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福音要真诚




好土地

传福音要真诚


陈纯仰

宣教士要进入一个未听过福音的族群,他必定已预备好自己——在神学真理上有一定的认识、在跨文化事工上接受充分的培训,并熟悉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然而,做足了这一切预备,他还会面对一个难题:如果这族群对外界充满怀疑和敌意,那么这宣教士要如何与他们接触、建立关系,并传主耶稣钉十字架的福音呢?主耶稣当时就面对这问题,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了这些拦阻——因为祂和对象建立了一个真诚的关系。

了解文化背景

《约翰福音》4:1-42记载了主耶稣在井边和撒马利亚妇人的对话。要深入明白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先了解当时代的风俗习惯。

当时,耶稣从犹大到加利利去,约翰说祂“必须经过撒马利亚”(约4:4)。这不是因为祂被地势或路线所局限,而是因为祂有事要做。宗教主义较强的犹太人通常会绕道避开撒马利亚,因为撒马利亚人是犹太人与外邦人通婚之后所生的,他们不是纯犹太人,所以被视为不洁净的。然而,主耶稣知道真正的污秽是从心里所发出的罪恶,而不是物质界或先天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祂没有绕道而行,反而选择了最容易走的路线,也就是一条沿着山脉走、通过撒马利亚并直通往加利利的道路。主就领祂的门徒沿着这条路走到了雅各井。

到了主耶稣的时候,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之间已经有了五百年的仇恨。在希腊人统治的时候,希腊人将撒马利亚定为首都,从那里管理并剥削犹太百姓。主前128年,犹太宗教激进分子毁坏了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所建的殿。约120年之后(即主耶稣降生之前几年),一群撒马利亚人为了报复,就在逾越节前一天潜入耶路撒冷的圣殿,用人的骸骨污秽了圣殿的院,以致犹太人无法守逾越节。这些民族间的仇恨,主耶稣一概不管,反而刻意安排自己被撒马利亚妇人所遇见。

主耶稣是如何到雅各井呢?约翰福音4:6告诉我们,“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 贫穷的百姓都没有车马代步,耶稣和门徒也不例外。因为中东一带的井都没有打水的器具,所有须要走远路的队伍都会携带水桶,以方便他们从路上的井打水。这些水桶其实是能够折起来(方便携带)的皮袋,袋子的口有交叉的棍子,使袋口在袋子打入水中的时候能够张开。皮袋装满了水之后,打水的人就用绳子把袋子拉上来。

我们常以为耶稣和门徒没有打水的水桶,所以必须等人来帮助他们打水。这其实不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其实,门徒手上最少有一个或甚至几个水桶,不过他们到镇里去买食物的时候,并没有把水桶留下给耶稣。主耶稣也没有向他们要水桶——而那肯定不是耶稣的一时疏忽。

按照许多圣经译本的翻译,耶稣是“坐在井旁”的;然而若要比较准确地翻译希腊原文,耶稣其实是“坐在井上”的。当时的井,井口上都会放一块约二十寸厚的石头,功用是防止沙土、动物或幼小儿童掉入井内;石头中间则有一个洞,让人通过洞口打水。取水的人可将他们打水的器具摆放在洞口旁边的石头,以方便他们将抽出来的水倒入瓶子,并把装满水的瓶子准备好,可以放在头上带走。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耶稣“坐在井上”却是相当关键的一点。

那时约有午正,“有一个撒马利亚的妇人来打水”(约4:7a)。这有几方面是不寻常的。第一,妇女通常不会在最炎热的时候出来打水,而是在日出或黄昏时分出来打水。第二,妇女们通常会组团一起去打水,以确保打水的时候,没有不守规矩的男人接近她们。第三,装满水的瓶子很笨重,所以妇女们要互相协助,才能把水瓶抬到自己头上。

下来所发生的是更令人惊讶的。耶稣对撒马利亚的妇人说:“请你给我水喝。”(约4:7b)在那种文化环境中,人会刻意避开异性的眼神,更不用说与异性交谈。(就算是现在,这样的文化仍存在:有宣教士在中东一带生活了四十年,没看过有任何的突破。)撒马利亚妇人来到雅各井的时候,耶稣本应该主动走开,让她有空间做她打水的工作。如果耶稣只不过是坐在“井旁”,那妇人或许还能够勉强在很不自在的情况下打水,但耶稣是坐在“井上”,以致那妇人不得不和耶稣对话。

