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

旧约综论之《西番雅书》——听从命令



旧约综论之《西番雅书》——听从命令

旧约综论之《西番雅书》——听从命令

胡恩德

这悖逆污秽欺压的城有祸了!他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他的神。
他中间的首领是咆哮的狮子;他的审判官是晚上的豺狼,一点食物也不留到早晨。他的先知是虚浮诡诈的人;
他的祭司亵渎圣所,强解律法。耶和华在他中间是公义的,断不作非义的事,每早晨显明他的公义,无日不然;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
我耶和华已经除灭列国的民,他们的城楼毁坏,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凉,以致无人经过;他们的城邑毁灭,以致无人,也无居民。
我说:“你只要敬畏我,领受训诲;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只是你们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

耶和华说:“你们要等候我,直到我兴起掳掠的日子。因为我已定意招聚列国,聚集列邦,将我的恼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倾在他们身上。
我的忿怒如火,必烧灭全地。那时,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好求告我耶和华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我。祈祷我的,就是我所分散的民,必从古实河外来,给我献供物。
当那日你必不因你一切得罪我的事,自觉羞愧;因为那时我必从你中间除掉矜夸高傲之辈,你也不再于我的圣山狂傲。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贫寒的民;他们必投靠我耶和华的名。
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作罪孽,不说谎言,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而且吃喝躺卧,无人惊吓。”

锡安的民哪!应当歌唱;以色列啊!应当欢呼;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满心欢喜快乐。耶和华已经除去你的刑罚,赶出你的仇敌。
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中间,你必不再惧怕灾祸。当那日,必有话向耶路撒冷说:“不要惧怕!锡安哪!不要手软!耶和华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
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那些属你,为无大会愁烦,因你担当羞辱的,我必聚集他们。那时,我必罚办一切苦待你的人;又拯救你瘸腿的,聚集你被赶出的。
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我必使他们得称赞,有名声。那时,我必领你们进来,聚集你们;我使你们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就必使你们在地上的万民中有名声,得称赞。这是耶和华说的。” (番三:1-20)

一如大多数的先知,西番雅在本书中亦同样责备罪恶、预告刑罚将临及在末后之时,神要向祂的子民广施厚恩。

此书一开始就已声明,西番雅是在犹大王约西亚在位时作先知的。当约西亚在位期间,犹大国出现很大的复兴和改革。叫人诧异的是,约西亚的父亲和祖父,均是犹大国中两个极坏的王。
他的祖父玛拿西,简直视神如无物,竟斗胆在圣殿里摆设偶像及其他拜假神的设备,故招来神的惩治!倘玛拿西认识耶和华是又真又活的神,晓得圣殿是神立名之所,至圣所的约柜内有神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
而神的荣耀就在约柜之上,他必不敢在圣殿中如此胆大妄为。他既如此,神就在他身上加诸惩治——亚述敌军用铙钩钩住他,用铁链锁住他,把他掳到巴比伦;至此他才悔改,除去偶像。然而此最坏的王却作王超过五十年!

约西亚的父亲亚们又如其父玛拿西一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令人希奇的是约西亚还不到二十岁就有寻求主的心。他八岁登基,作王十二年就进行改革,除去国中的偶像。他不但在圣殿施行洁净的工作,也在全国以至境外区域破除偶像。
当时北方以色列国已沦亡,约西亚也到过北国除灭偶像。但先知西番雅奉神之命传讲神的话,可能是在约西亚王施行改革之前,或在他进行改革的初期。西番雅与约西亚王并行地在百姓中作工——王运用他的权力,而先知则运用神的话。
从西番雅书第一章的内容,神明言要除去偶像,对付那些偶像及拜偶像的祭司等等,意即当时偶像还未除清,故此书仍然责备此等罪恶。由此可知,西番雅书的写作时期大约是在约西亚王进行改革之前或初期了。

段落大要

西番雅书共三章,概括而言,各章段落大要如下:

