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祭



平安祭

平安祭

蔡友仁

圣经《利未记》的前五章以及其他相关的章节,详细记述了五种不同的祭,每一种祭都需要有血流出,并且都预表了主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祭。这五种不同的祭分别教导我们在加略山所发生的事情的其中一方面,合并在一起,就让我们对十字架上所发生的一切有更完全的认识。

你想亲近神吗?在旧约,敬拜神的人必须献燔祭,因为要以另一个生命来代替你的生命。也要献上食物(又称素祭),凭信心相信祭物代表你所没有的完全。来到神的面前,你必须依赖他人的血和义。

你曾违犯了律法规条吗?如果有,神的震怒就会落在你的身上,要逃避这震怒,就要献上赎罪祭,如此忿怒就不会落在你个人身上;而如果献赎愆祭,神的怒气就不会降在你所犯的罪上,这就是头四个祭的意义。然而,还有一个祭,是最后才献上的,就是平安祭,因为只有在头四个祭都献上了,才能有平安,才能享受和庆祝平安。

平安祭的礼仪包括宰杀一只没有瑕疵的牲畜(公牛、绵羊或山羊),切开它并将上好的部分——脂油——烧在祭坛的燔祭上,献给神。祭牲的胸和右腿归祭司,其余的部分归献祭的人。

从献祭的礼仪和细节,我们可以学习很多宝贵的功课。本文将着重从平安祭中最有趣的一部分——献祭后的筵席——来学习其中的教训。

当平安祭献上后,最好的那部分被焚烧,化作烟上升,象征性地归给神,祭司得了他的份,献祭者和他的家人也得了他们的份,接着,就是一场欢乐的筵席。人与神和好后,以筵席来庆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主的圣餐以及在天上羔羊的婚筵的预表。

从平安祭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功课,但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在献动物祭牲的次序中,平安祭是排在最后的,除了靠着他人的血和义来就近神以外,没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得到平安。在希伯来文里,平安不单指敌意被消除了,还代表帮助、福祉、祝福和喜乐。在这里,圣经教导我们,以献祭来亲近神,我们得到的远超过宁静或敌意的止息,更能得到帮助、祝福和喜乐,因此要以筵席来庆祝。

旧约里的这些祭都是预表基督,而基督自己才是那实体。《路加福音》二章十四节记载耶稣基督的降生时,众天使宣告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在《罗马书》的前几章,使徒保罗解释说,因基督献上自己,我们得蒙悦纳。随后,他写道:“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罗5:1)十五个世纪以来所献的祭都指向福音要带来的最大祝福——与神相和。

在新约里,也充满了对这奇妙平安的赞美。因我们的罪已除掉,神与我们和好,祂不再与我们为敌,我们内心就充满了从神而来的平安。我们的救主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约14:27)使徒告诉我们,神所赐的平安一定会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在这弯曲悖逆的世代里,我们基督徒不会精神失常的秘诀之一,正是圣里称之为神所赐的“出人意外的平安”,它会保守和坚固我们的心。

在旧约和新约里,以筵席作为庆祝平安的方式,让我们学习到另一个功课。在旧约,百姓先与神相和,然后以筵席来庆祝。这筵席不是在祭坛那里,而是在血被倾倒后才举行筵席,只有当耶和华的份象征性地上升了,百姓才坐下来享受筵席。这筵席纯粹是为了献祭者被神所接纳而欢喜快乐,因着神而欢乐,那是感恩的时刻,是许愿和赞美的时刻,却不是一种祭或一个祭坛。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有些人将旧约的意思强加在新约上,提出在教会里要有祭坛,他们形容主的桌为祭坛,形容主的筵席(吃饼喝杯)为一个祭。旧约里既没有如此的阐述,因此更不可如此地应用在新约里。

新约时代的信徒,不再以献祭来敬拜神,因耶稣已经献上自己,何须再献祭呢?旧约时代的人,带着自己的牲畜来敬拜神;新约时代的敬拜者,不用带任何的牲畜,因他信靠神的羔羊。旧约时代的敬拜者来到神面前,坐下来与祭司和神象征性地共享筵席,并献上感谢。在新约时代,人们借着浸礼来表明与基督的联合,然后他们坐下来吃主的筵席,这筵席也包含了“献上感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旧约里,百姓从来不在自己的家中吃那平安祭之后的筵席,而是在会幕或圣殿里。在新约里,吃主的筵席从来不是一件个人的事情,虽然有时也会在家中举行,但这不是一件家事或几个人之间的私事。它是教会的事情,因为新约的会幕是一群相信福音的人的聚集。他们喜乐地在一起吃喝,享受这至高的特权,这就是主的筵席。它不是一个祭,而是一个单纯地感恩。它是一个属主的人聚在一起,欢喜快乐地庆祝所得着的至大恩典-----与神和好!

access_leve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