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幕─神与人同住





会幕─神与人同住

胡恩德

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献供物给耶和华,要从牛群羊群中,献牲畜为供物。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奉上血,把血洒在会幕门口,坛的周围。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把燔祭牲切成块子。祭司亚伦的子孙,要把火放在坛上,把柴摆在火上。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肉块和头并脂油,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燔祭的赃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人的供物若以绵羊或山羊为燔祭,就要献上没有残疾的公羊。要把羊宰于坛的北边,在耶和华面前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羊血洒在坛的周围。要把燔祭牲切成块子,连头和脂油,祭司就要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赃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全然奉献,烧在坛上。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人奉给耶和华的供物,若以鸟为燔祭,就要献斑鸠或是雏鸽为供物。祭司要把鸟拿到坛前,揪下头来,把鸟烧在坛上;鸟的血要流在坛的旁边,又要把鸟的嗉子和脏物除掉,丢在坛的东边倒灰的地方。要拿着鸟的两个翅膀,把鸟撕开,只是不可撕断;祭司要在坛上,在火的柴上焚烧。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利未记一章)

利未记第一章乃接续出埃及记末章而发展,论到摩西照着神的吩咐把会幕立起来。这「会幕」是神吩咐摩西建造的。因此,神详尽指明「会幕」的造法与式样;除藉话语外,相信还有别的方法以作晓喻。

「会幕」乃预表新约的重要道理,特别论及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以色列人当日虽不甚明白其中意义,但神仍作此吩咐。起初神吩咐他们作「会幕」时便清楚宣告说∶「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这事确实叫我们不明了,神既是这般伟大,就像所罗门所说的∶「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王上八27)。是否进「会幕」便不在天上?不是!乃是住在天上,又住在「会幕」中,虽这样,却又不称为二者,仍是一位神。总之,的奥妙是我们所不能明白的,只是按着世人所能领会,和以人们所用的说话,来加以说明。人的说话和思想都受限制,我们不明白,原属正常,可是当我们透过神的话,作有限的了解时,仍必因此得福;同时又可使神心满意足!

神藉「会幕」住在百姓中间。利未记甫始,便论述各样的「祭」--这关乎百姓如何与神交通。当时神与百姓同出埃及,亲自带领他们走旷野的路,神的「云柱」走在前头,那时百姓住在帐幕中(因他们须东迁西移往前去,住帐幕便于迁徙),神为此没有叫他们建造圣殿,固定在一个地方。

神陪着百姓同住「帐幕」--临时的居所。换句话说,神陪着他们在旷野一起行走,一起居住。这是莫大的恩惠--因与人同住。创世记论及以色列人的祖宗雅各,当他走到巴旦亚兰住在他舅父拉班家中时,替舅父放羊,后得舅父两位女儿为妻。雅各在舅父家中待了二十年,离去时惧怕舅父不允(雅各有十二个儿子,而且牛羊财物无数,因为神施恩给他),故他趁拉班往较远地方监管剪羊毛的人时逃离了。有件最为不好的事就是雅各的小妻子拉结偷取了父亲家中的神像同走。三日后,拉班带人追赶,尤因家中神像被窃更非追上不可!在拉班心中,这些像犹如他的神,是住在他家中的,如今这些像不在家了,必然失却许多福庇,而在拉结的心思里,有这些神像随行,想必带来福气,固然这些假神不会予他们福气的,但拉结确怀此观念!

以色列人出埃及,固无神像随行,但神却在他们中间。神为了让幼稚的百姓认识在他们中间,就让他们目睹一些特殊景象,如「云柱」与「火柱」的引导:一条像柱子的云彩,从上而下,一柱擎天。神就像在「云柱」里引导他们向前迈进;在晚间则变成「火柱」,使他们安心。不仅如此,神又让百姓知道,安定地住在他们中间。「住」岂不胜于探望或引领吗?「住在他们中间」,意义亲切明确,百姓可因此心安无虑!神不仅带他们走路,神要人知道安定地住在人当中,这是一种莫大的福气,百姓因此晓得神与他们同住。神不是探访而已,乃是住在我们中间。不单是个领路者,事后回天上去不再负我们的责任,却一直与我们同住。以色列人若懂这么思想,对他们无疑是一种福乐。这意义也引入新约的实际里去的。

今天,神确实住在我们中间。首先主耶稣道成肉身,住在人们中间,比较住于「会幕」来得亲切。此外主耶稣现今住在教会里,又住在我们每个人里面。要在我们当中安定下来,以教会为安息之所,以达成一个很高很深远的目的,叫我们成为的「家」。家若健康,必然温馨;回到家中,必觉安定,心感舒畅。「家」应蕴涵这种实际在里面的。离「家」使人思「家」,不少人离家后都感到苦恼。莘莘学子,每年离家外出求学者不知凡几,然而许多都怀着愁绪离去!他们数着日子,感叹何时才能回家,原来他们的心与「家」紧密相连。