第一章:宣布刑罚,指出百姓的罪恶。

第二章:首三节指出百姓中寻求公义谦卑者,或可蒙主保守,免受灾祸;第四至十五节则宣布几个国家会遭受神的对付。

第三章:首七节先行责备耶路撒冷居民的罪行;第八节宣告神会惩治列邦;第九至二十节乃集中论述神要向以色列所施的厚恩。

神公义的审判

西番雅书一开始便说神的话临到先知西番雅,而神给他的信息是宣布刑罚:(既非宣布耶路撒冷的刑罚,亦非犹大国全国的刑罚,而是普世的刑罚。)“我必从地上除灭万类。
我必除灭人和牲畜,与空中的鸟,海里的鱼,以及绊脚石(可能是指偶像)和恶人;我必将人从地上剪除。这是耶和华说的。”(番一:2-3)神的意思似乎是要表达:倘若违背了神,不论世界有多大,其上居民多少,神也照样除灭!
何况是一个犹大国,和其中犯罪极深的一个耶路撒冷城,神必对付!接着的经文明言:“我必伸手攻击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番一:4)

神审判的力量是有余的。旧约的最后一卷——玛拉基书有这样的话:“虽然神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玛二:15)我借用“神的灵有余力”此话来说,神的灵有余力足能刑罚整个耶路撒冷,甚至全世界,洪水之时即彰显此大能!
可见,神审判和刑罚的广大性。当大灾祸如天崩地裂之势而来,人是无从逃避的。挪亚时的洪水就是如此铺天盖地的临到地上;现今我们虽不知道前面要来的大灾难何时来到,但神的刑罚既然可以如此厉害,我们对神就当存敬畏的心。

对于一些稍为认识一点圣经道理的人,特别是佛教徒,他们认为神应该一味的讲慈爱,而圣经讲的神却杀人无数,因此对圣经所讲的这位神就持反对的论调。如此一来,好像抹煞了神要对付罪恶,施行公义的审判,甚至要结束这个罪恶世界的这方面。
真正明白圣经的人知道,我们是不能将神公义的一面抹煞的!

神管教众儿女

神创造了人类以后,人在地上生养众多。在一般的家庭中,父亲担当了较严正的角色,母亲则较仁慈。孩子成长起来,对母亲总比对父亲亲热(当然也有例外的),作为父亲的毋须介怀,因这是天性使然。在家庭中,父亲保留严肃的一面,
母亲则维持她慈爱的一面,两者相辅而行,孩子在如此环境下成长会更为理想。

我看现今社会上教导孩子的方法,在某程度上有违圣经的原则。外国有一个时期,主张“爱的教育”,极力避免刑罚,特别是体罚,甚至完全不用。我们并不比神聪明,且看圣经在这方面的观点如何?圣经中的箴言对于教养孩童,是主张体罚的。
对信徒而言,我们当然是要按照圣经的指示而行,这并不是说鼓励人滥用体罚,在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冲动、脾气和怒气,而是纯粹为孩子的好处。设若两兄弟,各自组织家庭,他们分别用严正和宠爱的方法来管教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自然各有不同;
前者会较守规矩,而后者往往令人讨厌。

神有严肃的一面,祂教导人用杖责管教孩子。我们身为祂的儿女,是祂所爱的,祂也会用“鞭打”(是圣经“管教”一词的旧译)的方式,来对待属祂的人。人间的爱如何及得上神的爱!祂间或以“鞭打”来管教祂的儿女,这是我们大多数的基督徒遇过的,若非如此,儿女便不得完全。
有些圣徒是不用神鞭打的,例如保罗,除非把他所受的逼迫看为管教(正如希伯来书第十二章所说的),否则保罗从不因违背主,或在警戒下仍不听而遭神的管教。由此可知,神有严肃可畏的一面,祂“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出三十四:7)。
综观整个天地的秩序,神亦如此管理。

在整卷西番雅书之始,神向百姓宣告刑罚,然后指出他们的罪,包括拜偶像的罪,又提到一些事奉偶像的人(番一:4),并指出他们在房顶上膜拜天上的万象和别的罪恶。第十四节提到主的大日,就是神刑罚的日子临到。先知预早描写那日子的可怕,且特别提到他们亡国的光景。

