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腓立比书看基督徒属灵追求的路线

从腓立比书看基督徒属灵追求的路线

从腓立比书看基督徒属灵追求的路线

黄聿源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若是别人想他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立比书三1~16)

每当讲到属灵追求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到好像东鳞西爪,不够具体,甚至不晓得应从何开始,总是会感到灵性追求上缺少了明确的方针。在同一时间里会同时追求多样东西,仿佛所追求的都只局限于片面和零星的事项而已,根本看不见前面要追求的完整路线。

这段经文里保罗把自己本身的属灵追求上的心得、经验或是他自己本身是采取怎样的追求途径来教导我们,使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具体和宝贵的属灵追求的方向。

一、保罗警告要「防备」错谬的信仰

当时腓立比教会有律法教派的异端兴起,它那时是最猖獗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异端。保罗在罗马书、加拉太书、腓立比书、提摩太前后书和歌罗西书里都直接或间接的讨论到律法教派异端的问题。这异端认为外邦人若要信主,就一定要守律法受割礼,否则就不能得救,这也是使徒行传十五章里所辩论的问题。

当时耶路撒冷教会已开会通过议案――外邦人信主,并不需要守律法行割礼;但是这些异端却不理会,照常传异端,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的安息日会仍在传这些信息。因此,不要以为在使徒时代决议通过后便解决此问题,但实际上这个异端的影响至今犹存。

保罗针对这点作出评击:其实受割礼或不受割礼并不重要。意义不在仪文,而是心灵诚实敬拜神,这是真正受了属灵的割礼。保罗进一步地表明:其实这些人所夸的东西如果他要夸的话,他不但拥有,而且比他们更完全。

二、保罗以往可夸的身分

正如他在腓立比书三章4~6节所言:「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若是别人想他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

这里保罗提到自己可夸的几方面:

(一)是「便雅悯支派的人。」犹太人因历经被掳和归回,到了保罗时代,很多犹太人已不清楚自己属于那一支派了。但保罗却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属于便雅悯支派的。

(二)是「纯血统的希伯来人。」由于很多犹太人已不是纯正的犹太人,他们的祖先里有一些外邦人,甚至有些与当时的外族通婚。就像提摩太,他的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希利尼人。当时有很多属于这样的犹太人;但保罗说自己是真正的犹太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

(三)是受过「严谨训练且热心的法利赛人。」保罗声称自己是希伯来人当中,守律法守得最严谨的。法利赛人是最严谨犹太教派的人。他还是法利赛人中最热心的一个。故他说:「就热心来说,我是逼迫教会的。」他比任何人都要热心,而且在守律法的事情上,他比他们更认真。「在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保罗并不是说他认为他没有犯罪,乃是说在遵守律法的教条方面,他是非常严谨的,举凡守安息日、守节期和献祭上,他都必定不犯任何的规条。故对保罗来说,在守律法的事情上,他是无可指摘的。

有人说保罗不但自己是法利赛人,其父亲也可能是法利赛人,他是生在法利赛人的家庭里,从小他就受到法利赛教派那种严谨生活的规范,守那些严谨的规条,所以他才能这么说。不管怎样,保罗所说的这一切,如果从犹太教的观点来看,他可以说是无可指摘的;若论热心来看,诚然他也是非常热心的。更且他是纯正的犹太人,在宗教上他也以身为法利赛人而自豪和骄傲;从来没有犯过律法上的规条。众所周知,他是逼迫教会的――这一切在当日的犹太人中成为可夸的。因此,保罗说若以犹太人,甚至从犹太教派的角度来看,他的表现和追求是有巨大成就,值得别人羡慕的。总之,保罗在还没有信主前,他以逼迫教会当作是对宗教热心的一种具体表现。

三、保罗人生目标的大改变

但保罗信主以后,他的人生目标、价值观有极大的改变,因在主耶稣里看到神丰富的恩典,把一切当作有损的,只渴望属灵的追求。

(一)认识主耶稣基督

保罗在腓立比书三章7节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他是犹太人,且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他受割礼,守律法,也是法利赛人……等,这些都是他先前曾以为对他有益的;现在却因基督的缘故都当作有损的了;其实这些都让他不堪回首,因为这些都是有损和错误的。正如有些基督徒,在还没有信主以前也是很热心地拜偶像;但信主后回头一看,以往拜偶像的情形,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保罗又在腓立比书三章8节从正面的现实说:「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这里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他把过去(以上所提及的),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他更进一步地「把万事当作有损」。「万事」是超越了刚才所说的。保罗亦即是说,当他信主后,他不但发现犹太教里那些他以为有益的东西当作有损;其实以前所追求的名誉、地位、学问……等,现在他都当作有损。

