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黄聿源

「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提后一5)

每逢念到上述的经文,我都会联想起我也像提摩太一样,有个外祖母和母亲,而我们一家人的信心的渊源,也可以追溯到她们身上。

我的母亲苏旺菊女士,于1907年在中国福建省、古田县、独峰村的家乡出生。据母亲和我大哥告诉我们,当母亲还小的时候,外祖父和大舅父差不多在同一个时候过世。在面临巨大的家变时,主向他们显出无比的怜悯,使我的外曾祖父、外祖母和母亲先后信主。我的外曾祖父还将自己的房子做为礼拜堂,开始在家里聚会。外祖母和母亲也在外国差会所办的学校念书识字,虽然受教育不多,却也学会读圣经和写字。

从母亲的口中知道她在与先父黄孝悌先生结婚之前,在家乡经常跟随外国女宣教士做探访与谈道的工作。结婚后几年,就随先父到南洋来谋生,从此就从未回中国家乡去。虽然母亲曾多次表示这是她一生的遗憾,但她从未有任何的埋怨。

我们一家人信主,深信是外祖母在中国多年来一直为我们代祷和我母亲在神面前祈求的结果。正如提摩太一样,那在我们心里的无伪之信,早已在我的外祖母和母亲的心里。因此每逢我向人讲述我个人蒙恩的见证时,总爱从外祖母信主开始讲。外祖母在数十年前过世;而母亲却是在去年12月17日回天家,在世寄居98年。我对于外祖母的认识不多,但对于我的母亲,她的一生,却给我和我们一家大小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一个不认识我母亲的人眼里,她或许只不过是一个个子矮小、缠脚,受教育不多的十分平凡的妇人,但对我来说,她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因缠脚的缘故,行动十分不方便,除了礼拜天去聚会,平时非不得已连大门都少出一步。她为人十分和蔼可亲,处处为别人着想。生活非常节俭,很少为自己花钱。她所穿戴的,都是儿孙们送给她的。小时候家里虽然十分贫穷,但她对别人却十分慷慨,对钱财看得很轻,从不吝啬。对于过路人也是这样。她常对我们说,过门都是客,不能怠慢。小时候,因为贫穷,只在过年过节才有鸡肉吃,然而,若有路过的客人来,母亲总要杀鸡,煮面线款待客人。因此小时候为了爱吃鸡肉,总盼望家里有客人来。

母亲的性格虽然十分随和、可亲,然而做事却十分果断,从不拖泥带水。对于她决定要做的事,都十分执着,不轻易放弃。年老的时候,有时也会固执,她要做的事,我们实在不容易改变她的主意。例如,每逢我们去探望她时,她总要请我们吃东西,我们是非吃不可的了。

母亲的一生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更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榜样。愿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多多向她学习。

一、祷告生活

我母亲的儿孙不少,总共有60位。在失忆前,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日,都了如指掌。每逢我们记不起家里任何一位的生日时,只要问她,她就能马上准确地告诉我们。因此,她可说是我们家的活电脑。过去我总以为是她的记性特别好,所以可以毫不费工夫地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一直到有一天,她告诉我一个秘密,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一路来,我母亲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清晨4、5点钟,她就起身,在洗刷过后,她就坐在床边按次序为我们全家人逐一的祷告,从不间断。据我知道,一直到她离世前不久,身体极其软弱的时候,还是尽量这样做。因为在她去世前的两个月,我去看她。她还问我一切都好吗,然后她告诉我,她天天都为我祷告,使我十分感动。

母亲不但是一个祷告的人,她也是个很有信心的人。据我小时候的印象,母亲是很会挂虑的一个人,遇到难处时,她常常静静的流泪,不时面带愁容。渐渐地,我发现她就好像哈拿一样,不论有多大的难处,当她交托给主后,很快的脸上的愁容就消失了(撒上一18)。不论我们面临多大的难处,她总是劝我们,多多祷告主、倚靠主。她常告诉我,她的一生不靠任何人,只倚靠主,人会使人失望,主从不使我们失望。对她来说,任何的难处,一交在主的手中,就算是解决了。