属神之人的荫庇

接着,先知作出一个呼召(番二:1-3)——呼唤百姓趁神发怒的日子尚未来到以先,应当在神面前聚集,好逃避将来的忿怒。先知更指示他们寻求公义和谦卑:“世上遵守耶和华典章的谦卑人哪!你们都当寻求耶和华;当寻求公义谦卑,或者在耶和华发怒的日子,可以隐藏起来。”(番二:3)
有时我们只注意寻求公义,这里提醒我们也当寻求谦卑。在弥迦书神明确地指示百姓要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我们也当看重这方面的追求,这是十分重要的。神已告知百姓,要聚集起来,寻求公义和谦卑,如此或可免去那刑罚;即便那刑罚临到,神亦要将他们隐藏起来。

约西亚作王的时候,除了西番雅外,耶利米也同作先知传神的话。耶利米书的内容看似消极,对前景毫无希望,然而书中仍透出一线曙光,指出在末后之时,神会怜悯他们,向他们施恩。最终,犹大国亡,耶利米当时已身陷囹圄。当敌军攻入耶路撒冷城后,神将耶利米藏起来,使他不至遭害。
他得到巴比伦将军的礼遇,让他选择要住在基大利治理下的犹大省,或到巴比伦去。耶利米选择留在犹大省,巴比伦的将军就把他释放了。

耶利米有一位敬畏神的同工——文士巴录,当耶利米被囚禁,失去自由,不能在百姓当中宣告神的话时,巴录便把耶利米所得神的话记录下来,有时甚至向百姓宣读。这位与耶利米同心同工的巴录,也可以说是与神同心的,他也是在那个灾难之日被神隐藏起来。
当那个大屠杀的日子来到,巴录的性命得以保存,因为神借耶利米跟他说:“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四十五:5)意即他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如同西番雅书二章三节所言,耶利米和巴录均得蒙神将他们“隐藏起来”。

全然顺服

现在让我们集中看第三章的首段。耶路撒冷被称为“悖逆、污秽、欺压的城”(番三:1)这并非指在此城中发现这些罪行,而是说这些罪行是满盈的,因而这城才得此称号。接着神就宣告这城有祸了!然后神就逐项指出他们的罪——“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他的神。”(番三:2)
这四句话指出他们犯罪得罪神,或说他们向神所犯的是什么罪。这些指责并非提说他们如何得罪人,使人吃亏,乃聚焦作他们如何对待神。

世人看有罪与否,单侧重对人方面,(当然有不少人马虎了事,欠缺自知之明,还以为自己对人已很不错。)倘真的是好,也不过是对人而已,而更要紧的是如何对待神。这里胪列四项得罪神的事,其实,他们一切的罪都已包括在内了。现在让我们从这四方面检视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是如此对待神。

首先是“不听从命令”,所指的当然是主的命令,而我们又有否不听从神的命令呢?我们查考圣经,为要知道主的命令;可是,当我们知道主的命令后,是否全心服从?有传道人,从他的表现,看出他并非诚心要遵行神的旨意,真诚要对付和除掉罪。若无此心,是不应当传道的。
同样,当基督徒也要诚诚实实地对付罪恶。若存此心,当主的命令来到,即便忘记了,但在别人的提醒、或听道、或读圣经,我们总肯放下那件罪来遵行主的命令。许多基督徒对主大部分的命令或会听从,但在某些事情上却不肯顺服。别以为这样就叫作顺服主!
我们若有一件事不肯顺服主的命令,就是有一件罪保留,那么,我们就不是全心全意服从命令,即“不听从命令”的人。雅各书二章十节说:“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这好比一条链子只要有一个环节断裂,整条链子便断开了。

“听从命令”此话容易理解,在我们看来是普通和平常不过的道理,但我们是否切实地遵行主的命令呢?愿主光照我们的心,好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否有未遵行主命令的地方。有某教会,可能我们认为他们有些地方行得过分了,但倒有一点是叫我们佩服的——一颗服从的心。
虽然他们对圣经的理解和领会或有偏差,但凡圣经所讲的,他们只有服从,即或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吃亏也在所不惜。这颗服从的心,就是基督徒最基本的美德。