第二个层面是指这里的「有损」与之前所说的「有损」有所不同,这个有损是相对的,因基督的缘故当作有损的,并不一定表示事物的本身不好。有好些人在信主前,很热心追求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或盼望有朝一日成为音乐家,艺术家;但在信主后,都把昔日梦寐以求的,一概淡然处之。在此再强调,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乃是相对的。因为信了主后,认识了耶稣基督,并从属灵角度来看人生当中各样的事物,发觉这些东西再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了。

这样看来是否那些东西真的贬值了?其实是相对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保罗信主以前,他在犹太教当中认为有益的,现在回头一看已是不堪回首,他对许多东西的价值观念,现在因信主而改变了:以前当作很有价值的,现在已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不是因为它们突然贬值了,乃是因为认识到一个更有价值的。他以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所以现在他不再追求那些东西了,而是转过来,追求耶稣基督。

保罗为着要追求和得着耶稣基督,情愿把万事抛弃,当作粪土。他整个人生追求目标有巨大的改变,本来追求的东西,他现在不但将之看为不对,连以往以为好的东西,都看为不好,因他发现更有价值的,且全心全意追求耶稣基督为要得着耶稣基督。

我们要注意保罗这里不是说:我将万事当作粪土,是因为我们耶稣基督所赐的恩赐和祝福是至宝。即使这些都是至宝,但不是说:他以前追求物质的好处或世界上的才干;现在追求属灵的好处和恩赐。其实,保罗追求的是耶稣基督本身,他是以耶稣基督为至宝,并不是耶稣基督的恩赐、祝福、恩典等好处。

除此之外,当保罗认识了耶稣基督以后,觉得主实在太宝贝了,当他越认识耶稣基督,他就越觉得耶稣宝贝,世上任何东西都难以与之相比。这也是保罗要得着耶稣基督为人生最大的目标。我认识一个喜爱集邮的人,他可算是邮票专家,他说「邮票是集邮之人的第二生命」。他为了要找一张邮票甘愿跑遍天下。若有一套邮票中缺少了一张,他废寝忘食也要把它找到。有时更会写信,发广告去跟别人收购;甚至有时会以几百张邮票去换一张邮票或以数目不菲的金钱跟人买回他所想得到的邮票。对于集邮的人来说,邮票简直是至宝,比房屋、汽车、或任何东西都来得宝贝。

我一直都取笑他,他就反驳说是我们不懂邮票的价值。他还告诉我每一张邮票确实包含着有很多学问;邮票的图画都有不同的含义,也代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还有它们最初发售的日期,以及过去的拥有者是谁……,好像有很多故事全都关于一张邮票,确实令人大开眼界。虽然邮票包含了这么多学问;但若跟耶稣基督相比,那当然不可相提并论了,相信保罗也许会有同感。当他认识了主耶稣基督,对主耶稣越来越为认识,就会感觉到主耶稣太宝贝,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跟主耶稣相比的。

保罗说:「以前我看很多东西很宝贝,现在认识耶稣基督后,所有的东西都会黯然失色,并以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当他越认识主,就越感觉主耶稣基督宝贝,因此他为着要得着耶稣基督把万事都当作粪土。

(二)要得着基督

然而认识耶稣基督与得着耶稣基督是有所不同的。认识耶稣基督是我们对主的认识,是单方面的;当我们信了主就得着耶稣基督了,主在我们里面。但是得着耶稣基督不单只是我们有没有耶稣在我们里面,乃是指我们与主之间的关系。「得着主」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得祂的喜悦和称赞;得着主也是讨祂的喜悦,使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主所喜悦和欢喜的。正如很多男女关系就是这样,当一个人喜欢上一个女孩子时,他为要得着她,唯一的途径就是讨她喜欢,无论她喜欢什么,都愿意送给她,即使最昂贵的东西,他也愿意送上,就是为要得着她。这是得着她的途径,为要讨她欢喜。

保罗这里所说要得着主,讨主的喜悦,讨祂的欢心,得着主的心。为了这些缘故,他就把万事当作粪土,愿意为主牺牲和放弃一切,只要是主喜悦,他什么都可以放弃,就是为着要得着耶稣基督。所以这里给我们看见保罗的属灵追求,因信了主之后,原先他要追求的,包括世上的东西,他也放弃了,他为着要得着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属灵追求,追求多认识耶稣基督,然后多得着耶稣基督,就像有一首圣诗「多多认识主耶稣」的内容一样。在多多认识主耶稣后,更以认识主耶稣基督为至宝。