耶稣和撒马利亚妇人一开始谈话,耶稣就抓紧机会向她传福音。我们要注意学习的是:主耶稣如何得到向撒马利亚妇人传福音的机会?祂没有隐藏祂的需要,而是刻意让妇人知道,祂必须靠妇人的供给才能喝到井里的水。其实,妇人最需要的是主拯救她的灵魂,但主耶稣并不是以这个为开场白,而是先坦白地透露自己的切实需要,要求妇人的协助。这样,祂就拆下了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之间的墙垣。那妇人并没有以仇视待主耶稣,反而把自己的怀疑放下,心里充满惊奇地问:“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约4:9)

差传工作的重要元素

这个原则在做差传工作时,常被忽略,因为这违反了我们的直觉。其实,不论是参与短宣工作,或是全时间在宣教的工场上为主工作,我们都应该不耻于谦卑自己,向我们福音的对象求助。仆人必须依靠主人来供应他的需要,所以我们如果要以传福音的方法来服侍一群人,就必须愿意谦卑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和软弱,并愿意依靠他们来供应我们的需要。主耶稣虽是神的儿子,却也愿意谦卑自己,求人的供应,我们身为祂的门徒、祂的奴仆,我们也应当效法祂的榜样。我们从有权有力的地位“服侍”别人,反而好像是居高临下,颠覆了服侍的真正意义。

宣教事工在过去都有这方面的弱点。福音的对象往往都是一些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所以那里的人民也过着较贫苦的生活。宣教士为了服侍那里的人民,在踏入这些国家之后,就设立孤儿院、学校、医院,甚至发展那里的经济活动。这些社会服务的确提供了传福音的机会,但也可能成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宣教士属世的能力及文化的优越。

在一些极端的个案中,宣教团体不仅变成赞助团体,还可能控制当地的就业机会,甚至消耗当地的许多天然资源。非信徒看到这样的情况,便会以为基督教是西方剥削其他国家的管道之一。他们会对教会在政治与经济上的能力抱有嫉妒与惧怕的心理,甚至怀疑当地的教会与宣教士的动机。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就会失去实在,缺乏真诚。要建立真诚的关系,双方都必须依靠对方来提供自己的实际、真实的需要。(这些需要也必须有实质,就如耶稣向妇人要求水的供应一样)。我们属于基督的群体应该侍奉当地的人民,但我们应该敢于依靠当地人民来供应我们的需要。保罗说:“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这原则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宣教的事工上。教会在做宣教事工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需要和局限隐藏起来——这软弱也是教会的刚强之处,所以我们必须以这样的态度和方式做宣教事工。这不是扮谦虚,更不是扮一副可怜软弱的样子,而是坦然接受一个事实:我们只不过是人,虽是竭尽所能,却也必须面对许多无法逾越的挑战和局限。这样的坦诚,其实就是建立真诚关系的桥梁之一。

主耶稣的榜样和教导

三一神的第二位道成肉身来到世上,就是这个原则的最佳例子。来拯救世人的救主,选择降生在马槽里。身为婴儿,祂不得不依靠肉身的父母来供应祂的一切需要。祂来的目的是要把神显给世人看,而祂完成这使命的第一步,就是与人类建立彼此依靠的关系。

彼得被呼召全时间事奉(路5:1-11)的经过也是一个例子。那时,很多人聚集来听耶稣讲道,耶稣不得不上船,从湖上教训岸上的众人。主耶稣也是毫不犹豫地要求彼得的协助:“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路5:3)。主耶稣需要的是彼得的船,还有他驾驭船只的技巧(船会在湖面上漂浮,需要船长来控制船只)。如果没有彼得的协助,耶稣被众人拥挤,也无法教训众人。

到了最后,彼得放下了一切,跟随主。主耶稣的开场白不是告诉彼得,跟随主的工作性质是什么、所得的永恒奖赏是什么,而是先建立一个真实、互相依靠的关系。本着那关系,彼得认识了主耶稣,得知主是可信可靠的,也因此信了主所传的一切道。

同样地,基督徒要传福音给人,也应该关心他们对象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如果没有把关系建立好,福音传得多迫切,也很难感动人起来跟随主耶稣、作主的门徒,更无法叫这些门徒引导其他人来跟随主。

最后,新约圣经也以命令的形式记载了这个原则。耶稣初次差遣祂的门徒出去传道的时候,命令祂的门徒:“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太10:9-11)。门徒遵守了这个命令,所以没有携带所需用的饮食或金钱,而是完全依靠他们传道的对象。

如果传道的对象不接待主的门徒呢?耶稣吩咐他们:“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太10:14-15)如果人不愿意与门徒建立真诚的关系,任何传道的工作都会是白费的。

结语

近几年来,神让基督渔人团契有机会加深我们在外地宣教事工的参与。愿我们主耶稣的榜样和教导引导我们,使我们对待宣教工场的工作时,有正确的态度和行动。也愿本文章给我们一些启发。

access_leve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