二、读经生活

母亲的床头总是摆放着她的圣经。据我所知,她每天早上起身祷告过后,就读圣经。圣经是她读的唯一的一本书。除了读圣经,我很少看她阅读其他的书报。任何的新闻或消息,都是我大嫂讲给她听的。她不但勤于读圣经,也是信靠圣经的人。和她谈论事情时,她不时会引用圣经中的一些话语和事件做为根据或例子,来表明她的看法与意见。

有时当她心里有疑难时,她就会从圣经中去寻找答案。虽然有时她所用的方法不见得十分正确,但主却特别怜悯她,让她从中得到答案。有一回,她面对一件不容易决定的事,她祷告寻求主的指示,不久后,她告诉我主已指示她当如何处理,我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说,有一天她迫切的祷告主求主启示她,祷告后,她就翻开圣经,当她阅读指头所指的经文时,主的话语就清楚地指示她当做的决定。当我设法告诉她这种寻求主指引的方法有漏洞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她从主所得的指示是十分正确的。

有一次她告诉我,当她心中苦恼,无法向人倾诉时,她就会静静地读圣经,一直读到从主的话语中得了安慰,心里有了平安为止。她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胜过心中的苦恼与不安,一次又一次的从主的话语中得了安慰。

三、有智慧的聆听者

我不以为我母亲有语言的天分,她是福州人,会听福建话和华语,会讲一些带着福州口音的厦门话、一些潮州话、几句华语,和一两句英语如thank you(谢谢),sorry(对不起);严格说,她只会讲古田话(福州话的一种),然而她却能和操各种各样不同语言的不同年龄的男女老少沟通,做朋友,甚至为他们排忧解闷。

我母亲的好朋友中包括她的亲家们。我大嫂的母亲是广东人,她只会讲广东话,但她和我母亲却是十分的深交,一有机会聚在一起,总是十分亲切的交谈。在我们看来好像一只鸡一只鸭,但她们却是知心的朋友,母亲完全明白对方的心事,彼此能够有亲密的交通。

我的侄女守爱的家婆是客家人,生前总爱叫我侄女带她去看我母亲,她们彼此恳切的交谈,也成为知心的朋友。

有一个时期,我们英文部的青年弟兄姐妹,在每主日下午在母亲后港的家为那里左右邻舍的孩童们开圣经班。一般参与这项事工的都是受英文教育、讲英语的年轻弟兄姐妹。在圣经班举行的约两三年的日子里面,这班年轻人和我母亲相处得十分的愉快,一点年龄和语言的隔膜都没有。一直到她离世前,偶尔还会向我问起一些当日参与这项事工的弟兄姐妹的情形。

左右邻舍的家庭主妇中,有许多人自动找上门来向我母亲谈心、倾诉、寻求帮助。有说福建话、潮州话、福州话的,甚至有一位是说马来话的娘惹。

到底母亲是如何能突破语言的隔膜与人沟通,使人得帮助的呢?虽然我不能说得准,不过有两点是我觉察到的。首先,她与人谈话时,往往是听多于讲。小时候,常看她和别人谈话时,总是静静的听别人向她倾诉他们的心事,许多人是泪流满面地讲述他们的苦楚。我又注意到,当她听的时候,是全神贯注的听。可说是用「心」来听,用亲情与人沟通,而不是单只用耳朵听。因此凡与她谈过话的人,她都能牢牢的记得,多年后她都不会忘记。

她很关心身边人的需要和感受,她常向我提起在亲友或教会的弟兄姐妹中,有谁需要关心,有谁需要帮助。使我这做传道的常感到惭愧。

她给人的劝勉是很简单也非常有智慧的。她从不批评人,也不对人失望;她的劝勉中总是很简单地指出那人真正的需要。还未信主的,总是劝人要信主,要带领家人信主。信主的,她总是劝人多多祷告,凡事倚靠主。