(三)要进深的经历主

保罗在腓立比书三章9~11节说:「并且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他在前面提到认识主,得着主,而这段经文是要经历主。虽然我们单是认识主是很宝贵,但不足够的,还需要得着主;虽然这也同样宝贵,但主不单只是给我们去讨好,或讨祂喜悦而已;主却是让我们可以去经历的。今天很多基督徒没有想到我们是可以经历主的。经历主来到我们生命的当中,经历我们认识主,得着主在我们的生命里所产生的果效和效应。我们看到信主后许多生命的改变,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第一方面:「经历因信耶稣而得的义。」这对我们今天来说,这道理很浅显,因信称义,一旦信主就称义,我们早已懂得了,是因为保罗写了很多因信称义的道理。可是在保罗那时代,因信称义的道理,恐怕没有多少人明白,而且不是很清楚的,所以保罗说:首先我们要经历因信耶稣基督而得的义,并且和以前因守律法而得的义来作对比。以前他所追求的是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靠守律法的规条来作为一个无可指摘的人,并以此作他的义。若有人问保罗,你有义吗?有否守安息日,节期……?这些他都作了,故他在还没有信主以前,他能声称为他的义。但是现在保罗知道他得的义,乃是因信耶稣基督(神)而得来的义,因信称义的「义」所指的是罪得赦免,神不再定我为有罪,称我为义,好像从来没有犯过罪一样,又像主耶稣基督没有犯罪一样的义――这就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成就的。

今天很多人以为,因信称义的道理是很便宜的,不用花代价的,这是绝对的错误。「因信称义」是完全的义,「律法的义」是不完全的,是片面的。因信称义是因信耶稣所得的义,是绝对的完全的,是神看来我们就是义,神称我们为义的。这个「义」是耶稣基督的义加在我们的身上,祂叫我们经历因信称义。如果没有经历因信称义,恐怕我们还没有得救了。

第二方面:经历主复活的大能。首先就是指罗马书第六章所说的,我们与主同死,就信必与祂同活,使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复活的大能使我们不但罪得赦免,还可以从现在开始过新的生活,「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故复活的大能就是经历新的生命和复活的生命之大能,使整个人都变成新的了,来过新的生活。

经历复活大能的第二方面,就是让主复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所发挥出来的能力,使我们有主复活的大能显在我们的身上,透过我们的生活、工作,胜过罪恶和魔鬼试探等。这就是主复活的大能在我们的身上显出的大能。复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使我们的生命产生了改变。还有主复活的能力在我们身上,显出祂的能力来,这包括我们的生活、事奉,各方面都有主复活的大能彰显出来。这不是靠我们自己本身或过去属肉体的血气之力量,乃是靠主复活的大能在我们里头。

四、属灵追求的态度

保罗属灵追求的路线中,首要先认识主,得着主和经历主,现在从腓立比书三章12节到这章完结,是属灵追求的应有态度。

(一)不自满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这一节经文给我们一个大原则,「不是以为自己得着了」,这是保罗属灵追求所应持的「不自满」态度。保罗写腓立比书时,正于罗马坐监牢,约在主后60年,可说是他的灵程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时期;但他还说他尚未得着,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告诉我们属灵的追求是不能自满和停止的,更不能说自己已经够了,达到了,或已没有可追求的;而是应该永远无止境地追求。所以要灵性长进就一定要不断地追求,若果任何时候你说:我得着了。实际上已处于开始退步的时候了。

(二)明白目的

就是属灵追求的方针和目的;目标和标竿是什么?灵性追求的目的是「要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这句话翻译起来好像有点不太清楚,其意思是「要得着基督耶稣救我的目的」。经文下面的小字说(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即我们今天蒙恩得救,是主拯救我们,而主拯救我们每一个人都各有一个目的,所以基督徒人生的追求,不是追求得着我们自己要得着的,乃是大家要追求得着主要我们得着的。「主要我们得着」的意思是说主之所以拣选我们、拯救我们的目的,除了荣耀主、服事主,这个笼统的讲法外,更相信每个人都有主特定的旨意在他身上,故此我既不能代替你,你也不能代替我,每个基督徒都应懂得要一生努力追求去得到在创世以前拣选了他,如今拯救了他,并要他去追求达到得到主要他得到的,故若你能得到了是为着去完成神的旨意,但你得不到是你亏负了主拯救你的旨意。