有一次,从收音机听到警队中有关特警的训练,首要的就是普通的步操,学员或向左或向右,每一个动作必须遵照发号施令者所发出的每一个指示。许多动作看似没有意义,但我看却是要训练学员一件最基本的事——服从,服从命令,且是马上服从!上级的命令定必遵从,不管自己牺牲也好、吃亏也好;
总之,军人首要学习的就是服从命令。

基督徒从归向主的时候开始,就该带着悔改之心。“悔改”的意思就是从我们那些不服从的生活中改转过来,成为一个服从的人。听从命令是紧要的事。教会的做法或基督徒的某些言行,有时会备受批评;但别人若能在圣经中指出我们的不是,我们就应当有愿意悔改的心,甚至自己的教会反对我们,我们也在所不惜。
我们必须有一个准备服从的心,如此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基督徒。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有智慧、悟性、认识神的旨意、认识主种种。西番雅时代的以色列人就是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二者是相类的,训诲中包含命令。)不倚靠耶和华,反倒倚靠偶像、假神,又不亲近他们的神。

绝对倚靠

若我们今天作为基督徒的,也不倚靠主,只专靠自己,这情形是此处所定罪的。但感谢神,总是训练我们去倚靠祂;只是我们的天性是靠自己,靠其他的人、事、物,却不肯来倚靠主。别说昔日的以色列人顽梗悖逆,不倚靠神;恐怕今天我们亦然!神却对我们充满怜悯,祂间或透过管教,使我们得祂特别的造就,渐渐地我们才晓得怎样倚靠神。

多年前,在一次主日讲道中,我讲及信心和靠主的题目。聚会完了,有一位同工(较我迟作传道的)表示,刚才我所讲的真理都是很好的,但如何去靠呢?感谢主!当时赐我智慧回复,我指出当人到了无倚无靠的地步,就会懂得靠神的了。他想了一想,懂了,对此回复也感满意。但要到“helpless”(无助)及“hopeless”(无望)的境地,才能学习信靠神,那岂非苦事?
神将我们困在一个毫无办法的光景中,此时我们既战兢又恐惧地学习靠主;这好比神带着一头老虎走在我们面前,那时,我们是被吓至失魂落魄地靠主的,但自此之后,再遇同样情况,我们的胆子自然会大一点。为什么我找老虎来作比拟呢?事缘在越南有一位传道人,正推着自行车上山(越南人多以自行车代步),在一转弯处,冷不防一头老虎正在那里!
他立刻跪下祈祷,祷告完了,睁眼一看,老虎却不知所踪,明显是神救了他。之后,他仍然推着自行车,失魂落魄地走到礼拜堂,还不知绕着礼拜堂走了多少个圈才醒过来。他真的是在无望、毫无办法的情形下祈祷靠主的,但他的祈祷,并不一定表示他内心对神有把握的信靠。然而,那次经历以后,他对主的信靠却更有把握了。

我们若不倚靠主,是主所不悦的,且是得罪祂的。有时候,主催迫我们学习倚靠祂,我们渐渐从战兢,转为满有把握,深知神管理一切,足能令我们游刃有余。有时我们甚至没得祈祷的机会,只能把自己全然交在主手中,结果看见神是那位可信可靠的恩主。

西番雅书第三章末指出,锡安的民在末后的日子要蒙大恩得大福,其中有:“耶和华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番三:17上)神既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更是锡安居民的神,因此就不用惧怕和手软了!

