穷的人,都被贪爱世界的心所折腾。

肉体的情欲代表我们肉身的需要已得满足后各种罪恶的欲望和渴求,扭曲了神所赐美善的恩赐。当你饥饿时吃东西不是罪,但当你被食欲控制便会引致贪吃甚至是暴饮暴食的罪;当你疲倦而需要睡觉,这不是肉体的情欲,可是若你为人懒惰,就是放纵肉体的私欲。在神所设计的婚姻关系中满足性欲也不是犯罪,可是人若犯奸淫,也是放纵肉体的私欲。

眼目的情欲指贪婪, 即我们所有的已经足够却仍然渴望得到别人所有的。有些人不是因为手机或电脑坏了需要更换,而是纯粹因为他们追求最新的款式。当我们为着自己的成就自豪,以为一切全是自己的功劳、与神无关而不可一世,便是今生的骄傲。你把自己与别人比较,并想比别人优胜,自恋便是今生的骄傲所带来的罪恶的例子,因你所关注的基本上是要炫耀自己。丢特腓便是一个出于罪恶的骄傲而渴想要出类拔萃的教会领袖,对信徒整体带来伤害(约三9-10)。

2. 爱世界是什么意思?

约翰用一个源自希腊文中,指意志上的爱(agape)的字来提醒我们不要贪爱世界,要我们明白当我们爱世界,这不单只是一种渴求或欲望,而是一种使你决心要花上时间和事事以爱世界为优先的反应。若你爱你的配偶,你会准备好花时间跟对方一起,并愿意为他或她作出牺牲。爱世界由心里开始,然后彰显在我们的生活里。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6:24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你不可能讨好两个主人,因为他们把你向相反的方向拉。你不可能向北走的同时又向南走,你不可能爱神的同时又爱世界,因为与世界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爱世界的人不属于父神,乃属世界,爱父的心不在他里面。一个人无论他自称自己多爱神,或多恒常的出席教会聚会,若他持续地爱世界和他的生活模式是不断地放纵肉体的私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他便不是一个真信徒。这并不是说信徒就永远不会贪爱世界,但那只是偶尔发生而非他们一贯的人生方向。约翰所指的那些人,他们人生的特点是爱世界过于爱神。

撒但可以引诱你爱世界,但它不能强逼一个信徒犯罪。当我们犯罪和落在试探中,是因为我们选择向罪屈服。《哥林多前书》10:13告诉我们,神已经为我们开了出路,叫我们能够从试探中逃出来,因此我们能胜过每一个我们所面对的试探。

爱世界令我们违背神的旨意而犯罪,约翰警告我们,一个爱世界的人会被撒但迷惑,以为自己已经得救,但实际上他正走向地狱,当他发现一切跟世界有关的,不管有多吸引,有一天将会败坏,而世界上的人也一同灭亡时,已经太迟了。

3. 我们如何慎防贪爱世界?

人的心永不会放弃对世界的爱,除非找到比世界更值得它去爱的东西。只有当我们在生活中把爱神视为最重要的,我们才能停止爱世界。许多时候,我们知道世界的东西是短暂的,但我们的生活却显出这些东西对我们是最重要的。有些基督徒以为永生只是一套理论而非现实,因而宁愿享受当下,不屑想将来,他们只努力地增加银行的存款,却没有积财在天。我们在地上所得到的或积聚的只不过是暂时的,必会过去,以自己的灵魂换取这短暂的世界,实在是愚不可及,也亏待了自己。只有存到永恒的才算得上是真实的。

可悲的是,有些人却选择相信撒但的谎言,被这世界的事物所吸引和缠累着。当约伯失去地上一切的财物和子女时,他承认他赤身来到世界,离世时也不会带走任何东西。我们需要明白这真理是一个事实,而不只是一个信念而已。若我们遇到如约伯所遭遇的灾难,我们的反应将会显明我们对世上的财富抓得有多紧。对很多新加坡人而言,我们花上多达四分之三的工作人生来支付我们最宝贵的资产按揭——我们的房子。当你已经付完按揭、在法律上完全拥有你的房子的那天,你将会如何?你会否像主的比喻中的财主一样,要拆毁原本的房子,另建一间或买一间更大的房子,却忽略要与神同行?

约翰提醒我们,属于世界的人会爱世界,但属于神的人会爱神,惟一能叫我们不爱世界的方法是让基督在我们的心中作王,只有当爱世界的心被一个更大的爱——神的爱——取代,才能除去爱世界的心。一个没有神掌权的空虚的心,必然会走回旧路,继续被引诱和落入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里。这正是约翰说持续爱世界的人不是属于神、乃是属于这世界的王的原因。

约翰描绘把我们拉往相反方向的两种爱:对世界的爱和对神的爱。一个人选择哪一种爱,明显取决于他或她认识那一种爱,那些从不曾经历基督的爱、不明白祂在加略山上极大的牺牲的人,永远不会放弃他对世界的爱,因为他只认识世界的爱,而这对他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真正的信徒经历过神的爱是何等地长、阔、高、深,知道世界所能给予的,比起神的爱,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个世界的体制是敌挡神的,因此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必须合乎圣经的原则,而不是按着社会所接受的原则。当我们满足于神所赐给我们的,世界也许会认为这是缺乏雄心壮志,然而,我们永不应忘记我们单要事奉神,世界怎样看我们并不重要。毕竟主耶稣曾警告我们,世界爱属它的人,却恨恶属基督的人。

结论

若你真的爱主,你会乐意舍弃世上的一切来爱基督。我们需要以我们的生命来爱主,而不只是空口讲讲而已。圣经吩咐我们不要爱世界,所以,这是关乎顺服的问题。若基督徒不可能遵行这命令,圣经是不会以命令式的语法来写下这吩咐。我们里头没有力量和能力去阻止我们爱世界,但基督徒若愿意顺服内住的圣灵,必能得胜。

圣经 经节: 
约壹 2:15-17
access_level: 
0

所洒的血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2-28 08:53
圣经 经节: 
来12:18-24
access_level: 
0

神所赐永恒的产业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6-02-21 08:35
圣经 经节: 
弗1:11-14
access_level: 
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