五、属灵路线怎么追求

保罗再进一步重复:「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腓三13上)以不自满的态度来追求,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下~14)这里与前面的思想是重复的,其实第12、13、14节所讲论的都是一样,这里是两个平行的思想都是讲述同样的道理,但第13、14节比12节说得比较清楚和完整。保罗在前段是讲要追求什么?后段所讲的是以怎样的态度追求达到前面追求的东西,这里有几个要点:

(一)忘记背后

忘记背后也有两个意思:

首先,消极方面:忘记过去的软弱、失败和亏欠,以及过去一切的不足。保罗所指的不堪回首的事情,不单只是信主以前的背后,信主以后的背后,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忘记的,亦即是不要让过去的软弱、失败拖累我们;即使已信主二十年,后才醒悟此道理,那就忘记背后立刻开始追求,一点都不会迟延。

其次,反过来说,你千万不要自以为已经追求很多了,足够了,拥有很大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因保罗提醒我们要「忘记背后」。相信所有的运动员,作家都知道,过去的成就,就是你将来进步的拖累。两个运动员或两队球队,不管进行任何类型的比赛,要卫冕冠军的一方往往发挥不到本身的水准来,反而是不被看好的一方「黑马」却常有出人意表的好表现,就是因为背负着过去曾获冠军的担子,使他不能放开来比赛,也深怕掉失这次的冠军位置,务要保有冠军的头衔。反观「黑马」根本无任何包袱,只管往前冲刺完成任务便可,因他没有什么过去可以给他留恋和负担。今天基督徒属灵的追求,常因过去的失败或成就而拦阻向前迈进,因过去的失败而气馁,甚至放弃;或被过去的成就,拖累着而无法再往前冲刺,只一直停留在现在的美好光景中,使他舍不得放弃现今所拥有的而难以往前跑。任何时候,当你觉得现况很好时,就是你的危机开始了,故千万不要为着保有以往佳绩的包袱,而令到自己停滞不前。

(二)努力面前

在属灵的追求里,我们总有前面的一步要跑的。假若我们不知道或不清楚前面应如何是好,就表示我们没有追求的方向和努力的方针了,那么我们必须要好好去祷告和思想,包括个人的灵性、事奉和工作,不管那一方面,我们都要知道,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才行。记得有一次,跟师母谈到前面要做什么时,我对她说:我一定要想自己前面要做什么?即使眼睛瞎了也要想前面要做什么?因瞎了眼睛也有瞎了眼睛需要做的事情;病了还是有病了要做的事情。所以保罗在这里说「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就是提醒我们要知道前面有什么东西使我们努力的。

(三)向着标竿直跑

首先,「标竿」的意思是我们要追求得着主从上面来得的奖赏。要得着主要给我们的奖赏,这就是标竿,亦即是要得神在基督耶稣从上面召来的奖赏。「标竿」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耶稣基督。正如在希伯来书十二章2节的「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其实,这两段经文可说是异曲同工,所讲论的是同样的道理。「仰望」的意思就是我们看着它,以此为我们的目标。这是所有赛跑的运动员都知道的,但很多运动员最终未能打破纪录,就是在要冲线那一刻,因转回头来看别人而把速度放慢下来。故此,只管定睛看着标竿,不可转移视线,朝着标竿直冲才是。

属灵的追求也是如此,要专心致志地望着标竿,不左顾右盼,勇往直前,否则就一定会放慢脚步。使我们慢下来的原因很多,诸如失望、伤心、气馁、害怕、忧虑……等,这些都是使我们慢下来,甚至裹足不前。因此「标竿」有两个意思,第一是要朝着主在上头召我们来得奖赏,第二是要朝着耶稣基督我们的标竿直跑,追求像耶稣一样,爱祂和得着祂。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们追求为着得奖赏,好像很功利主义。为了得奖赏而追求,实在不够光明磊落和高尚了。这是错误的,其实圣经里充满了这方面的勉励。保罗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林前九24)每个基督徒心里应该明白,自己属灵追求是要将来得主的奖赏。首先,如果连这要点都不清楚明白的话,很容易就会因种种原因而放弃追求。很多基督徒就像某些运动员一样,他们在属灵的道路上遭受挫折就会放弃追求,灰心丧志,无功而退。

六、属灵追求的原则

「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三15~16)