不但如此,这位神“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番三:17下)当这些百姓在将来想到自己的罪恶,悔改归主时,神叫他们放心,因这位主在他们中间要因他们欢欣喜乐,祂虽在静默中,却心里火热,满了深情地爱他们,且因他们的喜乐而欢呼。

有人曾做实验,欲测试母爱是怎样一回事。他们把一些仪器放在一位母亲的胸前,然后记录她看见自己孩子时的反应,结果显示她的心跳有所不同。据此,那人得出如下的结论:母爱无他,就是心脏有如此不同的跳动而已。这样的结论当然引起不少反对的声音;其实母爱并非如此简单,是心里感情的事,不过,情动之时,令心脏有点反应而已。神虽默不作声,但心里对我们还是怀着热爱,又因我们喜乐而欢呼。
正如母亲回家,甫进家门,孩子一见母亲就大呼“妈妈”,母亲自然张开双臂,把孩子拥入怀中。此时儿子因母亲欢呼,母亲亦因儿子欢呼!神对百姓的热爱以欢呼表露出来。神告诉他们,虽然他们多多地得罪神,但至终神仍会如此爱他们,又在他们当中作他们的拯救,是他们大有能力的主!主耶稣基督再来之时,他们必得此完满的福乐。

如今,但愿主搜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悖逆、并非彻底真诚地服从主,遵主一切的命令和训诲,以致肯靠主改正我们的心思和行动。愿主在我们当中找到绝对服从主的人,不是三五个,而是每一个!又让我们因主欢欣,尤其因为知道主默然爱我们,甚至因我们而欢呼。求主让我们晓得以主为我们的喜乐,因主以我们为祂的喜乐,求神让我们认识这个有福和密切的关系,
使我们心里大得帮助,好好走上这条窄路。 ■

本文原刊载于香港喜乐福音堂二○一五年九月份之“音讯”。今蒙准转载以飨读者,特此申谢。 --编者按

access_level: 
0

焉知



焉知

编辑室

焉知

黄聿源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斯四:14)

波斯亚哈随鲁王在位十二年,犹大人的仇敌哈曼策划阴谋,并蒙骗亚哈随鲁王,借他下令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将波斯帝国中所有的犹大人,无论男女老幼,杀戮灭绝。
这命令颁布通国,所有的犹大人都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斯四:3)。

王后以斯帖身居宫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堂哥犹大人的领袖末底改托人将真相告诉她,并嘱咐她去见亚哈随鲁王,向王求助,拯救犹大人免遭灭绝(斯四:8)。
以斯帖得知真相后,向末底改回复,表示为难,因为虽然她贵为王后,也不能随意入内院见王,事实上当时她已有三十天没有见到王。
况且当时有一道全国上下皆晓的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斯四11)。因此,若她擅自前去见王,会有生命的危险。

末底改给她的回复并不是安慰她,叫她不要害怕,而是提醒她:“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从此以斯帖就下定决心,冒死去见王,为犹大人请命。
亚哈随鲁王也向她施恩(斯五:2),使她成功地拯救了犹大人免遭灭绝。

为何末底改的那句话对以斯帖有这么大的影响?以斯帖是在亚哈随鲁王第七年被立为王后,取代瓦实提(斯二:16-18)。
相信当时许多人包括以斯帖本身都会问:到底为什么一个犹大女子会被立为王后?以斯帖是个相信神、敬畏神的女子,她毫无野心,也不爱慕虚荣,为何无端端地被召入宫,
最终被立为王后,相信这件事一直困扰着以斯帖,百思莫解。以我们对她的理解,她在王宫做王后的日子,并不会快乐,甚至感到痛苦,不但不能适应波斯王宫里灯红酒绿、
夜夜笙歌的生活方式,更不能接受朝廷中权力斗争的残酷事实。那神为何让她被选入王宫做王后呢?神的旨意是什么呢?