四、看重聚会

母亲自小缠脚,虽然不算是三寸金莲,但也使她行动十分不便,前面说她平日连大门都少出一步。但她却十分重视聚会,每个主日都参加聚会。据她说,年轻时,在中国乡下就很积极地参与聚会和做探访谈道的工作。我真的很难想像,她那寸步难行的小脚,竟然能到处奔波,为主工作。一直到数年前,因跌倒大腿骨折断不良于行,不得已才停止参加聚会。但她喜欢聚会的心,使到她十分期待在她家里举行的分区祷告会的到来。每次聚会过后,她都会很兴奋地向我报告聚会的情形,谁出席了聚会等等。她常向我申诉双脚没有力,无法走动,因此无法去参加聚会。她向我表示她盼望主给她的双脚可以强壮起来,给她可以参加教会的聚会。有一次,当时她已经90多岁了,她很认真的对我说:「我现在没有参加聚会,真的是因为我的双脚不能走动,不是因为我懒惰。」她说:「因为圣经说不能停止聚会,我停止聚会,真是不得已的。」我当时安慰她说:「主会明白你的心,我也知道你不是懒惰而不去聚会的。」她才勉强接受了她无法参加聚会的事实。

五、百分之百的爱心

我从小心中有一个小秘密,自认自己是母亲最疼爱的儿子。我又自己解释,母亲所以特别爱我,是因为我从小体弱多病,尤其是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因此母亲就特别爱护我。我常庆幸,自己是因祸(病)得福了。

这些年来,当我细心观察,从兄弟们的言谈和他们对于母亲的情份时发现,几乎我们每一位都认定自己是母亲心中的宝贝,都是最特别的一个。近年来发现,我母亲的孙儿女甚至曾孙儿孙女们,个个都感觉到他们是母亲心中最特别的宝贝。当我在去年12月18日母亲的安息感恩会上揭开这个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时,全家大小都有同感,大家都说,在他们的心中,母亲总是给他们感觉到他们是母亲的至爱,是最特别的。

这怎么可能呢?我从中学习到一个非常宝贵的功课,原来母亲都是毫无保留地,以她百分之百的爱,爱我们每一个人,当她爱我们的时候,她把我们当作她唯一的儿子,或孙子,或曾孙,甚至是世上唯一的人来爱,以她全部的爱来爱我们。在众子孙之间,她不给我们感到任何一个人是不可爱的。不是因为我们真是可爱,乃是她全心全意的爱我们。我想,天父的爱岂不也是这样吗!

六、爱主的仆人

我们当时家里穷,但却有福分接待主的仆人。在我们所接待过的主的仆人中,不少是大家都认识、熟悉的。有些因过路,也有的因在我们当中服侍,也有的是经人介绍而来我们家住宿的。有的是住在我们家里,也有的是要照顾他们的饮食或生活上需要的,不管怎样,母亲总是尽心尽意给予最好的款待,并以此为乐、为荣,从无怨言。

当我奉献做传道时,我可以看出母亲心中的喜乐。她除了不断地为我祷告外,还常在我面前鼓励我:做主工最难得、最有福气,也是最有价值!

她也十分关心主的教会和教会的事工。在她离世前不久,当她精神好的时候,还问起我教会第三期扩建的情形。

我的母亲不是一个完全人,她也有脾气和缺点,然而在我一生62年中和母亲相处,得到她的爱护、抚养和教训,恩情无数,但其中最宝贝的是她生活的见证和她所留下来的榜样。坦白说,发生在她身上的事,许多我至今都无法解释和明白。她的身上所发出基督馨香之气,好像自动散发到她周围的人身上,有一个莫名的吸引力,把人吸引到基督那里。(林后二15~16)

我们曾在后港四里半的Bukit Arang Road和Vaughan Road两条村子住过。虽然我母亲平日难得出门一步,平时要买什么东西,都是由我二哥和我做跑腿。然而在这两条村的人只要提起「奉教婶」(即「基督徒婶婶」),从大人到小孩子都认识她,也知道她住在哪里。我们小时候,同村的人都知道我们是「奉教婶的孩子」。至今我还不能完全明白个中的原因。

我感谢主给我一个这样难得的母亲,留下许多美好的榜样给我们学习。如今她已息了自己的劳苦,相信她作工的果效也必随着她(启十四13)。■

圣经 经节: 
提后1:5
access_level: 
10