(一)追求是没有停止及完全的

保罗在这里不单是他个人的追求,他还要其他人也要这样追求,而且是凡完全人,「完全」在原文是成熟的意思,是指成熟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才是成熟,而会这样来追求,那就是成熟的表现。如果你不会这样思想,那就求主帮助,求祂指示你,让你明白和看见,这就是成熟的人应有的一种追求之态度。所以基督徒的属灵追求也应是这样追求的。

(二)追求是个人及渐循的

「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这是一个很活的属灵追求之原则。它的一个意思是说追求是没有停止的。在那一个地步都可以追求应该追求的,不论信主的年日的长短,不论你的灵性达到怎么样的地步,你都有追求的空间。这就是「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

「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另一个解释是属灵的追求是非常个人性的,而不能划一性的。因此在教会里推行很多不同的训练,那是不得已的。因为没有办法做到按照个别的需要来带领和教导,但若果教会人数少,大约十个人左右的话,就可做到。「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的那种教导方式,当人数一多时就无法做到,所以只好以划一性来教导。例如:主日学,特别聚会和训练,虽然这不是最理想,但因每个人的属灵的灵程和需要都不大一样,因此这是唯一的方法。

「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这节经文的意思是说: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按什么地步行吧。神不是要我们跟着那些已经跑在前面的人那样的追求,同时神也不是叫你退后跟落在后头的人去追求,而是你到了什么地步,你就照着你的程度来追求好了。深信这是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也是很大的激励。其实每个阶段都应该追求,每一天和每一年也都有每天和每年应该追求的。

七、总结

当我回想过去在初信主时,那种追求的心志和目标,总会觉得非常幼稚。记得初信主不久,我看了很多属灵伟人的传记,如慕迪传,也看其他伟人的传记,如丘吉尔传记。我深受他们的影响。有一个时期,我很受丘吉尔影响,他是英国政治领袖,我很佩服他。当我读了他的传记后,就一直思考为什么丘吉尔那么伟大?后来我发现了一件事情,那本传记里说丘吉尔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他喜欢在床上办公,即使当了首相,他仍是或躺或是趴在床上办公。于是我想这应是丘吉尔成功的秘诀,所以就照样学他在床上看书,做功课,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受这伟人的影响,自己也想做伟人,后来回想也觉得自己很可笑。我也受慕迪先生的影响,在他那个时代,很注重追求能力,有一个时期,他迫切祷告,求主给他能力,后来他说他得着了也经历到圣灵充满和圣灵的洗。于是我也跟着追求,甚至禁食祷告,或天天下午跪下来祷告,就是为了追求能力。我看重能力,但是很失望,追求的结果,始终没有慕迪先生那个经验。

在传道的生涯里,单只讲道方面,我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受一个英国的物理科学家的影响,他到澳洲去讲道,那时我在澳洲神学院读书。其实,他的讲道一点都不精彩,他用大学授课的形式来讲道。他派给每个人一份讲义,然后他在台上就念,他照着手上跟我们一样的讲义,从头到尾,包括圣经节和最后的结束祷告词也写在里面,就这样念完一遍。当时我心里很受感动,也很羡慕他,所以我传道的第一个十年里,在我预备讲道时,无论讲章或查经内容,我都一字不漏地完完全全的写下来。我平均每五分钟讲一千字,讲四十五分钟的道,我就得写九千个字了,所以我的讲章塞满了书橱和摆满桌子上。

但在我的第二个十年,因讲道的次数越来越多,根本没有时间每个字都写出来,于是我只好写大纲,是写很详细的大纲。我把引用的经文,要讲的要点和需用的比喻,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后来总觉得有个遗憾,没有讲章就不能讲道似的。有一次我开露天布道会,差一点下不了台。当时讲到一半,灯息了,看不清楚讲章,就差一点讲不出来。又有一次,我在马六甲浸信会园地讲道,又是同样讲到一半停电,也是差一点就下不了台。于是我就祷告,求主帮助我,让我可以把讲道内容、大纲都能记忆下来,而不需要讲章。

感谢主,在第三个十年后,我不用再写大纲了,已可以直接讲道,但这并不表示不用预备,而是再增多一重工夫去预备,把所有预备的记起来。在变成记忆时,总要把大纲的次序编排得清楚,思想要前后连贯,这样做,便很容易记下来:如果你的思路不清楚,次序不连贯,就很难记忆了。

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是指属灵的追求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也是保罗个人的属灵追求的路线,他要求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们要效法他,像他这样追求。所以腓立比书三章17节的开头说:「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如果我们能明白,并这样一同追求,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像保罗这样不断地长进了。■

圣经 经节: 
腓3:1-16
access_leve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