末底改的回复提醒了她——拯救以色列人免遭灭绝便是神使她被选做王后的目的。因此无论有多大的困难、要冒多大的生命危险、有多害怕,她也要在所不惜,勇往直前,为要成全神的旨意。

“焉知”即“岂不知”的意思。这个提醒使以斯帖看清她成为王后这既成的事实背后的原因和目的。这也使她的人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感。其实我们从以斯帖记中所看到的,
神在以斯帖身上,并借着以斯帖所要成就的,远超过她个人所能明了的。

首先我们看到,末底改的提醒使以斯帖恍然大悟,明白了神使她被立为王后是有重大的意义和目的,绝非意外或出于偶然,也并非侥幸。

其次,这也让她看到,神在她身上的旨意,不但是关乎她个人的幸福和前途,更是和神的国度与神的子民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这是个十分重要的认识和看见。
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无论大小,都有属灵的意义和目的。主教导我们做事做人的原则,是“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太六:33),神在我们身上所做以及为我们做的事,也肯定是为了祂的国和祂的义。

再者,若我们再往深一层想,就不难看到,在这整件事的背后,有一场非常激烈的属灵争战。神的仇敌正想方设法要向神的子民发动攻击,目的是要灭绝他们。表面上,他们是占了上风,神的子民似乎处在挨打必败的地位,
岂不知,神早已有安排,祂早已做好准备,并借着人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法和途径,败坏了仇敌的计划,拯救了祂的子民免被灭绝。

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发生在以斯帖身上,甚至波斯王宫和王朝中的事,就可以看到神兴起以斯帖作王后,是祂拯救以色列人,败坏神仇敌的计划的一部分。祂先废了瓦实提;再立以斯帖作王后;然后让末底改救驾有功;
又使哈曼被抬举,哈曼又对末底改甚至整个犹大民族怀恨在心,起非灭绝他们不可的念头;祂又使亚哈随鲁王睡不着觉,起来翻阅历史,看到末底改救驾的记录;这一切事情的时间都配合得天衣无缝,
使到这件事最终不但成功地败坏了仇敌哈曼要灭绝犹大人的诡计,同时也将仇敌毁灭。

不但如此,从以斯帖身上所发生的事,也使我们看到,我们的神是掌权者,是掌管万有的主宰。祂不但掌管祂个别的儿女的人生,也掌管整个以色列民族的命运;祂不但在祂的国度掌权,甚至整个世界的政权、外邦的君王也都在祂的掌管之中。
历世历代以来,历史的沿革都在祂的掌控之中,丝毫没有差错。虽然,表面上看,神的子民在这世上,喝尽了满杯的苦水;然而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我们的头发神都数过(太十:30)。

以斯帖记的写作手法十分特别,整本书没有提到神的名,没有提到神向人说话,也没有提到神超然的神迹,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平常。很多时候,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到有神的作为,或有神介入发生在我们身上和周遭的事物中;
然而,若我们仔细的观察,深一层的思想,正如末底改提醒以斯帖的,“焉知”那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事,不是有神的旨意和安排?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要成全神的旨意;而神的旨意,不但只是关乎我们个人的利益和幸福,同时也和神的子民、神的国度息息相关。
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更要常常思想,如何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部分,来寻求并成全神的国和神的义。

神是天地的主宰,是掌管万有的主,因此祂的旨意和作为,也必然是关乎祂在天地间、万物中整体的目的和计划。因此千万不要轻看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无论大小,必然有更深、更大的属灵意义和目的。

焉知,今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不是要成全神永恒的计划的一部分? ■

access_level: 
0

耶稣道成肉身的恩典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8-01-07 05:04
圣经 经节: 
约1:1-4;约1:14;约1:17
access_level: 
0

大臣的信心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8-01-07 05:08
圣经 经节: 
约4:43-53
access_level: 
0

同领主的血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7-12-31 17:48
圣经 经节: 
约6:48-58
access_level: 
0

《约伯记》(12)受苦中的智慧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7-12-31 17:51
圣经 经节: 
伯12:1-25;伯13:1-19;雅3:17
access_level: 
0

应当趁着有光行走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Mon, 2017-12-25 17:58
圣经 经节: 
约12:35
access_level: 
0

那被藐视的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7-12-24 12:28
圣经 经节: 
太4:12-16
access_level: 
0

信心得胜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7-12-24 12:41
圣经 经节: 
林后4:7-5:10
access_level: 
0

大卫预备建殿

sermon_audio: 
sermon_event_date: 
Sun, 2017-12-17 12:24
圣经 经节: 
代上22:2-19
access_level: 
0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