神住在我们当中,以我们为的「家」。先是主耶稣来了,亲切地与人同住,后回到天上,差遣的灵降临(来或的灵来根本一样),住在我们中间,看为舒服,为安息之所。我们说「安身立命」,虽然神总不能这么说,但会有这种心意,把自己摆入我们当中,住在我们里面,因而心安理得。这是自远古之前所定的计划,就是要寻找的「家」。虽然天上可作的「家」。但未能满足,故另找个不同的「家」,更令欢喜,满意,更将的荣耀、智慧和其他方面在这「家」彰显,以达成自古以来计划要达到的目的--得着人作的「家」。从前住在「会幕」,这还是个预表,乃指明今天住在教会里。「会幕」何以用上「会」字呢?即是说--神与人相会之处;同时也是百姓会聚之地方。在神面前大家会合团聚。

利未记详论各例,教导百姓应如何供奉献祭给神。献祭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含意就是赎罪。人在神面前,人是有罪的,所献的祭是为解决罪的问题,罪在我们心中一经烙上,就脱不掉。它会深入到人的灵魂中,人犯罪,罪与他便有密切的关系了,正像影随着人一般。怎可使罪不随着呢?我们最感困难的就是这点!面对神圣的「会幕」,人如何撤去犯罪的阴影?是以「献祭」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解决人的罪。人在神面前就因神之大能的赎罪工作,致使他被神视作无罪,这是一件顶奇妙的事,藉「祭物」做成,让人在神面光之中被称为义、为圣!祭物固然有其他意思,不过上述乃主要意义! 

「会幕」出现了,神住在其中。要与人相会。人去到神面前,首先要透过祭物,然后才能到神面前。

神何故要做一个毫不简单的「会幕」?并要住在百姓当中?以色列人所住的帐幕是简陋的,然而神的「帐幕」则繁杂非常,极其讲究。出埃及记记载神的「会幕」,里面有「至圣所」及「圣所」。「至圣所」就是神所住的地方,其内有「约柜」,「约柜」之上有神的荣光。两个圣所一个建筑,可拆卸可移动,又可重新盖搭。「会幕」门口朝东;南、西、北各面均有镶精金的木板围立,前面又有「幔子」遮盖,里面也有「幔子」把「圣所」与「至圣所」隔开。为怕百姓冒失进入,神吩咐在「会幕」外面围上布帐有如篱笆,外设一个门,也为布帐所做,使百姓不易进去!可见神的设计极具苦心,由于神乐意住在百姓中间,正如很想住在我们中间一样。只因百姓满了污秽不洁,神却是圣洁的,怎可让百姓冒失进入「会幕」?「会幕」最里面的施恩座,怎可让人随意乱闯?然而神又想住在人中间,又要防范百姓的冒失,故把「会幕」设计成为三重的,分成「外院」、「圣所」、「至圣所」。神的心无疑想百姓亲近「会幕」,因想亲近人,也希望人亲近,但的圣洁又须维护,故藉一个不简单的「会幕」使可以住在百姓当中。换言之,住在「会幕」的神是非常圣洁并具尊严的。「会幕」一方面表明神要与人同住,这是神的好意,另一面又向百姓显示是何等圣洁,不容侵犯的。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与百姓亲近。当百姓到「会幕」与神相会的时候,每次要奉上祭品,使他们在这位圣洁的神面前可尽情相交。这里告诉我们一些新约的道理,就是我们到跟前,十分欢喜。圣经显示的心意,叫我们全然进到里面去,入到宝座前。希伯来书说∶「……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神喜欢我们「坦然」,心里没有指责与惧怕,不希望我们与相隔太远,爱我们,愿与我们亲近。但我们本来不能坦然的,即使神不拒我们于千里,我们的心仍是不坦然的,何故?因自觉有罪!有些信徒因曾走错了路,染上一身罪污世俗,后萌回头之念,本欲回到弟兄姊妹当中去,一同事主,也颇觉不好意思!不少人有这个经验,须有相当的勇气与及从主而来的把握,才毅然回到教会中;何况进入「至圣所」神的宝座前?岂不更须有「坦然」之心么!「至圣所」里弥漫着圣洁、崇高与伟大之气氛,乃是满有威严之所在。今天我们能「坦然」进入,是因着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祭物。从前他们以「牛」、「羊」、「斑鸠」……等为祭物,乃神所吩咐所指定的,使百姓可置身于神的宝座前与神亲近。今天,这些能朽坏的祭物给废除了,因为主亲自来到,我们接受便得着一位如斯伟大完美的救主为祭物。虽然主的死是旧日的事,但时空的观念只人类才有,神却不受时空所限;因此主的死便可看作是现在的,我们于是能坦然到施恩的宝座前与神相交。

旧约时代神藉「会幕」完成了的心愿。如今,主耶稣亲自到来,亲自成就了救赎。的灵住在我们当中,等于与神亲自住在我们当中。我们今天的情况胜于昔日的以色列人。昔日他们到「会幕」朝觐神,与神相会,须献祭物,神今天住在人中间,以儿子为祭物;主为祭物是永恒常在的,不用我们寻找,不用我们携带,只要我们承认有祭物在神面前,或以信心连上,便可与神相交无隔了。

我们常以此语为祷告的结尾说∶「奉主名求」。固然在祷告中以基督的名为结束有另一含意;但也包括靠赖主耶稣成为祭物在神面前的事实,我们靠主耶稣也仗赖以自己为祭献予神,使我们得与父神相交,我们的祷告则通到神面前,所以基督是我们长存的祭物。

利未记第一章论「燔祭」。「燔祭」的意义是完全献上烧尽的。「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利一9)「全然奉献烧在坛上」(利一13)。主要是提到属灵的意义,与献别祭不同之地方就在--完全烧尽给神。除秽物不要外,其他全部献上。若是牛牲则连皮剥下,其余均烧在坛上;其他祭之祭物则不须完全烧尽的。

利未记五个主要的祭如下∶①「燔祭」,②「素祭」,③「平安祭」,④「赎罪祭」,⑤「赎愆祭」。

「素祭」非献牲口。「平安祭」为感恩或许愿还愿献的,只烧牲口之脂油。「赎罪祭」也只烧脂油。「赎愆祭」也烧脂油。惟「燔祭」全烧给神,这是「燔祭」的特点。

我们固然领会所有的祭均指耶稣基督和预表新约的道理。祭物是预表耶稣基督将自己献上;神把接纳,神的忿怒与刑罚便离我们而归到儿子耶稣身上。「燔祭」不称作「赎罪祭」,乃指主耶稣全然奉献给神。主被钉死赎罪,是把自己整位(灵、魂、身体)交于死地,让神成就的旨意。主为人把自己全献给神,没有哪件是为己而不为神的,不论生活大小事和传道的工作都为着神,整个人由里到外完全服从的父,「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把自己全放在神的手中,绝对遵行神的旨意,不作别的用处,只为神用,完全归神,钉十字架是归神的最高峰。神叫做这般困难的事,没有推辞,直至受尽苦难、死亡、遭神掩面不看、离弃、与神隔绝……,这些事在主看来至为痛苦。要上十字架吗?就必须这样才行!要受这些痛苦和损失,但那刻也如素常一样,完全把自己放在神的手中。难处虽大,泰然处之,可见的奉献显得何等尊贵、认真,丝毫没有保留,灵、魂、体都在苦难中。不为自己保留什么,只把自己全然交出来,是以钉十架此事,除论完全服从外,并可论完全的奉献。把自己交于死地,交于十字架,便是作「燔祭」的意思。固然也作「赎罪祭」,一人做成,也一趟做完,其内有「赎罪祭」和「燔祭」的含意,还有其他「祭」的意义。不像我们这么简单,作每事都有意义,含意繁复非常。因此以「祭」论基督,绝不能单以一「祭」概括,必须五祭互串才稍述明。由此可见为我们所做的,其意义蕴涵何等丰富、伟大与深长了。

再者,把自己完全献上,也有赎罪的意思。「献的人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燔祭便蒙悦纳为他赎罪」(利一4)。「燔祭」虽不称作「赎罪祭」,却有赎罪的成分在里面,何故带出赎罪意义?意思是指出,献的人除不应犯罪外,在积极方面理应有各样的好处,例如∶仁爱、喜乐、和平、温柔、忍耐、良善、恩慈、节制。倘积极方面缺少这些,便是「亏缺了神的荣耀」。就被视为罪了。

献「燔祭」的人本身有所缺乏,故藉此祭全献,取全献之意,使献祭的人在积极方面之亏缺可得挽回,是以「燔祭」让献的人知道,他在神面前样样都有,故有赎罪的含意。我们不逮之处,现因基督献上而补满了。

我们犯罪,主有赦罪之功劳,就如应达的善而无法达至者,因基督为我们全献,使我们心安。主为我们献祭是极之完备的,我们消极的罪和积极方面的欠缺,一概为我们对付,替我们把自己的一切好处全献给神,我们感谢! ■

本文原文刊载于香港喜乐福音堂一九八四年十月份之「音讯」,今蒙准转载以飨读者,特此申谢。 --编者按

圣经 经节: 
利1
access_leve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